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苏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37个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基地项目布局、重点项目与国家高水平实力的渗透度低,基地建设的影响因素不达标;基地教练员素质与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提出了深化训练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域优势、调整布局结构和优化项目设置、加强教练员的培养以及加大训练经费的投入等策略,为建立江苏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寒停 《钓鱼》2006,(13):6-7
西宁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约26公里处、海拔高度为2366米,是我国海拔最高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高原训练基地。在这里,著名教练员王魁、马俊仁、毛德镇等带领陈跃玲、王军霞、孙英杰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荣获“奥运”、“世锦赛”等多项冠军。国内外舆论界称赞基地为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世界屋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3.
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训练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练员分为专职和兼职,其沙滩排球运动实践经验欠缺;后备人才训练按年度划分为4个阶段;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对训练的总体评价较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总体评价不高;存在训练经费不足、缺少优秀后备人才和训练的科学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构建后备人才体系,建立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和世界顶级田径高手相比差距还很大,多数研究证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制约田径项目发展的瓶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搜集有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材料,从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运动员训练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目前我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状况,分析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并就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对我国的奥运战略提出5项措施:1)进一步扩大选材和招生力度,加强后备人才的储备;2)对基地教练员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3)制定长期训练规划,做好基地的育才工作;4)建立健全青少年竞赛机制;5)建立国家少年奥林匹克单项集训队.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做好教练员培训工作,全力备战2008年奥运会,2006年12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在怀柔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召开了2006年教练员培训工作研讨会。13个奥运项目管理中心、4个非奥项目管理中心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山西竞技体育人才发展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竞技体育呈稳定上升发展态势,已形成摔跤、柔道、武术、自行车等为代表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但整体水平不高,项目规模较小,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突破项目设置与布局、加强科学训练、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注重教练员培训、适当引进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等是提高山西省运动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近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投入、规模、项目布局及“体教结合”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论:1)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总体投入呈缓慢上升的周期性变化态势,业余训练资源短缺,投入渠道单一,政府负担日趋加重;2)在线规模的反向变动导致“金字塔”人才流动体系结构失衡,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比例关系欠合理;3)重点项目在训规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但优势项目规模增长过缓,奥运会非优势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在训规模萎缩;4)“体教结合”工作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竞技体育强国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后备人才培养措施。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运用法制手段理顺各方关系;协调好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竞赛机制;制定符合项目发展趋势的规划;科研与选拔、训练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高校培养运动员的模式,运动项目的设置与布局,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传统项目为主,与扩大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总体要求不符;获得奖牌运动员主要依靠专业队训练,绝大部分运动员大学生不能真正完成学业;运动员资格未按教育部要求注册,甲、乙组运动员无区别,挫伤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积极性等。建议:合理运动项目布局;完善运动员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加强运动员资格审查等。  相似文献   

10.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现行学校课余训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是提高学校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保证。要促进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中学课余训练水平长期稳定发展,一支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