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领巾》2007,(10):19-19
人们把塑料(sùliào)垃圾形象地称为"白色垃圾"。它的危害可大啦。它让我们的环境看上去乱糟糟(luànzāozāo)的。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景区,到处散落的塑料袋、矿泉水瓶造成了一种"视觉污染"。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型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生态型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校园视觉环境也开始日益被人们关注。高校校园“视觉污染”的出现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隐型障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的“视觉污染”的成因以期寻找到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已经渗透到环境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图形元素的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标识设计、公共建筑设计、传达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运用,反映出这一理念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减少色彩和视觉污染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单选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置,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那么,你知道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 ) A.“视觉污染”,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B.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C.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5.
公共艺术设计在21世纪已作为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策略之一,为扼制环境恶化,保持生态平衡,消除大量人为形态的视觉污染以及人与自然,物质现精神的关系严惩失调,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信念的现象,加强环境意识与公共艺术设计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出示:钢筋满楼清香水泥鲜嫩滴翠蜂巢视觉污染蓬蓬勃勃)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色彩规划问题日益突出,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导致北京城市色彩规划存在随意性、视觉污染、商业化倾向、光污染等问题,应结合北京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特点和城市功能定位,构建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色彩规划体系,尽快建立相关公共环境色彩管理法律或法规。  相似文献   

8.
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表现的过程,是设计意念的展现过程,是为人类贡献的过程.设计师与社会和视觉污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作品作为服务于人类的客体就要充分避免成为伤害人类的垃圾,设计者更应从自身出发进行有利于人们生活、学习的设计创作,做商家和大众的协调沟通者,为社会服务,遵守职业操守,避免视觉污染.  相似文献   

9.
协调 改善 沟通——谈户外广告媒体的文化协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人为中心线索,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户外广告媒体的广告效果、设计、发布方式、管理等现状,提出文化协调观点,引起对视觉污染,广告文化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排除危害"环境污染民事责任在构成要件上应与环境行政责任一致,即具备行为的违法性、主观方面有过错的要件,且要求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同时,对排除危害各具体责任的适用,应运用利益衡量原则,以取得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双赢之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高考文综卷选做44题,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结合图文资料,重点考查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题目设问"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较常见的"危害措施类"。但比较三道选做题,这道题的得分率最低,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类问题才能得高分?针对考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现分析如下:一、知识储备薄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答题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或分析不完整。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物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日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人民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环境污染物对家畜健康的危害及其对策,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特点;重金属污染物对家畜健康的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家畜健康的危害;放射性核素污染对家畜健康的危害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1联系学生生活,认识环境恶化的危害当前大气污染、水污染、过渡开发资源、物种大规模丧失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教师有责任让学生认识环境恶化的危害,使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环境恶化的严重性,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例如,在"关注癌症"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生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的提出"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呼,从其发明至今,由于其质轻、坚固、易成型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物极必反,正是由于人们的广泛使用,塑料垃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它破坏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害动物安全[1];另据英国《卫报》一位女记者的推算,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废弃塑料集合,足够把中国的土地包起来,而且是"每年包一次";根据碳14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造成食品污染而危害人类健康的实例,在发达国家时常发生.环境的恶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而且从局部地区的区域性和环境问题扩展到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的食物链安全受到损害,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几次著名的"公害"事件,如日本的痛痛病、英国1996年爆发的"疯牛病"等,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章志军 《教师》2019,(15):105-106
文章阐述了碳排放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危害,就在青少年中如何开展"低碳"教育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一些建议,如树立"关联型"节约环保意识、转变奢侈消费观念、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等。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危害.结合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参与环境保护,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角色转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某些环境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发现、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二十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创建无烟环境",口号是"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吸烟到底有什么危害呢?一、香烟的成分科学家对香烟的成分进行长期的研究指出,香烟中含有4000多种  相似文献   

19.
谈及贫富差距的危害,它不仅有悖于构建平等和谐乃至安定的社会环境,也不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在其的诸多的负面影响中对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危害却是容易被人忽略和轻视的。解决贫富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不能否认税制改革以及充实福利等等措施的实施的必要性,同时也不能漠视处于贫富差距悬殊环境中的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视点出发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关于"贫富差距对人的未来期待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教学期间"小学化"问题严重的成因,以及"小学化"带来的危害;其次重点探讨解决"小学化"问题的有效措施,提出增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家长教育观点的引导,尊重孩子天性等建议,以期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