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高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的高校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矛盾重重,两者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不完善、大学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盛行、大学精神的弱化等方面都是造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不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引言通识教育(General Eduation)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在工业革命后,古典人文教育在与科技教育的冲突之中日益封闭、对立,出现了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逐渐被专业教育所压倒,甚至被忽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又专又全,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本身的调适过程表明,人类必须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事实上,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发展进程的历史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在矛盾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互动发展的,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今天重新审视这一过程无疑对全面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自然融合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经历了萌芽、确立与成熟三个阶段。"教育性、技术性与操作性"教育哲学的提出,代表CMU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萌芽。专注于学生多视角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卡内基专业计划"的推出,确立了CMU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20世纪70年代融合国际视野、技术手段、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造与社会投入的个性品质等多方面元素,学校发展出更加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不断演变的历史中,CMU适时根据社会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高瞻远瞩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与社会责任培养、多学科融合交叉与科研项目合作的通识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4.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的本质诉求,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通过课程体系的整合,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等,构建适应地方特色的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诉求,需要我们树立通识教育理想,明晰通识教育目标,建立通识教育实务体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国内高校在提倡和发展通识教育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树立起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通识教育理念,这与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在一致;二是通识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三是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从高校的课程设置角度考虑,在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科学史课程是较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创新性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互动优势,不仅可以提高两者的实际教育效力和整个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有利于促进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社会系统中的实践回归。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动的逻辑基础。教育生态学的提出,使教育成为一种有着丰富内涵且更为广泛的社会现象,为我们研究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开辟了一个新视野。通识教育蕴含人之为人的价值维度、通识化人的价值功用以及人性和谐的价值指向,内在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品德培养目标,隐含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内化于通识教育,两者可在共生性的生态体系中实现功能互补、动态成长。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动需要贯穿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开放互动的价值理念。此外,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融合、创新互动不是简单的谁隶属于谁的问题,而是彼此间的相互改良,即要使双方在互动中有所融合,在融合中共同发展。因此,丰富教育内容、构建互动平台、提高教师素质等成为两者融合互动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两者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观照下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从不同的视角探求了全面发展的真谛。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全面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依赖并促进了社会分工,现代社会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以此来观照通识教育,不难发现,通识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有很多暗合之处。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推进素质教育将成为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都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借鉴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明晰通识教育的目标;改革现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体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有培养目标的矛盾、教学与课程的矛盾,解决两者的冲突,首先要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目前定位在专业教育是合理的,这个前提下要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当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冲突,论述了通专融合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并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位一体"质量观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成立本科生院,融合两套体系,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价、精准服务等方面,阐述了西安交通大学促进通专融合,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分别解读"通专"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从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博雅育人与专业育人三个方面对两者的实践博弈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须从深化、优化、细化、强化四个层面予以加强,力促"通专"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从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求、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人文类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以此优化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与需求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课程融合是其发展趋势。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身份是教师工作与生活的自我认同标志,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但当前,我国教师专业身份局限于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无法适应课程融合之需要。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通过突破学科中心主义影响,强化通识教育发展,是教师专业身份重构的重要路径。但教师专业身份重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王莲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20-221
通识教育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查分析,探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设置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观照下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从不同的视角探求了全面发展的真谛。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全面发展现,认为社会发展依赖并促进了社会分工。现代社会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以此来观照通识教育,不难发现,通识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有很多暗舍之处。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高职开展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企业界与学生们的需要。文章以A大学与B学院为例,发现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出发点、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由此,作者提出了高职开展通识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通识课程内容;改革现有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回顾了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提出要借鉴欧美高校通识教育经验,分类别、分层次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强化原典阅读与跨学科教学,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就业难看大学通识教育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数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不过是专业教育的点缀,由于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出现了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尴尬局面.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不仅为工作的开端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的变换做好准备.因此,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是高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有其立竿见影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分工论与身心二元论是“唯专业教育论”的两种理论基础,都不利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了捍卫人性之尊严,并因应21世纪知识经济之新需求,21世纪的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必须经由互动而迈向融合,这是未来海峡两岸大学教育之根本而重要的方向。经由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提升,是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