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资源流动日益频繁。在中国政府提出"孟中缅印经济走廊"建设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跨境劳动作为一种主要的人口流动形式在西南边境地区尤为突出。缅籍劳工前往云南瑞丽就业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云南瑞丽市缅籍劳工呈现出年纪轻、文化低、工资低、女性多的特点。跨境劳工对促进中缅边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弥补当地劳动力资源短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大量缅籍劳工的入境也给边境地区的治安管理、权益保障、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的修订、规范出入境管理、深化中缅双方的合作以减少大量缅籍劳工来华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跨境民族以及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普遍信奉民间信仰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布朗族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西双版纳勐海边境地区中缅两国布朗族在宗教节庆、佛爷修行、跨国婚姻、边贸合作等方面交流互动的考察发现,布朗族边民之间频繁的跨国流动和宗教文化交流,一方面对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以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边疆的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跨境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对维护边疆稳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已经实施多年,其成效理应得到评估和反思;通过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效进行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中缅边境地区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个民族地区,对这一地区的双语教育成效加以考察,可以窥知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得失,而目前关于此地的这类研究尚属空白。我们认为,开展中缅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效的调查研究,是很有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度得到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增强,但面临着边境地区"相对封闭性"与"全方位开放"的复杂性,跨境民族"情感亲近"与学校教育"隐性排斥",学校国家认同教育偏差与民族文化传承不足,特殊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教育缺位冲击或弱化国家认同等困境.为此,应加大社会支持,保障跨境民族青少年权利;坚持学校主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注重家庭培育,营造稳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多维联动、协调有序的强大合力来增强国认同.  相似文献   

5.
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传统安全时代,文化安全中的跨境民族教育安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一个国家教育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其中心城市的教育,也应体现在沿边境地区的教育。对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特殊教育政策支持,是展示一个国家教育软实力的第一扇窗口,是建立国家文化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大力发展云南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是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时见  王远 《教育科学》2021,37(5):72-79
"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境民族教育由传统的边疆民族教育定位向现代化的跨境开放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空间.跨境民族教育转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引,以世界普遍交往的总趋势为历史依据,以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实践基础,形成完整的逻辑理路.跨境民族教育转型发展是多重的样态变革,表现为以边界突破为特征的空间样态,以文化融通为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以嵌合发展为特征的实践样态.跨境民族教育的实践要朝着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又有助于跨境民族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这一转型思路,跨境民族教育要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建构普惠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动跨境民族区域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云南、广西等西南陆地边境地区输入性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老越缅疫情出现多轮反弹、域内外国家间边境防控风险外溢、新冠肺炎与其他重大传染病叠加的隐忧和疫情警情双重压力等新态势给边境防控带来挑战。边境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老越缅等国疫苗接种的相对不足、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失衡、防控紧迫性认知差异及普遍安全意识失衡等问题,使得我国成为共同边境安全风险"洼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边境防控成效、弱化了对老越缅疫情输入风险的有效拦截。未来应从塑造"命运共同体"意识,共筑边境地区免疫屏障、建立健全边境法治治理体系、提升边境数字治理能力和探索边境经济治理模式等方面加强我国与老越缅的边境治理。  相似文献   

8.
"跨境婚姻"是特殊地域下客观存在的一种主体社会实践,也是国家主权意识下构建出的一种社会制度新形式,更是一种蕴含了经济、认同、适应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群互动方式。边民跨境婚姻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关注到此社会行为的形成背景,其次要给跨境婚姻中的主体性差异以充分关注,最后还应对跨境婚姻及家庭所面临的困境及个人、社会、国家问题展开分析,将结构探讨与社会互动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基于此研究视角,我们采用人类学个案分析方法对镇康县的中缅跨境婚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给跨境民族教育提出了崭新的挑战,跨境民族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要从边疆民族教育走向跨境前沿教育,而且要从内向型封闭教育走向外向型开放教育。但当前跨境民族教育在教育发展理念、教育资源保障、外籍学生管理、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回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树立共赢发展理念,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需要整合多种教育力量,拓展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完善教育管理措施,营造跨国教育的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跨境电商快递技能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教学服务于经济的必然要求。构建虚拟仿真快递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基于跨境电商的快递物流具有环节多、承运主体多样、时间长、运费高的特点并有较为复杂的业务流程。依托跨境电商快递的特点与核心业务提炼支撑跨境电商快递核心业务的关键知识、构建跨境电商快递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模块、形成基于业务的虚拟仿真实训体系构建逻辑,能够指导传统知识体系在新型环境下的虚拟仿真实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币的地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推上日程。至2009年我国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贸易额的增长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人民币结算在对外经贸中的促进作用,中缅贸易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运行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也日益凸显,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偶发性的连续下跌,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遭到质疑。那么,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对外贸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否要继续推进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在各高校的广泛使用,数据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教务工作者以及数据安全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针对教务管理数据面对的安全问题提出使用现代密码技术进行加密的方法,通过软件开发技术、密码学技术等多种手段保证其安全可靠,并在具体的教务管理系统中实现数据安全设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教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大系统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建设现状,分析了构建基于WEB的教务支持服务系统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即:按照开放教育学员和教辅人员登陆模块、查询模块,设计教务管理支持服务系统;进行系统框架图的设计,包括数据库各表关系图、教务支持服务系统ER图和教务支持服务系统数据流图。最后提出围绕增强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两个方面的安全性,通过控制SQL、服务器、数据通信三个环节,建立安全防范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高等教育市场更加开放与融合的大发展时期,应该积极改善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完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增强对外交流的软实力;积极参与无边界高等教育,缩小区域与校际间差距;借鉴与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贸易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我国日益深入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国际教育合作因其特殊性无疑将影响国家安全,但国内对于国际教育合作中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国际教育合作是否会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国际教育合作威胁了国家的哪些安全以及通过什么手段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等问题展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更多是一种主观判断,缺乏理论深度,对于国际教育合作如何影响我国国家安全仍有待深入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内涵进行简单分析,清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构建递进化、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地方应用型大学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学科特征、产业发展现状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这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改革的科学方向,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未来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地方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内容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及丰富培养路径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当前“农业气象学”实验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从学科特点出发,从精神风貌、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实验室氛围等不同角度进行实验室文化体系优化建设,旨在提升实验室“软实力”,助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实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engagement of cross-border students (CBS) from Malaysia in Singapore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Focus-group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school personnel, CBS and their non-local counterpart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The cross-border student group comprises diverse ethnicity and most of them are highly competitive and successful in engaging in the whole educational selection proces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ir exit poi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ducation for the CBS represents both a unique socio-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two Asian societies and a manifestation of a widely shared pragmatic value of educational return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nature of CBS engagement with schools is characterized by voluntary assimilation and is rewarded by the meritocratic system of Singapore.  相似文献   

19.
能力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发展跨境教育的方法和战略,已成为研究跨境教育的重要维度.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目前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必须关注其对能力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以保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推动民族文化传播为特征的国家文化利益日益凸显。外语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指导外语教育所采取的行为和举措,已逐渐成为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谋求文化利益的手段之一。外语教育政策必须以科学的语言战略观为指引,以正确的政策目标为取向,以政策系统顺畅运行为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国家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