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闻业务分类讲,如果按新闻发生的地区和范围分,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地方新闻;如果按新闻的性质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等多种;如果按新闻的传播特点分,有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笔者以为,反映商业情况的报道应当作为新闻的一个单独种类存在。将商业新闻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种类提出,理由如下:1、从新闻发展的角度看,最早的记者中有一部  相似文献   

2.
从新闻业务分类讲,如果按新闻发生的地区和范围分,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地方新闻;如果按新闻的性质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等多种;如果按新闻的传播特点分,有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笔者以为,反映商业情况的报道应当作为新闻的一个单独种类存在。将商业新闻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种类提出,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飞速增长,新闻聚合软件的涌现,大众畅游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信息最直接的载体,随着数码影像的飞速发展,给新闻摄影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下的新闻摄影教育更应该担负新闻阅读的引领者和传播者,紧跟时代潮流,着力培养有主见、有思想、有看法、有观点的新新闻摄影人才、新闻策划的人才、图片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说,写新闻要有新闻眼,可是在今年临沂市两会上的一则中新闻采访中,笔者突然想到,记者不但要有发现新闻的眼睛,还要有能够捕捉到新闻的"新闻耳".只有具有了"新闻眼"、"新闻耳",才能抓住新闻的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5.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6.
有同行曾问我:"跟写消息、通讯相比,评论不太好写,可你为什么愿意写呢?"在我看来,新闻评论源于新闻,而又高于新闻。这说明,评论要有新闻性,而新闻事件经过评论这一形式反映出来后,其新闻的思想内涵就丰富多了,也就是高于一般的新闻了。有些时候,一篇新闻若想挖掘透,让新闻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就得需要新闻评论这个品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新闻学角度来说,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通常被称为视觉新闻、形象新闻、图片新闻,它是运用摄影的手段,选择正在发生或发现的典型事实进行有说明的图片报道。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各有特点,但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新闻。同样要遵循新闻的特征、新闻的要素、新闻的采访技巧以及新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学会采写新闻,对掌握新闻摄影的窍门很有用处;同样,学会新闻摄影,对于更好地采写新闻,益处也不少。因此,一个优秀的记者和通讯员,应当是一个既会写作又会摄影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8.
商人要有商品意识,军人要有战争意识,同样的,记者、通讯员要有新闻意识。所谓新闻意识,就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感受、认识、分析和确认选择的能力。没有新闻意识,就没有新闻可写。  相似文献   

9.
电视记者始终奔着新闻现场而去,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抓住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电视现场新闻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独特优势,是一种纪实性现场报道。现场新闻一般是突发性的,来去匆匆,一些新闻事件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现场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电视记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但是要真正报道好现场新闻,使之有分量、有灵动、有韵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有扎实的功夫,在瞬间即逝的场景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并全力以赴。虽然不能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背景是指新闻报道中,新闻事实之外的、对新闻事实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新闻背景又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景的使用可以让新闻事实更加的丰满,更有说服力,更好地凸显主题。一、新闻背景的来源从以上国内外专家对新闻背景的研究,我们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新闻背景,成为我们新闻写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承载形式在不断变化,过去以纸媒新闻为主,后来有了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等,再后来又有了网络新闻、手机新闻等.随着数码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DV新闻开始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色彩     
新闻应讲究色彩。富有色彩的新闻,引人爱读。那么,新闻具有哪些色彩呢? 新闻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充分反映时代精神。新闻要有理论色彩。具有理论色彩的常见于评论性、述评性的新闻和夹叙夹议的通讯。他们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观点鲜明、有事实、有分析,显得深刻有力。新闻要具有文学色彩。有人提倡新闻散文化,就是说,要写得轻松、  相似文献   

13.
《新民晚报》早期提出新闻要“广些广些再广些,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这与当前强调的新闻三贴近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新闻题材来看,报纸不仅要有“硬新闻”,即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还要有“软新闻”,即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广度不断扩展,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很多新闻来说,即使是同一条新闻内容,新闻呈现的方式、内容的主次以及表达的观点,也会因为采制人员的差异有明显区别,于是一条新闻就有了新闻角度和新闻视角的差别。本文以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为例,探讨民生新闻应该持有的新闻视角。  相似文献   

15.
文学有文学语言,新闻也有新闻语言。新闻语言要通俗化,这是由新闻受众的广泛性决定的。新闻受众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千差万别,高低不一,只有做到了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在我们国家,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也是社会事业,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事业。新闻是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社会新闻是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对新闻价值的挑选,是新型的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关系的反映,目的在于发扬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社会新闻的涵义可以有三方面的解释:一,从广义上说,一切新闻都和社会生活有关系;二,作为新闻分类,有政冶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等;三,上述诸种分类的新闻中,有些是多种内容的综合体。人类历史说明,一定的社会,就有一定的社会问题,就会有一定的社会新闻。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科  相似文献   

17.
杨静 《新闻传播》2024,(3):109-111
在“暖新闻”话语实践中渗透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值得深入探究,如何运用新闻采编技术完成“暖新闻”情感延伸同样值得深入思考。因此,围绕“暖新闻”受众心理的同化机制展开分析,从“对话”“提问”“回忆”三个具象化的新闻话语实践视角,论证了“暖新闻”铺垫情感基调、映射生活现实、升华故事情感的作用。建议新闻采编注重“暖新闻”的情感延伸,新闻主题既要有故事更要有温度,新闻受众既要有同感更要有思考,新闻产品既要有画面更要有力量。从而发挥“暖新闻”的话语实践作用,通过心理同化给予受众不断加温的新闻情感,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新的新闻类别.观点新闻在新闻界被关注是近几年来的事。但发展却异常迅速。 本人认为,“观点新闻”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从一般的实践意义上理解,观点新闻就是以传播新闻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李广平 《新闻窗》2012,(4):18-19
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系统。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制作中受新闻价值标准的制约,因此,人们经常使用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来解释新闻事件的选择、发表的可能性、以及新闻的实际表达等。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形态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空间形态上看,至少包含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从时间形态上看,有早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等等;从内容形态上看,就有诸如体育新闻、工业新闻、商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教育新闻等,显得十分庞杂,因为每一个新闻门类还可以细分下去。从形式形态上看,有消息类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