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汉娜·阿伦特认为人的诞生性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是生命孕育出来的,"新来者"为世界的生机与活力注入了信心和希望,这种教育指向世界和世界中的人.教育者对儿童的成长和世界的持存具有重大责任,这一责任是以权威的形式体现的.作为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的中介地带,教育必须是保守的.阿伦特的保守教育观在于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引导新来者进入她所说的世界之中,获得更新世界的能力,并在世界所提供的公共空间中实现人之卓越.  相似文献   

2.
儿童有着内在精确的成长时间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是儿童按照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所展开的绵延创造过程。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相一致,教育才能发挥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作用。然而,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教育陷入了对"科学的时间"迷恋中,这导致了现代儿童教育因一味追求速度、效率和功利性结果最大化,而遮蔽了儿童生命的价值,阻碍了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为此,基于对生命"真正的时间"的理解,确立尊重儿童生命"真正的时间"的教育时间观成为了现代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的生命观念在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事件下有所改变,其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同时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困惑。基于此,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公共危机事件下的常态化中小学生命教育机制研究:第一,从概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入手对中小学生命教育机制进行理论探讨;第二,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下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知识化、片面化、运动化等;第三,构建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生命教育横向机制,包括领导与导向机制、教学与接受机制、运行与监督机制、保障与演练机制,以期系统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危机管理相结合的教育,使其形成积极的生命价值观,降低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公共教育权力腐败是指掌握与行使公共教育权力的主体滥用公职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共教育权力腐败主要源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性质方面的"公共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运作方面的"公众委托"与"私人使用"之间的矛盾.当前,对于公共教育权力腐败的治理,需要通过权力、社会、权利与道德等不同路径来综合执行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学校空间是否具有“公共领域”的属性,目前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论.按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纯粹的“公共领域”是一个独立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家庭私人领域的中间领域,它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公益性、理性批判性以及协商对话性.显然,基于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学校空间并非纯粹的“公共领域”,因为它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家庭私人领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它只具备有限的独立性、公益性、理性批判性以及协商对话性.因此,我们只能把学校空间视为“准公共领域”,而不是一个“纯公共领域”.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学校生活空间需要不断建构自身的公共领域属性,发展和完善自由、平等、协商对话以及理性批判的特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公共理性、公共品德以及公共行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宇 《文教资料》2008,(25):155-157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e时代,与之相适的现代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表现在学生心灵的枯竭,思维的定势,人生态度的世俗化,以及行为方式的畸形导致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各种自我伤害及伤害他人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实施新课程,生命教育刻不客缓.生命教育是一个非常广阔而又丰富的人类命题,中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中的困难,提高生存能力;激发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基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然而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人所生活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人的性质分裂为私人与公民,教育摇摆于培养人还是公民的尴尬中。这一分裂的产生有其历史嬗变,从古希腊城邦到现代国家诞生,人从纯粹的公民到私人与公民的分裂。对此有不少教育学家曾做出努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卢梭和杜威。卢梭企...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指向儿童全面而长远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公共利益,平权、保护、发展、世俗是其基本内涵。国家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对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利益负责,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负责。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便是平权性、发展性以及保护性。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而"百年树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人的生命三维视角,人是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自然生命的综合下而存在。从这一视角去解析环境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首要考虑的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儿童个体。但是,在当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却表现出与儿童生命相偏离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从儿童生命教育视角出发,坚持尊重儿童精神需求、保留儿童自然属性和直面儿童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并非只发生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里,儿童个体生命的成长与社会化离不开养育习俗的影响。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儿童养育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儿童保育和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深入研究存在于本土的、民间的儿童养育习俗对于促进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本土生长"、回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本土儿童及其教育知识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玲 《中国教师》2014,(3):60-62
<正>"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进入的。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1]近年来,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关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期以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也引发了教师发展的"工具化"、"技术化"乃至"功利化"的倾向。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强化生命教育意识,是走出教师专业发展桎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意外伤害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幼儿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客.  相似文献   

13.
在谈及教育成本分担问题时,人们往往先从教育产品的属性着手。因为教育产品(本文单指各层次教育的毕业生,下同)的属性,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性前提。如果某种产品属于公共产品,则从理性层面或至少从学理层面上讲,生产者所有成本,应完全由公共社会或能代表公共社会的国家来承担;如果是私人产品,其成本则要由拥有者的私人承担;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则私人和公共社会应当按某种比例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14.
论媒介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教育从"保护主义"范式走向"不伤害主义"范式是现代媒介发展的必然."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信息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媒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媒介伤害日益增多的现实,媒介教育研究需要从专门的传媒研究领域拓展开来,道德教育领域应加强对媒介教育的研究,媒介教育需要走向普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事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从非连续性教育理论视角看,常见的幼儿发展过程中"危机事件"具体呈现为分离焦虑、交往冲突、竞争失利等类型,其中:分离焦虑是生命早期环境转换引发的适应性危机,交往冲突是社会性发展初期统一关系的形成危机,竞争失利是自我意识发展初期积极自我的形成危机.这些"危机事件"具有增加有益经验、培育乐观态度、开启成长新起点、增强生命韧性等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的成长时期,由于个人成长过程的挫折经历、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易产生心理危机,导致不良后果.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离不开生命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也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新时期,从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出发,研究生命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童有着内在精确的时间表,其生命是按照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绵延的,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内在的时间相一致,才能发挥对儿童生长的作用.然而,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教育陷入了对"科学的时间"的迷恋之中,这导致了现代教育因一味追求速度、效率和功利性结果的最大化而遮蔽了儿童生命的价值,阻碍了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为此,基于对生命"真正的时间"的理解,确立尊重儿童生命的生长性教育时间观成为现代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领域,其社会公共属性越来越突出,相关利益群体日益复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需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受经济变化、人口结构、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环境危机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芬兰作为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创国,在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芬兰媒介教育模式是:将媒介素养主题正式纳入到国家核心课程体系中,利用学前教育和小学课间活动开展系统而有效的儿童与媒介计划,同时倡导学校、政府、媒介业、家庭共同营造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学习情境。其核心思想是:以跨媒体、跨学科的形式渗透在核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以发展儿童认知、情感、技能和思维为目的来整合资源;公共机构和私人领域之间充分信任,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特殊的人文教育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其本身更有深刻的生命属性。然而,现实的语文教育由于在学科性质、教学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认识模糊,却被人为地疏离了对生命的关注,使学生的生命成长出现沉默、虚假、苍白和冷漠等不良状态;或刻意强调其中的生命属性,而抽空了其根本的语言和文化的底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