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21年11月26日,当倪夏莲负于王艺迪,无缘休斯敦世乒赛女单16强时,现场有老球迷为她落泪。11月29日,当倪夏莲站上女双半决赛赛场,携搭档萨拉,代纳特同王曼昱/孙颖莎这对中国最强女双组合对战时,全场球迷为她加油。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2,(9):38-38
比尔·盖茨一身休闲装扮坐在观众席中,不时地为场上的华裔女孩儿邢延华鼓掌加油。美国小将邢延华在“大牌”球迷比尔·盖茨的注视下成功晋级32强,让一直瞄着倪夏莲准备的李晓霞多少有点措手不及。她和邢延华没交过手,即使旁观了她和倪夏莲的比赛以及郭焱的提示李晓霞的第一仗还是出现了险情。  相似文献   

3.
1998年在艾恩德霍芬举行的欧洲锦标赛上,卢森堡队首次登上了女团冠军宝座,而作为主力队员的倪夏莲也在女单决赛中击败了年轻新秀、克罗地亚的鲍罗斯一举获得女单冠军。1998年对倪夏莲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一年。她不仅获得了欧洲冠军,还连续三年成为欧洲12强,并率领她的俱乐部——盖拉克塞斯·吕贝克队赢得了欧洲俱乐部杯和德国邦德斯利加比赛的两项冠军。这些年来,倪夏莲都是在汤米·丹尼尔松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和比赛。汤米一直是卢森堡国家队的教练,他经验丰富,并带领吕贝克队走入辉煌的1998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乒乓球的"海外兵团"由来已 久。早在几十年前,我们就有了一批批 虽不算规模庞大但却也不乏精英的乒 乓好手们陆续留洋,到了上世纪90年 代的时候,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可以 说遍布全球,北美有黄文冠,高军;南 美有刘松,大洋洲有李春丽;欧洲多的 数不过来,倪夏莲,施婕,田静,何千 红等等:日本的何智丽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乒乓球队的海外兵团阵容虽然不 是最强的,但却是最庞大的。  相似文献   

5.
倪夏莲,前中国国手,现卢森堡国际级优秀选手,以其精湛的球艺赢得人们的赞赏。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比赛,却不乏坚定的信念,她以谦逊的态度面对胜利却仍以微笑面对失败。无论代表哪个队参赛,她总是给人以信任感。在漫长而富有盛名的运动生涯中,她亲眼目睹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看到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压力都在增加。在她看来,在运动员反思自己的训练方法,学习新技术并适应新技术、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该审视一下裁判员对比赛的裁判方法,以便在出现错判的情况下能更快、更准确地予以纠正。本文就是她以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6.
“海外兵团”再聚大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逢乒乓球世界大赛,“中国面孔外队球衣”就成了赛场内外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在第46届世乒赛上,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兵团”再次聚会大阪,其中包括亚洲的陈静,徐竞、童飞鸣、李佳薇、井浚泓、韦关晴光、高田佳枝(樊建欣)、羽佳纯子(李隽);欧洲的何千红、施婕、田静、倪夏莲、刘佳、何志文、杨敏、钱千里、丁毅;美洲的高军、黄文冠、成应华、刘松;大洋洲的李春丽、苗苗、周雪妮等。  相似文献   

7.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2):35-35
在众多的“海外兵团”中,广西籍前国手李春丽有点与众不同。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日俱增,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1992年她加入了新西兰籍,并在新西兰买了一套房子,但为了打球,她却长年定居日本;在新西兰她有男朋友,但为了打球,她毅然放弃爱情,选择去日本,一去就是十年。如今,40岁的李春丽依然孤身一人。似乎哪里有球打,哪里就是她的家。在9月份的中国公开赛上,她向本刊记者聊起了这些年在国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陈洁 《乒乓世界》2001,(8):27-27
在大阪世乒赛期间碰到耿丽娟,听说我是《乒乓世界》的记者,她马上说道:“我在加拿大经常看《乒乓世界》。任海外打球,我们都把《乒乓世界》当作了解国内乒乓球的一个窗口。你们的杂志现在的确越办越好了。”她这么一说,把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相似文献   

9.
返祖     
张宾 《新体育》2012,(12):80-83
赵常玲作为被中国举重“遗弃",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一代,她的心中满是纠结。如今,交流合同到期,她的回归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她会如何抉择?在她回归的路上,又耸立着哪些障碍?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乒乓球大事记1983年4月28日到5月9日,第37届世乒赛在日本东京举行。两个团体项目的冠军奖杯均被中国队捧走;郭跃华获得男单冠军,曹燕华获得女单冠军;另双冠军是前南斯拉夫组合舒尔贝克/卡列尼茨,女双冠军为来自中国八一队的直拍快攻组合戴丽丽/沈剑萍,混双冠军是中国的郭跃华/倪夏莲。  相似文献   

