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娜 《出版广角》2015,(7):96-97
中国盲文出版社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出版盲文图书、报刊、有声读物为主的国家级别的专业出版机构,肩负着为我国1233万盲人和低视力患者传播科学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重任。但由于出版社的特殊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盲文出版事业面临着一系列与盲人需求、社会进步相矛盾的问题。本文从盲文出版的现状着手,深刻剖析当前盲文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  &# 《出版与印刷》2015,(4):8-10
中国盲文出版社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别的盲文出版机构,肩负着为我国1233万盲人和低视力患者传播科学文化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盲人对图书种类的需求、对文化形式的偏好,都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为了解目前盲人的整体读书现状,更好的定位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我社就“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从多方面、多层次统计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盲人的自然数据,并依此深入分析,不仅为我社制定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和出版方法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开展全方位功能和多层次服务提供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盲文出版物——中国出版业的盲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000:1,这是我国盲人总数与人均拥有盲文出版物种类的比例,也许你会感到吃惊,但这的确是事实。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900万视力残疾者,占全世界4500万盲人总数的1/5左右,就绝对数而言,中国盲人数已超过诸如丹麦、芬兰或挪威等国家人口,而且据有关专家估计,每年还将有45万中国人失明。自从160年前法国人布莱尔发明了以6个圆点的凸凹来表达的盲文,并由西方传教士在上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盲文出版事业发展极为缓慢。目前中国惟一的一家以出版盲文书刊、盲人有声读物为主业的综合性国家级专业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担负着…  相似文献   

4.
盲文出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发展中存在着总量不足、渠道不畅、技术滞后等困境。通过改善盲文出版社发行销售渠道、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以及信息无障碍机制进程,可有效推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4月15日,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携新近创作的幻想小说《开开的门》来到中国盲文图书馆,与渴望阅读的盲童一起读书。活动中,金波畅谈了为孩子写书创作的感想,还将部分作品的声音版权捐赠给盲文出版社和"爱之声"盲人有声读物出版项目,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国的盲文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约有1233万视力残疾人,其中盲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家的总人口数。面对如此庞大的视力残疾人基数,满足他们阅读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克服盲文出版资金少、纸质书成本高、部分盲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长期购买等问题。加上盲人因视力问题不能亲自来盲文图书馆借阅,邮购图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限制等诸多因素,盲文出版社和盲文图书馆决定探索研究从传统出版向数字转型,结合盲文出版特殊性质,实现纸质出版物和数字资源的一体化,以确保盲人及时阅读,便捷阅读。    相似文献   

7.
曹国辉 《出版史料》2012,(2):107-114
正一、国家出版局党组的请示与中宣部的批示盲文出版工作由印刷厂改建为出版社,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进行的。随着整个出版事业的新发展,使盲文出版工作走上了一个新阶段。1978年11月22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通知北京盲文印刷厂: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复,同意改为北京盲文出版社。12月6日,又将此事通知各省、市、自  相似文献   

8.
盲文出版不同于其它出版行业,其公益性决定了它的性质、定位和出书范围。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除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社转制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外,其余绝大多数出版社转制成为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这一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盲文出版事业的公益性质。但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扩展,之前的盲文出版方式、出版数量、出书种类以及质量等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盲人读者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秉承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再结合盲文出版的特殊要求,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型,完善《盲文录入校对考核办法》,改进盲文图书的录入、校对质量,提高出版图书的速度和种类,并且紧密联系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PDCA管理模式下的往复循环,成为有效的出版方式,以此也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行业要求。本文借鉴PDCA循环模型,详细阐述此模型在盲文出版的规划方案、沟通执行、质量检查、问题改进等环节发挥的作用,进而完善《盲文录入校对考核办法》,提高了盲文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出版速度,拓宽了盲文书种类,密切了各部门间的合作,更适应了新形势下的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为满足广大盲人"看到"更多影视作品的文化需求,中国盲文出版社近日在京表示,将尽快把日前获赠版权或授权的一批影视节目进行无障碍化加工,并分发给全国的盲人朋友,让他们能享受这一"视听盛宴"。据悉,中国盲文出版社此次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获得捐赠或授权的影视节目累计近6000部(集)、20万分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对我国现阶段盲文出版融合发展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推动盲文出版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高盲人群体文化权益的保障水平。【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我国盲文出版存在的主要困境和出现的新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现阶段盲文出版存在的主要困境是视障群体数量庞大,出版总量难满足需求;盲文图书制作工艺复杂,生产能力提高困难大;制约因素较多,数字出版推广难度大。同时,顺应智能时代的发展,有声读物和融合出版物也逐渐出现。【结论】针对如何加快盲文出版的融合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策略,包括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多方资源;采用新型出版技术,加强数字出版的融合作品传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不断丰富盲文产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编校人员转型。  相似文献   

