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系统一律具有精巧的反馈机制,其精确度和复杂性是在任何非生物系统中都未见到的。这些反馈机制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力,能调节代谢作用(能量的聚集与释放)并有控制生长、分化的能力。1.1反馈的概念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输入的信息,作用于控制对象后,产}的结果输送出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从哲学高度讲,反馈就是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田,如下图所示:正反馈:如果回送的信息与原输入的信息起的作用则问,使原输入信号增大,反馈的信号也增大,起到增强输入的作用,这就是正反馈。负反培:如果回送的信息与原输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张彩芬 《青海教育》2009,(12):50-50
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信息具有一个变换的过程,即反馈过程。而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反作用于输入信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教学信息的反馈是指教学信息的反向输送,是控制和掌握好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意在通过典型实例的分析对反馈调节机制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梳理和探讨。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个体中,也存在于种群和生物群落内部,还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反馈调节,来维持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相似文献   

4.
1920年,反馈(feedback)的概念首次出现在贝尔电话实验室HaroldS.Black的文献中。一个机器、过程或系统为实现某个目标,不断输出信息,并通过一定通道将该系统运行的结果以及影响其运行状况的信息回送于本系统输入瑞,与标准信息比较后,获得该系统的偏差信息来影响信息的再输出,进而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这种自身调节的过程叫反馈。反馈是控制论(cybernetics)的基本概念之一。1948年,由控制论开创者、美国数学家N.Wiener引入,反馈原理逐渐推广于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系统和其它社会科学领域。在教育领域里,…  相似文献   

5.
李广水 《地理教育》2011,(12):44-45
按照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教学目标为中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动态系统。从系统的输出转变为系统的输入叫做反馈;借助反馈信息,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定向制导与调节称之为控制(课堂信息控制的流向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反馈”来自于“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基本原理之一的反馈原理。“通过反馈实现目的的活动就是控制,系统的输出转变为系统的输入就是反馈。”(《教育研究》1984年第5期第16页)。教学活动是通过反馈来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它是一个可控的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7.
"音准教学难"这是音乐界同仁们一致确认的。音准教学难就难在:人们对音准的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尝不到、嗅不出。只能靠听觉器官去不断感受、不断认识直到掌握炎上。我认为把握音准的途径应通过输入、记忆、反馈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直接将单相调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加热器的输入端相连,Pt100把实时检测到的温度值变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到AI-818的输入端作为反馈信号,AI-818输出的是0~5V连续的的电压信号,然后去控制单相移相调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以实现温度的连续控制.人工智能调节可使系统实现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适用在化工、石化、火电、制药、冶金等行业.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生态系统循环、社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社会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社会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五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军 《考试周刊》2012,(77):161-161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其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宋立范 《考试周刊》2013,(81):143-144
在通讯和电子设备中。为了提高它们的性能或实现某些特定的要求,广泛采用各种类型的反馈控制电路。反馈控制电路是电子系统中的一种自动调节电路,其作用是反馈系统在受到扰动的情况下,系统通过自身的反馈控制调节作用,即利用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继而输出一个比较信号对系统的某些参数进行修正。使其达到预定的精度,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根据需要比较和调节的参数不同,反馈电路可分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和自动相位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2.
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结合实例探讨了生命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反馈调节方式和作用,阐明其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反馈     
反馈是一种物理、生理、心理等的返回传入现象,也称回授。在现代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中,都要应用到反馈原理。如电学上所指的:把放大器输出的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叫反馈。增强输入信号效应的叫正反馈;减弱输入信号效应的叫负反馈。又如医学上所指的,某些生理的或病理的效应,通过一定的“反射弧”——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传入神经和效应器——进行的,其效应起增强作用的叫正反馈;起减弱作用的叫负反馈。反馈原理应用到心理学上所指的,则是人的活动结果所起的选择和调节的作用的理论。它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叫做“教学反馈”。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应到学生的大脑中枢,使学生神经冲动从中枢传出后,又反回中枢神经。这样,中枢神经就系统地对问题与有关储藏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调节,判断和评价,作出正确  相似文献   

14.
<正> 系统的稳态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它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大部分反馈调节是负反馈调节,但正反馈调节的例子也常见,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下面结合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 1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  相似文献   

15.
黄元华  罗亚琼 《考试周刊》2010,(49):153-154
反馈(feedback),又称回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传播学上的反馈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表现。反馈教学法是运用系统沦、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建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以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流量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变频器采用森兰SB60,根据输入给定值和反馈的实际值,即流量传感器信号转换获得的反馈电压信号,利用PID控制自动调节,改变频率输出值来调节所控制的三相异步电机转速,继而来调节水箱流量,实现流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反馈是系统输出信息返回输入端,经处理,再对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使反馈信息与原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总输入增大,信号加强,系统目标偏离,使偏差愈益加大,加剧了系统不稳定,导致振荡,它能放大控制作用。而负反馈是使反馈信息与原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总输入减少,信号减弱,减弱控制作用,使系统目标偏离减小,使偏差缩小,纠正了偏差,使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输出量的全部或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转换,再送回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反馈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师生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反馈调节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生物界不同结构层次的反馈实例进行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在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并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提高光纤传输可见度的新方法,就是在激光器和干涉仪之间加装一套由反馈信号控制的偏振态控制器。这样就可以随时调节输入端二偏振光的位相,从而达到保持输出端可见度为1(最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