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汽车维修店,店主很诚实,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一天,一个顾客走进了这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  相似文献   

2.
经济观察3则     
100欧元的非凡之旅在法国南部沿海城市,旅游正进入旺季,但是几场大雨让每个店铺的生意每况愈下。大多数店主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每个人都活得很失望。幸运的是,当地一家旅馆来了一位俄罗斯富翁。富翁要求先看一  相似文献   

3.
小刚问母亲要两块钱,到镇里买练习本。卖练习本的小店暗中还卖六合彩,店主怂恿小刚说:“买两块钱吧,一赔四十。”小刚想:旧练习本还可以用两天,我不如先买六合彩,万一买中,两块钱就变成了八十块。他把两块钱交给店主,店主叫他挑一个数字。小刚随手写了个“18”。店主说:“记住,你的两块钱,都押在18上了。”小刚问:“什么时候知道中不中?”店主说:“今晚九点开奖,明天你来吧。”第二天放学后,小刚来看结果。店主把八十元钱递给小刚说:“你小子运气真好呀!昨晚开的就是18。”小刚接过八十元钱,高兴得手都有点颤了,他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小刚…  相似文献   

4.
聪明店     
<正>狐狸开了一家聪明店,专门卖聪明。小猪听说了,心想:“别人都说我笨,我何不去买点聪明来呢?”于是,他来到聪明店,问狐狸:“聪明怎么卖啊?”“100块钱1斤!”狐狸一边忙着,一边回答。“好吧,给我来10斤!”说着,递给狐狸1000块钱。  相似文献   

5.
小狗与乞丐     
一位富翁家的狗跑丢了,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付有小狗的一张彩照占据了大半个屏幕。送狗者纷纷不断,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真正捡到狗的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把酬金改为两万。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在公园长椅上打盹时捡到了那只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牵着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墙体屏幕时,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三万元。乞丐又折回他的破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儿,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乞丐没有离开过这只大屏幕…  相似文献   

6.
2056年的一天     
2056年的一天早晨,我早早起了床,骑上我的新型自行车,想到外国看看。谁知一踏板,就到了美国,只用了五秒钟的时间。可是车子却烂了,原来是一次性的消费品。看来我要买一辆新车。我来到美国最大的车行一看,哇!一辆辆新奇的车子出现在我眼前。我对店主说:“我要买一辆奔驰轿车。”“过期了。”店主说。“那我想买宝马车。”“淘汰了!”店主很内行地说。我问:“那你推荐一下,什么车子最好?”“最好的车子达到了光速,是我店的镇店之宝。”于是我付了8000万元买了一辆超光速的“光霸”,真正的高消费呀!我钻进了这辆设计最完美的小型汽车里,由于我…  相似文献   

7.
悬赏     
一位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富翁就在当地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有小狗的一张彩照充满大半个屏幕。启事播出后,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拣狗的人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就把电话打到电视台,把酬金改为两万元。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看到了这则启事,他立即跑回他住的窑洞,因为前天他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拣到了一只狗,现在这只狗就在他住的那个窑洞里拴着。果然是富翁家的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出了门,准备去领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家大…  相似文献   

8.
理解     
一名店主在门上钉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出售小狗”。这信息显然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一名小男孩出现在店主的广告牌下。“小狗卖多少钱?”他问道。“30至50美元不等。”小男孩将手伸入口袋掏出一些零钞,“我有2.37美元,请允许我看看它们,好吗?”店主笑了笑,吹了声口哨,一名负责管理狗舍的女士便跑了出来,她身后跟着五只毛茸茸的小狗。其中有一只远远地落在后面。这名小男孩立即发现了那只落在后面的一跛一跛的小狗,“那只小狗有什么毛病吗?”店主解释说:那只小狗没有臀臼,所以它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小男孩说:“就是那只小狗,我要买它。”店…  相似文献   

9.
<正> (上期说到在尼采尼集市的“魔法游戏店”里,小卡洛认出店主的新玩意原来是弹珠,于是他和冰儿受邀进行一场撞球钻镜子比赛…) 店主手一挥,那面镜子一下  相似文献   

10.
聪明店     
狐狸开了一家聪明店,专门卖聪明。小猪听说了,心想:"别人都说我笨,我何不去买点聪明来呢?"于是,他来到聪明店,问狐狸:"聪明怎么卖啊?""100块钱1斤!"狐狸一边忙着,一边回答。  相似文献   

