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美国后现代主义创作中的叙事的风格往往以碎片式的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角度进行描写内容,同时将作者的内心独白进行完整的表述,这些叙事的风格就是美国的后现代叙事策略。本文以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为例来对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创作中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以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其叙事手法—"她"在"我们"的视野中——独特而新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其叙事手法正是该短篇小说意义丰富而难解的原因所在。因此,解读其叙事也就是对其意义的解读。文章认为,这种复杂的叙事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眷恋和谴责的双重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迁徙叙事的发展,强调迁徙叙事作为非裔美国文化的主要形式极具重要性,并分析了从迁徙叙事角度解读非裔文学作品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姚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2):132-133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通过黑人妇女主体言说,来重现满目疮痍的美国黑人历史体验,重构美国历史。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表现了黑人心灵难以磨灭的创伤。用心理学相关的创伤理论解读女主人公和整个黑人种族的精神肉体双重的创伤,以期使得读者更加深刻理解托尼·莫里森如何通过黑人历史这个“中心叙事”和“宏大叙事”实现对“创伤”的全面呈现。  相似文献   

5.
凌霞 《考试周刊》2011,(9):20-21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极具才华的女作家。她在二十三岁时创作并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便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从多种角度解读此部小说,包括它的多重主题、宗教色彩、创作技巧、社会意义等。对这部作品的女性主义研究也非常盛行。批评方法的多样性与切入角度的多元化凸显了小说自身的包容性。然而,大多数评论家意在强调对作品的内容的探讨而忽略了研究帮助表达作品意义的形式,譬如叙事技巧。本文利用热奈特和里门—柯南的叙事理论对《心是孤独的猎手》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向读者揭示作者如何从叙事视角这方面来深化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蔡佳 《文学教育(上)》2011,(12):100-101
纵观中外批评史,批评家们大多没能对法语女作家阿梅丽·诺冬及其作品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解读诺冬的代表作《午后四点》,发现小说的叙事策略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通篇用第一人称叙事,制造悬念并且召唤想象;第二,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带来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7.
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在相继出版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三部作品中,对中国故事进行多元、个性化重述,其创作文本同时具有故事重构性特征.作家立足于中国传统故事资源,借助"反记忆"式故事重构叙事策略,一方面完成对中国故事的接续,另一方面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大胆创新,打破原有故事叙事框架和情节,使之符合美国故事叙事范畴、当...  相似文献   

8.
常仕璇 《海外英语》2014,(7):163-164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独特叙事艺术,特别是在叙事结构和叙述视角、叙述风格上的创新,赋予作品巨大的魅力,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杰作。该文重点从作品的叙事艺术入手,分析作品在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叙事风格上的突出特点,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新娘来到黄天镇》叙事视角转换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新娘来到黄天镇》揭示了19世纪末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农业的影响,为解读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小说中的叙事艺术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而作为叙事技巧之一的叙事视角转换更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视角转换的两种模式间自由变化达到了以悬念为主要内容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示众>的叙事形式,论者们多从叙事视角、聚焦及距离等方面进行解读.本文则从叙事圈、叙事节奏、叙事场所及描写方式等方面,对<示众>的叙事形式进行重新解读,进一步印证鲁迅小说的创新能力及熟练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