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的相册中保留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摄于60年前的9月2日.乍看这张照片很平常:在一个杂乱的小院中,居于照片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坐在椅子上30多岁脸容消瘦的妇女,她怀中抱着一个1岁多的婴儿,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个女孩,一个不满10岁,另一个5岁多点.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母子合影.可对于我来说,这张照片却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2.
我不懂收藏.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我手中溜走.有时会感觉非常遗憾。但有一片小纸我至今珍藏.它就是11年前上海新民晚报《漫画世界》转寄给我的一张汇款单复印件。我之所以把这张不起眼的小纸保留至今.是因为它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7年10月11日,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拍摄的《一张鲜血凝成的照片》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我这个搞了近10年文字的记者获此殊荣,真是莫大的喜悦.我所在的《宝鸡日报》为此发了消息,一时间.同事前来道贺,朋友前来道喜,大家都庆贺这份来之不易的收获。说实话,我抓拍的歹徒抢劫乘客钱财的照片能获大奖,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说它预料之中.是因为它凝固了震惊全国的“3.12”事件的历史瞬间.说它预料之外.是因为这张照片的拍摄技巧、用光等摄影技巧、照片制作显得很不理想,所以,它在《人…  相似文献   

4.
电视散文这种创作形式在电视荧屏上既是一个新兵,也是一员老兵.说它是老兵,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荧屏上就出现了它的身影.说它是新兵,是因为这种创作形式在上世纪80年代还不被人理解,到了90年代,很多电视人意识到挤在狭小创作空间的尴尬,意识到多样化的重要,于是电视散文又开始热起来.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而且是一张很有名气、很有影响的报纸,但今天的人看来,又不像现代的报纸。说它不像,是因为它与现代报纸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报纸的大小、版式、标题和文字编排、印刷等等都与现代报纸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办公室有时会遇到上下关系的险情,但都以好笑结束。告诉副总:我很聪明!一天上午休息时.我坐在办公楼外看报纸。刚翻几页,迎面来了一个副总裁。他的走路姿态让我不知所措。平常见到他.他总是手里拿着一块儿饼干大的手机,边走边讲电话。碰见他时,我只需对他点一下头.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不断完善与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网络购物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尤其受到了白领和学生的欢迎.而这种由媒体强大的宣传攻势与商家各种促销手段的诱惑所带来的狂热的购物行为,在无形中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了某种规定的生活之中,使人们长期处在一种“购物欲”或者“购物情结”之中.而这种“购物欲”所产生的巨大的消费力又构成了现代消费社会再生产的条件.由此,新媒体带来的消费主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普及在全球蔓延开来,并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中国拉开一场静悄悄的消费革命的序幕——“说它是一场革命,是因为它席卷大江南北,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模式、生活质量和社会境遇;说它显得静悄悄,是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如此司空见惯、如影随形,以致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8.
校对是新闻出版"链条"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环节.说它"重要",是因为校对人员担负着校正错误,修改毛病,充当"把关人"的重要职责;说它"特殊",是因为校对处于稿件编审和印刷出版的链接部位,是新闻出版"链条"中的"一环",此"环"一缺,极有可能使新闻宣传出现政策、法规,甚至舆论导向方面的错误,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琴 《声屏世界》2001,(9):31-32
“频道专业化“可以说是我国电视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将引发和催生电视领域经营、管理、生产、销售、观念等多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出版的张西洛《一个老记者的经历》,我用了半天时间把它读完,感到既亲切又实在。说它亲切,因为我也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记者,读他的书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放下书本,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当年西洛同志在重庆、成都东奔西走跑新闻和艰难办报的情景。三四十年代在国民党地区办民营报就是这个样子。说它实在,是因为作者“有一句说一句”,不夸大、不粉饰、不掩盖,也不装腔作势,把他的经历如实写了出来。如本书开头第一句话,作者写道:“1936年,我是重庆市巴  相似文献   

11.
档案法制建设是档案学领域的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已经与档案这一社会产物相伴而生数千年;说它年轻,是因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档案事业的逐渐完善,不断向档案法制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情况,而档案界对新世纪档案法制建设的系统、深入地研究则刚刚起步.在迈进新世纪之际,充分认识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科学、合理地规范档案的立法与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书单子文乎一点的话叫作列导读书目,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说它吃力,因为必须要览尽一个学科的图书才可甄出个高低,才能推荐出几本或几十本书;说它不讨好,是因为有时自己的观点不但受不到别人的称赞,反而会招致别人的反对乃至批判。本世纪20年代(大概是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子之邀,开出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对之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牛顿从一只落地的苹果开始,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一壶沸腾的开水开始,研究发明蒸气机,引发了工业革命。这些故事都很陈旧,很古老了,但是,它依然不时地在启迪着人们观察、思索。发现我们居住的大陆,原是一整块,后来分裂漂移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从而创立“大陆漂移说”的魏格纳,据说他的这一发现,是躺在病床不断地看那张百看不厌的世界地图,反复思索,突然领悟的。有个大学生向他请教“大陆漂移说”的创立经过时,他就引用了牛顿和瓦特的故事。他说:“许多伟大的发现,往往起源于很平常的事情。”“学会观察,就是成功…  相似文献   

14.
曹鹏 《视听界》2006,(1):88-88
新闻传播业是一个发现与探索的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我认为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最主要的素质。第一就是好奇心,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它不简单的是猎奇心,猎奇是对特殊事物的兴趣,而好奇是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一个好记者和一个差记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好奇心。好记者因为好奇便善于发现,能够从平常事件中看到不平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水门事件,那两位记者如果不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水门事件能搞这么大吗?范长江能出名是因为对陕北红军的好奇,斯诺能出名是因为对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的好奇。在一个大的新闻机构里,真…  相似文献   

15.
蒋志 《陕西档案》2000,(4):44-46
历史本身在真实地构造,但并不是说历史从来就是在被简单地叙述.回望过去的路,并不很容易,它有时会在迷雾之中.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感人的家史,一部坎坷的家史,读者一定会同意让笔者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史,因为它紧紧联系着共和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朱学东 《传媒》2004,(5):23-23
一个幽灵,一个叫资本的幽灵,在传媒界到处游荡. 传媒业需要资本支持自己发展,资本同样需要传媒业.有人说,计算机世界、京华时报等的成功是因为引入了商业资本的结果,然而,当更多的传媒与资本真的相恋、结缘,往往发现那是一场苦恋,爱愈深,伤更切.双赢就如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17.
报纸差错的预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行内人常说“无错不成报”,但一张报纸的差错多少,仍然是衡量这张报纸质量好坏以及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有时一处重大差错的防范与否甚至能决定一份报纸的生死。因此,对报纸的文字差错小看不得。  相似文献   

18.
昔日首钢     
首钢,在人们的记忆中应该说是比较古老的.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发展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洗礼.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古老可它并不遥远,如果你从天安门向西出发,一直到长安街的最西端,也就到了首钢的门前.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报刊的经营创新问题 首先应搞清楚一个基本概念,即经营管理的概念.我们平常把经营和管理连在一起说,把经营与管理当成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采访、观察和文献研究是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三大来源.任何通过研究信息载体核实、确认、了解、学习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文献研究.文献研究要求记者做一个敏锐、能够批判性思考的读者.这是因为,事实真相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判断的.记者的责任并不像某些学者说的那样简单——记者不但要判断手中的信息是否可靠,更要做一个独立的信息分析员.否则,记者很容易就被他人操纵,也很容易就拿这些虚假、歪曲的信息去操纵他人. 一、文献研究的价值 对于记者来说,进行文献研究是必须要做的功课,因为它的价值是多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