11.
官松 《乒乓世界》2005,(4):48-49
十年前的1995年,是邓亚萍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年份,她在自己国家举行的世乒赛上得到了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一扫前两年“海外兵团”给中国乒坛带来的阴霾。十年问,她经历了蝉联奥运冠军、告别世乒赛、读书、退役.参与申奥、毕业、任职北京奥组委开发部市场部等一系列“大事件”,并最终回到国家体育总局,在总局装备中心担任主任助理,来到了体育官员的角色上。  相似文献   

12.
林强 《乒乓世界》2006,(3):61-61
2006年2月4日到5日,第36届欧洲12强赛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波尔和鲍罗斯分列男、女1号种子选手,因赛前男子4号种子希腊的格林卡和女子12号种子卢森堡的倪夏莲退出比赛,由波兰的布拉什奇克和意大利女将斯蒂芬诺娃替补参赛。本届12强赛事是代表欧洲乒坛最强实力的比赛,男子高手包括上届冠军俄罗斯人斯米尔诺夫、2004年冠军东道主选手梅兹,目前实力和人气都是最强的2002、2003年冠军波尔。1998、1999、2001年度冠军、在刚刚结束的克罗地亚公开赛连续战胜3名中国小将获得冠军的萨姆索诺夫,再加上老将施拉格、  相似文献   

13.
试卷     
1、37届世乒赛江嘉良与瓦尔德内尔激战时,所用球拍的胶皮是什么颜色的?A、红色B、蓝色C、黑色D、绿色2、在45届世乒赛之前,刘国梁连胜了瓦尔德内尔几次?A、8次B、7次C、6次D、5次3、以下选手中谁曾获欧锦赛女单冠军?A、倪夏莲B、何千红C、施捷D、田静  相似文献   

14.
提起海外影视武行圈的武术人,拥有鲜花、巨额身价和狂热“追星族”的李连杰、赵文卓等人,你肯定不会陌生。其实,在海外影视武行圈内,还活跃着一群数目可观的武术人,他或她都曾经风云武坛,如今他们开始了影视武行事业的艰辛起步和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水 《新体育》2007,(7):24-25
有研究表明,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为24至26岁.但是放眼现今的国际羽坛.“三十当道”的顶尖高手比比皆是:张宁.徐怀文.皮红艳.王晨。这其中,除了张宁是国家队当之无愧的主力.其他三人都是对中国队颇具威胁的“海外兵团”。而王晨和徐怀文.皮红艳的状况又有点不一样.她曾经是国家队的主力,不似其他二人那般去国外寻求发展的被动,她的离去,是个主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旁人说她像妈妈,苗条纤秀;家人说她像爸爸,爽直聪慧;国人说她是海外兵团中的一名强劲对手;新加坡人称她是来自中国的一位阴柔“格格”。奥运会后,仅差一分就将中国女乒“大姐大”王楠掀下马的李佳薇身上多了世人关注的眼光,也多了各种各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陈洁 《乒乓世界》2001,(9):20-21
8月17日至19日,第五届“东泰杯”女子世界杯在安徽芜湖举行。参加本次比赛的16名选手中,有5名选手是各洲际的冠军:欧洲冠军罗马尼亚的斯蒂夫、非洲冠军埃及的艾尔菲、拉丁美洲冠军智利的罗德里格兹、北美洲冠军美国的高军和大洋洲冠军新西兰的李春丽。由于李春丽临时缺阵,由正在中国打欧亚对抗赛的匈牙利选手托特顶替。中国的三名运动员各自以不同的身份参赛:李菊为上届世界杯冠军;王楠持国际乒联外卡:张怡宁则是根据世界排名入选。持外卡参赛的还有奥地利的刘佳和朝鲜的金英姬。另外的6名选手中国台北的陈静、克罗地亚的鲍罗斯、韩国的柳智惠、卢森堡的倪夏莲、新加坡的李佳微和井浚泓,都是根据世界排名入选的。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一位穿着时髦、思维敏捷、诙谐幽默、神采奕奕的82岁老太太宋书如频频在媒体露面。从中央到地方省市,有二十多家电视台制作了她的节目。从神州大地到欧、美、日本近三十余家的强势报纸以重要版面报道了她的人生故事。她的名声也从此远播海外。2003年12月13日下午,她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办了新书《幸福生活密码》的首发式,目的是以自己82年的人生经来帮助中老年朋友度过美满安详的晚年。为了一睹“快乐老人”的风采及对她《幸  相似文献   

19.
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用她全部心血哺育着她的儿女,用她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心时时刻刻关爱着她的儿女。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最深厚的,同样,每个人对母亲的感情也是最诚挚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们更喜欢把伟大的祖国比喻为母亲,学生读书求学,为的是将来学成以后报效祖国母亲;海外游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开始在海外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希望利用海外先进的医疗科技和权威的医学专家,获得最好的治疗结果。不过,海外就医是一件风险与希望并存的事,昂贵的费用并不一定能换来更好的诊治效果,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三思而后行。即便做出海外就医的决定,也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力争取得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