11.
谁来关注盲人的阅读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讯据统计,我国有900万盲人,为盲人提供读书和学习的机会有益于盲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生活水平。但目前,我国盲文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可谓奇缺。2003年,供明眼人阅读的新版图书品种19万种,期刊有9000多种;而供盲人阅读的新版图书只有104种,盲文期刊仅8种。由于盲文书籍的印刷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知识,盲人群体的文明和进步同样需要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盲人的命运,使他们在当今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盲文的创造为全世界盲人开启了更为广阔无垠的书本知识的大门,盲文出版物使盲人能与明眼人一样汲取知识营养,感受智慧之光,在自强不息的人生征途上增添厚实的精神支柱和无穷的智力保障。繁荣盲文出版事业意义非凡。一、盲文朔源1.盲文的发明和发展盲文是指专为盲人设计、供盲人使用的、靠触觉感知的文字。现代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盲文形式是1824年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的。它是由六个与食指指面大小…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保障盲人的文化权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盲文图书建设是盲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石,是为盲人服务的基础。通过编制《大连市盲文图书联合目录》的实践,使盲人图书馆联结成为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服务网络,开创为盲人服务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盲文文献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公共图书馆盲文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提出了对策,通过提供普遍均等服务、转变服务方式等措施惠及盲人读者。  相似文献   

15.
杭州图书馆将盲文分馆设在盲人集中的浙江省盲人学校,这在全省尚属首创。盲文图书馆的创建是杭州图书馆新馆的功能要求,盲人群体的阅读需求,资源互补的需要。盲文图书馆以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为视障人群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惠普信息     
HP扫描仪──为盲人擦亮眼睛在香港、IIP扫描仪正成为许多盲人"阅读"新闻时的好帮手。如果借助于Braille盲文系统,扫描仪还能给盲人提供更大范围的阅读材料。自从1829年Braillc盲文系统发明以来,世界各地的盲人都借助它进行阅读。但是传统的盲文资料制作的复杂,花费时间很长,而且建成后往往都很庞大。例如,盲文圣经便需98分卷。这就大大限制了要翻译成盲文的资料的数量。Braille盲文系统终端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这个缺点。将一个Braille终端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可以使盲人阅读盲文计算机文本,但是,这需要人力将文本输入到计…  相似文献   

17.
出版多种残奥会图书、培训残奥会志愿者、承担残奥场馆无障碍服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中国盲文出版社和华夏出版社发挥资源和专业优势,以多种形式服务即将举行的北京残奥会。  相似文献   

18.
书城拾贝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1):5+30+54+96
中国盲文图书馆启动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11月15日是第28届国际盲人节,中国盲文图书馆于当日正式启动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还联合授予中国盲文图书馆"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称号。据了解,中国盲文图书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盲人群众参观阅览千余人次。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视障文化教育资讯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中国盲文图书馆今后将整合各方资源,丰富文化志愿助残  相似文献   

19.
郭培平 《传媒》2010,(7):47-48
<盲人月刊>于1954年3月15日创刊于北京.它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惟一具有盲文版、电子汉文版、录音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在<盲人月刊>56年的历史上,开展征文活动是一大优良传统,是深受盲人读者欢迎的一大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关爱盲人,使他们增强识别汉语双拼盲文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6月5日-6日,"首届学习新盲文培训班"在浙江图书馆盲人阅览室举行,由该馆的盲人老读者汪立明为学员们授课,十三名学员参加听课。汪立明老师教授学员学习盲文字母和拼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