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从严格意义上去讲,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是两种不同范畴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属于作家个人创作的书面文学,而民间文学则是以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为特征的文学。它们虽然有这样的区别,但是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却有着一种天然的血肉联系。中外各国的文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民间文学常常象乳汁一样滋养着儿童文学,使它不断地得到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作家文学引领了文学主潮流;蕴含着民间文化深厚底蕴的民间文学被现当代作家文学吸收利用,彰显了民间文学的现代性。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其服务于作家文学,让作家文学从民间文学中汲取更多营养。本文意在用文化学、叙事学、文学伦理学等理论探究作家晓苏油菜坡系列短篇小说中的民间性,挖掘民间文学及其所蕴含的民间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民间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走着一条与作家文学不同的路。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所具有的多样的艺术形式及丰富的思想内容,给历代文学家以有益的启示及借鉴,极大地推动着文学艺术的进步。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不仅十分重视民间文学的作用,对其有深刻精辟的论述,而且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善于从中汲取养分,或利用、或改造,使之成为从事社会文化批判的有力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5.
东方文学的整体是由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构成的。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所有民族文学的母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和一部作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民间文学传统或者口头传统与一个民族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东方各国的民间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的实质内容,是东方民间文学作品描述和理论探讨的基础。目前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状况还基本处于“一国民间文学”的阶段。各国的研究状况很不平衡。研究东方民间文学要关注民间文学的口头传统。重复和程式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东方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既要吸收和继承东方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还要吸收民间文学界的理论成果。并以东方各国一国民间文学研究为基础.逐步建构东方民间文学的理论结构和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生命在于它是否与社会生活同轨,适应人们生活要求和艺术情趣的就能强健地生存发展下来.反之则淘汰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了。文人文学如此,流传于民间的人们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学也如此,目下,人们对民间文学颇有另眼,甚者认为它是“下贱的文学”、“原始的艺术”,终将消亡。我不以为然,下面就此谈谈浅见:一、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形,表达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文学。它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千百年来流传不断,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巨大艺术生命力.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虽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但它们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的。在文学史上我们不难看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几度融合。从民间采来的《国风》成为我国诗的总源头,在它的基础上产生了“离骚体”;东汉流传的诗,至六朝以后.多采用乐府民歌古题,风格亦近似民歌;唐宋词、最早起源于可以歌唱的民间歌曲,许多词的名称及风格颇受民歌影响;到元代,“书会文人”在勾栏瓦肆创作的元杂剧(元曲)影响一代文坛,其实曲也与北方各民族民  相似文献   

7.
劳动人民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是文人文学的母亲和本源,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因为,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毛主席语)。文学史上凡是杰出的作家,无一不是拜民间文学为老师的。我  相似文献   

8.
以文学的审美特性为中心视点,独树一帜地研究了伟大作家的痛苦命运与其创作成就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作家的命运必然是痛苦的;痛苦是人的物质存在,更是人的精神存在的最基本形态,故作为人学的文学的审美特性其实是“审苦”;文学是宣泄和升华痛苦的凭借物;文学需要痛苦,伟大作家痛苦命运的种种类型和表现皆其创作的艺术激素;伟大作家的痛苦命运必然导致其人格升华,而人格升华则必然导致其艺术升华。文章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痛苦命运是伟大作家创作成就的基石的结论,为文艺创作和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民间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走着一条与作家文学不同的路。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所具有的多样的艺术形式及丰富的思想内容,给历代文学家以有益的启示及借鉴,极大地推动着文学艺术的进步。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不仅十分重视民间文学的作用,对其有深刻精辟的论述,而且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善于从中汲取养分,或利用、或改造,使之成为从事社会文化批判的有力武器之一。(一)鲁迅小时候就受到故乡绍兴丰厚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的神话传说、生活故事、歌谣。小戏等民间文学形式的滋养。他听过祖母和长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太平军的…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是由人民群众口头传承的、和以个人书面创作为主的作家文学相平行的文学形态。它是民族精神、智慧、心理的积淀,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愿望和审美趣味的艺术精品。纵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文,其中有26篇篇章中不同程度地融沁着民间文学因素。有远古神话(《黄山记》:黄帝、浮丘公、容成子采药飞升)、风物传说(《长江三峡》:鱼驮屈大夫回归故里)、动物故事(《故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小说是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本文以“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主题.探讨和总结其艺术手法,无论对于指导读者的鉴赏还是作家的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都是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民间文学就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内容的。民间文学不仅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写作思路及写作素材。因此,民间文学在文学中所占很高地位,影响力很大。通过对我国语文教学内容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语文教育的重点是作家文学,民间文学被忽视了,很多具有较强中华民族传统和精神的民间文学作品并没有在语文教材中呈现,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造成了一定阻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定义,然后阐述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价值,并分析了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开发策略建议,希望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学本体”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文学作品有关的作家、思想、社会环境;二是指创作的存在方式,即文学的艺术形式.前者称作“文学他律论”或叫“文学人本论”;后者称为“文学自律论”,或称“文学文本论”.  相似文献   

15.
明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民间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小说、戏曲作品大量出现,为广大中下层人民所欢迎的民歌、小说也应运而生,大大活跃了有明一代的文坛。民歌小调在持有封建正统文学偏见的士大夫看来,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故“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①。然而,那些具有进步文学观的作家,却一反正统文人压制民间文学的浊浪,不仅为山歌编集作序,还仿照民歌形式,从事歌谣的创作。他们的此类作品,不啻是艺术  相似文献   

16.
演唱艺术的二度创作,要求演唱者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及一定的艺术素养.要从文学、美学、心理等角度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充分运用对比等技巧,发挥声音表现力,以完成演唱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二度创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它的认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二度创作是使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琵琶艺术在近代得到了历史性的飞跃,对二度创作的研究也有所发展。二度创作要受历史条件和人条件的影响。对于琵琶艺术的二度创作,我们要根据琵琶艺术自身的特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和民族音乐的精神来做好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做出规定,进而使创作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创作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确实存在,因此,承认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在相关法律中增加保护条款,是有效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锐 《成都师专学报》2009,(2):58-63,68
20世纪是裕固族文学的大发展时期,不少专家学者对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裕固族民间文学倾注大量心血,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课题不断深入。同时伴随新时期作家文学的发展壮大,个别走向全国的裕固族作家也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对于推动和宣传裕固族文学起了关键作用。文章拟就裕固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作以综述,以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帮助。促进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