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09,(2)
铮人2008年12月16日在人民网撰文:据报道,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北方工业大学在全校师生中全面推行刷卡进出校门和出入宿舍制度。无独有偶,以开放、宽容、进步而著称的北京大学也要求学生凭证出入校门。笔者认为,在大学强制推行门禁制度严重违背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走近北京大学,镶嵌着金黄色铜钉的深红色校门格外引人注目,校门两侧耸立着两座石狮子,校园四周的围墙上铺着亮晶晶的琉璃瓦。这是一所令多少学子心驰神往的高等学府啊。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考,在1个仅有38名学生的班级里,11人考取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6人考取中国科技大学,2人考取复旦大学,2人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其余人遍布在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其他名牌大学。38名学生高考平均总分640余分。原在此班后转到他班的另一个学生也跨进了北京大学校门。带领这个班创下“奇迹”的人叫郭惠宇,是马鞍山市二中高三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初秋时分,正是大自然流金泻银、万物丰收的时节。44岁的特级教师、省“教坛新星”郭惠宇,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收获季节。引领自己,从曾经迷茫到不断追赶时光…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11)
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只要走入校门,坐进课堂,即九九归一,皆为学子。如今,中国但凡有点儿名气的大学,处处可见旁听生的身影。北京大学等名校周边,游学一族更已成为一个显眼的庞大群落。  相似文献   

5.
鲜语录     
"一走出校门,你们将被高度关注,但‘系出名门’不等于成功,能够被认可才是关键。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打完小组赛,还有淘汰赛,问鼎冠军更是艰难!"——在2012年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周其凤借用当时刚刚结束的欧洲杯来表达对学生们的期待,鼓励他们要像参赛的16支球队一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拼搏和坚持。  相似文献   

6.
史说勺园     
由北大西校门南行至西侧门处,可见亭台曲廊,彩绘凉亭别致清雅。亭前以小桥连接南北水塘,每逢盛夏,荷花遍开,景色宜人。再往南去,则有现代建筑外宾楼群,名曰“勺园”,用以接待来访的海内外专家和留学生,是北京大学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平日里进进出出的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和学子,勺园也因此有了燕园里的“小联合国”之美称。对于今天的北大人来说,  相似文献   

7.
和一个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孩子聊天,问起他对中学生活的总体感受,他完全是不假思索,以很简约的两个字便加以概括——"疲惫"。从眼前这么个半大的孩子口中吐出"疲惫"二字,给人的感觉总好像是在"为赋  相似文献   

8.
职场语录     
《职业技术教育》2005,(11):47-47
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少的,是原则和信念。——职场过来人告诫职场新人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整。——《一句妙语求职成功》书中对毕业生的忠告这个世界上,真正可以信赖的首先是自己——是自己在向着一种光明的目标奋斗中付出的努力与血汗!——陈大超在《雅典奥运会中的人生哲理》中如斯说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都是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记者飘飘眼中的职场高手大一的时候听师兄说:请…  相似文献   

9.
敏是一个敏感、内向的女孩,她的心里藏着秘密:她一直爱着一个人,而他并不知道,她一个人偷偷地爱。四年前,敏刚刚跨入初中的校门,就从班里女同学的议论里知道了隔壁班的帅哥——晨。晨是隔壁班的班长,他长相帅气、成绩也好,还是体育项目跳水的高手。晨的出类拔萃几乎让他成为全年级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  相似文献   

10.
1982年的早春,积雪斑驳,乍暖还寒。结束了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我怀揣着《报到通知书》迈进了哈师大附中的校门,也迈出了我教师生涯的第一步。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是幸运的——刚一走出中学的校门,就有机会进人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鲜语录     
"自主招生有一个基本假定:高考成绩不足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有的则是低分高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撰文批"自主招生",认为"低分高能"假定仅适用于少数人。"念过哈佛又怎样,你下过乡吗?"——北京大学动员学生下乡锻炼的标语。  相似文献   

12.
徐昕欣 《上海教育》2011,(10):52-53
去年,网络里疯狂地传播着一部电影,几乎每一个学生或刚走出校门的人,甚至在社会里打拼多年的人们,都被它感动了。虽然故事发生在印度,却让我们感觉是那么地亲切和熟悉,好像电影所要表达的就是我们正在呐喊的心声。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一电影有一个充满自嘲意味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萧田 《师道》2000,(1):9-9
“一人高校门,终身守清贫;一人高校门,慢慢熬年龄;一人高校门,无奈去镀金;一人高校门,保险箱里进。”曾是高校教师心酸的自嘲和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走进北京大学的校门,一排松柏,一地青草.一片阳光.还有一片肃穆而庄严的气氛.掩映着一个古深桐色的大像。大像静静地目视着校园里面的古拍苍松.亭榭香廊,还有一个个在他面前虔诚瞻仰的崇拜者.他似乎在向这一切频频颔首.以表谢意。  相似文献   

15.
丰帆 《师道》2007,(12):22-23
和一个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孩子聊天,问起他对中学生活的总体感受,他完全是不假思索,以很简约的两个字便加以概括——"疲惫"。  相似文献   

16.
疲惫的教育     
和一个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孩子聊天,问起他对中学生活的总体感受时,他完全是不假思索,以很简约的两个字便加以概括——“疲惫”。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从少年期迈入青年期以后,他的心理特点、他的精神世界,就开始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自我意识的增强。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观察和分析大学新生中的一个新群体——除了和所有的新生一样交费以外,还要一次性交足四年建校费的学生(笔者称之为交费新生,下同),这批交费新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迈入校门开始,就显现出  相似文献   

18.
“何老师——好!”这是每一个智残孩子每天进校门说的第一句话。就为了这一句话,何校长她们付出的辛劳是我不去采访所无法想象的。一句“河老师——好!”给了我内心极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陈骁  解澄宇 《上海教育》2002,(20):41-43
1996年7月,上海城建学院和上海建材学院的校门都重新进行了整修,校门口悬挂起同一个校名——同济大学。随着又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原两所学校近2000名教职工和6000名在校生跨进了同济大学的校门,心里怀有的是一份意外的欣喜,从这一天开始,他们成了这所全国著名高校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校长寄语: 我们由衷地希望:每一个孩子走出校门时,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母校充满感激,对社会充满希望。——贺业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