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时代是素养时代,知识的学习最终指向的是素养的形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对从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高课程教育的有效性.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读思达"教学法,是体现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顺应了教学发展的需求,对开展道德...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社会经济纵深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中职教育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快车道.着重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三大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对当代职业教育学生素养的提升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针对"1+X"证书制度下中职营销专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先分析此课...  相似文献   

3.
当下乡村教育艺术课程被轻视,儿童学习情境感、生长力等存在缺失.基于乡村学校的特殊文化背景,以高雅艺术为核心,架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全美"艺术特色文化课程体系,有助于提升乡村儿童的艺术素养、审美气质,引领他们追求美好志向,润泽有意义、有情趣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落地",取决于课程的理解,而课程评价则可以驱动课程理解.一线教师研究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对接,并寻找有效的评价途径,可以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具操作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关注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落地",取决于课程的理解,而课程评价则可以驱动课程理解.一线教师研究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对接,并寻找有效的评价途径,可以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具操作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关注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6.
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在培养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的英语"泛读"教学因存在诸多问题而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围绕"5C"(Cultural competence,Critical thinking,Creativity,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核心素养,将教育戏剧纳入阅读辅助教学,并通过总体教学设计和课堂案例来呈现该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质量,而且也是进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核心素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政策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需求导向,形成职业院校教师研修共同体;环境交互,搭建高效的线上教育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高霄霄 《教学月刊》2021,(12):61-63
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当今时代的发展可用"迅猛"二字来概括,可是教育只能是"牵着蜗牛去散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温润而无形.如何让现在的教育与快速发展的时代接轨,引导孩子更加自信地面向未来,是我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十五年有余的教师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有幸读到余文森教授所著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它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新时代!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印在封面上的三句话,力透纸背,令人深思.该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
"水质工程学"是给排水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给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该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水质工程学"思政必要性以及育人目标的基础上,从教师的思政素养、课程知识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  相似文献   

10.
"源流式"高中数学教学是切合新教改,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也促使高中数学本真价值的回归."源流式"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让高中数学"返本归源",让学生对数学"探本穷源",进而让学生从数学的"源"与"流"上整体、联系、深刻地把握数学.  相似文献   

11.
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就是图形的学习,但几何作图的价值与作图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几何作图的过程承载着"做数学"理念,在手脑协作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数学模型、逻辑推理等素养.教师要认识到作图的数学实验价值,通过这个被忽视的途径切实保证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12.
赵伟 《天津教育》2022,(4):61-62
"双核"指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价值不仅仅只蕴含于人地协调观,也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紧密联系."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的落地问题备受关注,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远未理清,实际已成症结.文章在系统地文献梳理分析后发现,在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核心机制的信息加工预设的禁锢下,根本无法对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做出通透解释.基于此,为理清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进而使核心素养稳妥落地,文章回到哲学认识论层面寻找答案,最终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新理论)哲学精髓的启发下得到以下认识:知识与思维具有内在一致性,表现为静态的知识结构与动态的思维结构在发展过程与水平方面的同步和统一;知识与情感具有一体性,道德、审美本质上是特定类型的知识(知识结构).因此,高水平的、复杂连接的"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便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实实在在的抓手.  相似文献   

14.
核心素养视阈下,针对"数学文化"的渗透教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深入挖掘"数学文化"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将"数学文化"融合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从提高融合渗透意识、实现渗透方式多元化、拓宽融合渗透广度以及促进渗透实效性四个维度,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和路径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叉荣辱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现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根本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列举问题表现,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即我们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将强化大学生的"荣辱现"教育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时指出,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观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把握和设计.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创新实践去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7.
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历史教科书都重视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其历史解释呈现出如下特征:将历史理解作为历史解释的基础,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关注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我国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英国相关经验,突出历史理解的基础地位,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重视历史解释的多元建构,坚守历史解释的价值边界.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蕴含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了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高职生的核心素养呈现出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发展滞后、社会参与增多的特点,需要加强培育.核心素养与"五育"并举在目标、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应注重在"五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基于"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做好高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课程体系间的融合互渗,做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地理核心素养蕴含了空间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简称"四性"),内涵丰富,体现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优势,在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四性"对地理学习和个人成长的价值,探究培养"四性"的基本策略,对培育学生地...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四史”教育是当下的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应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以阅读为桥梁,结合深度阅读教学方法,有效渗透“四史”教育,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