11.
精致的心     
朋友初中时跟其母亲的关系一度恶劣。她喜欢张爱玲,追求一切精致美好的东西,包括母亲。她自认所求不高。她并未奢望母亲身着曳地长裙在钢琴边弹唱,但至少,要温柔,有书卷气息。可是,她的母亲只是一个路边服装店的店主。生意忙时就蹲在路边大嚼盒饭,为了几块钱与人争得脸红脖子  相似文献   

12.
心灵的地震     
《同学少年》2008,(8):29-29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去年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为了图个好彩头,人们常来这里,因此店里的生意十分红火。凉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奢侈品,而今天我却坐在这里品尝这种"珍馐"。突然想起,  相似文献   

13.
甜饼风波     
周瑜常去隔壁饼店买饼。这是一种甜味的饼,周瑜喜欢吃甜的。去买饼的次数多了,周瑜与店主成了熟人。店主跟周瑜聊天:“周都督,听说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仅次于——”“什么?”周瑜一瞪眼。店主就没敢把那三个字说出来:“反正您也知道得够多了。”“那当然。”“您知道您吃的这种饼叫什么吧?”“知道啊,它叫‘方头饼’。”“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因为它是方形的呀。”店主便说:“这可是我们这个百年老店的百年秘闻。因为我家做的饼太美味诱人了,时时被窃,所以取名‘防偷饼’。后来觉得这名儿对顾客不够尊重,才改称‘方头饼’。”周瑜想了想,说:“我认为你家的饼应该恢复原名。”店主问:“这是为何?”周瑜说:“老字号用老品牌利于扩大影响呀,再说‘防偷’比‘方头’更特别、更刺激……”于是店主采纳了周瑜的建议,恢复了甜饼的旧名。  相似文献   

14.
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店主李沙庚在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遂日渐冷清。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郑板桥为他题写店名。郑  相似文献   

15.
平视的价值     
我家的住宅楼临街,对面是几间不太大的商业房。这些房子的租户走马灯似的更换着,偶尔去买点小东西,老听店主抱怨生意不好。只有最南边的"拉面三小吃店"生意一直很好,那里成了附近外来务工人员用餐的集结地。我想,店主开店定有过人之处,除了价格低,大概分量也给得足吧。一天,家里的报纸攒了许多,我看见有一个收废品的车子停在"拉面三小吃店"门口,便叫了一声。收废品的人赶快出来跟我上了楼。我问他:"这家店的饭是不是很好吃或者很便宜?"他说:"好吃个啥!比其他店便宜倒是真的。"我又问:"其实别的地方也有几元钱就可以吃饱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8,(7):96-96
我是很痛苦.因为我是一个“傻瓜”,别人都叫我“傻瓜”。 在店里买东西.发现店主多找了钱.我返身回去把钱还给店主。胖店主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学生。”正当我美滋滋地走出店时.却听见店主小声地说:“真没想到,这世上竞还有像她这样傻的人。”  相似文献   

17.
请看这篇学生习作——状元凉粉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五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相似文献   

18.
战事餐馆     
中国陕西省洛阳市西工食府一条街内,有一家叫“亮亮派”的餐馆。餐馆老板叫楼亮,是一位头脑灵活的小伙子。2003年3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以后,他对此次战争的关注程度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每天在电视机前看不够,生意都差点不想做了。战争越打越激烈,他发现站在店内那台电视机前的服务员越来越多,都不去管生意了。原本想发火的楼亮突然灵机一动,他发现商机了:“美伊开战必将成为近段时间一个热门话题,何不以此来吸引店里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丁丽娟 《教学月刊》2007,(11):13-15
要问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请先看这样一组镜头:A.周末傍晚,某学生急急地推门进家,卸下书包,往沙发上一丢,即忙打开电视机,专心致志地看起了电视连续剧《宝莲灯》。那画面五光十色,人物中西合璧,情节更  相似文献   

20.
13岁那年暑假,我被父母送到乡下的外婆家,并转到一所叫兴田的中学。父母每次来看我,总留给我些零花钱。同学大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我俨然成了班上的小富翁。一天,班上一位同学找到我,小声对我说:“你能不能借给我两块钱?”在当时,两块钱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看到我脸上的为难,同学又低着头说那钱他正急用,并向我保证一星期内一定还我。我想了一会儿,就从小铁盒里取出钱,递到他手里。几天后,父亲突然把我接回城市。到了新学校,我时常还会想起那两块钱,很有几分后悔借给他。一晃多年过去了,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年初冬,我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