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一说一?当然了!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可是在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有一说一”并不容易,好多字、词我们会想当然地读,可是一翻字典,全不是那回事。本栏目文章是《主持人、播音员正音必读》一书作者张忠宇叔叔就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针对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写的。大家要仔细读哟!注意加点的字! 正音以1985年国家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一种“照典宣科”式的解词方法,在部分学校,颇为流行。表现为:讲课开始,教师出示生词请学生讲解。学生起立发言,照宣“预习”好的答案;老师频频点头称是。为了进一步检查预习情况,教师还经常让几个同学,就同一个词语的解释进行发言。因为答案都抄自字典、词典。所以,尽管学生发言踊跃,但“所见略同”,连答话都基本一致。这种“照典宣科”式的解词,弊病甚多,笔者仅以见到的实例,从四个方面试加说明: 一、浅词深解,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3.
夏令营打擂     
有一说一?当然(rán)了!你会毫(háo)不犹(yóu)豫(yù)地说。可是在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有一说一”并不容易,好多字、词我们会想当然地读,可是一翻(fān)字典(diǎn),全不是那回事。本栏目文章是《主持人、播音员正音必读》一书作者张忠宇叔叔就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针对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写的。大家要仔(zǐ)细读哟!注意加点的字!正音以1985年国家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里,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不是一个词。由于字和词的区别,于是也就有字典和词典的区别。然而中国古代讲形、音、义的辞书,其中不少既解释单字、也解释复词,实际上“字”与“词”的概念没有确分。直到清代《康熙字典》始采用“字典”之名,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词典”这一名词,“字典”和“词典”才相对地有了界限。我国现代的字典,有时也兼收语词;词典一般也以单字的词头,“字”、“词”之间,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各自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 5册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有“抵足而眠”一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案》 ,将“抵足而眠”释为“两足相碰 ,共枕而眠” ,但笔者认为“抵足而眠”应释为“同榻而眠 ,分睡两头”。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1998年版 )释“抵”为“用角顶 ,触” ;查《词海》释“抵”为“碰”“触” ;查《新华成语字典》释“抵”为相触 ,“抵足而眠”为同榻而眠 ;查《现代汉语词典》 ,其中由“抵”的原意引申出了“抵触”、“抵抗”、“抵挡”等词条。从上述古今词书“抵”字的解释看 ,都言有来自相反方向的接触之意。由此可见 ,“抵足…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一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另一种是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  相似文献   

7.
“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是两个常用词语,意思一样,都是指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先看其中的“意料”一词。《汉语大词典》释“意料”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的估计”;《新华词典》释其为“事先的估计”,并例以“出人意料”;《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例子有:意料之中/乎意料/料不到的事。可以看出,三部词典对出意“意料”的释义是一致的,都是一种事先的估计。从所附的例证看,“意料”一词的基本用法有二:一是可以相对独立地使用,如“不可意料”、“意料不到”;二是与其他词语结合成固定的词组使用,如“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8.
有一说一?当然(rán)了!你会毫(hán)不犹(yóu)豫(yù)地说。可是在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有一说一”并不容易,好多字、词我们会想当然地读,可是一翻(fān)字典(diǎn),全不是那回事。本栏目文章是《主持人、播音员正音必读》一书作者张忠宇叔叔就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针对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写的。大家要仔(zǐ)细读哟! 正音以1985年国家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成语“蓬筚生辉”的“筚”,又写作“荜”,许多词典没有对此作出规范。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考查成语使用的第4题用了后一种写法。我认为这种写法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条成语里“筚”是本字,“荜”是借字。筚,《说文》:“藩落也,从竹毕声。《春秋传》曰:筚门圭窬”;《辞源》:“荆条竹木之属,可以编成篱落或简陋的门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与《辞源》基本相同。荜,《说文》未载。上引其他三部词典和字典,均释为:(1)荜拨,草名;(2)同“筚”。可见“荜”是借字,而且仅是一个“字”,连语素…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松鼠》一文中出现了“驯良”一词,“驯”注音为第四声,可我们查找了1981、1985两个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发现,该字读音为第二声,而且也没有注明该字有多音的情况。学生使用的《小学生多功能词典》中注音为第四声。在正音教学中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们都是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可课本上出现的这个字音不知道是不是有误?  相似文献   

11.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词汇非常丰富。一个中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两万左右的词语,但达到这个要求的很少。其原因就在于广大中学生没有学到释词的方法,不具备释词的能力,只知道抄词典,背词义。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在给学生讲解词义知识的同时,应给学生传授一点释词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省抄词典、背词义的时间,更可以培养理解词义、解释词义的能力。为此,我试用“词不离句,一语破的,顺藤摸瓜,校验词义”的办法来教学生,收到了  相似文献   

12.
工具书就是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读者解难释疑时查考的一种图书.它是人们学习、工作、科研人员查阅资料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书数量宏富,种类繁多.本文仅就读书治学经常接触到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特别是中文工具书,按其功用特点分八类来谈.一、字典、词典.字典是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用法的工具书.字典和词典是人们看书学习,阅读古籍,研究语言文字学等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喻之为识字的“不语先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读书的“案头顾问”,治学的“得力助手”.常用的字典有《新华字典》、《同音字典》,词典有《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新华词典》.查检普通综合性词汇的词典有《辞源》、《辞海》等.与《辞海》性质相近的还有两部规模更为宏大的综合性辞书,一部是《汉语大字典》、另一部是《汉语大词典》.解决古代汉语字、词上的问题除利用一些综合性的字典、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好在只是“怪现象”,还未成为“流行病”)——课前,教师力求将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灌进”某种“权威”的教学模式(不如说是“模具”)中,教师本着这种“做工”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预设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每~句话,由此整合  相似文献   

14.
甘红 《广西教育》2013,(1):30-3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展创新教育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提倡答案的多元化 在常规的教学中,词语的意思要以字典、词典为标准,教师很少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教学参考的提示为标准;  相似文献   

15.
谢晖 《学语文》2012,(5):63-6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词诠》、《辞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古汉语虚词通释》、《古籍通假字汇释》、《同源字典》等,都是我们学习和讲解文言文的良师益友。由于文言文使用的是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6.
综观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三个大的环节:一、齐读:初步感知课文阶段,在这一阶段执教者能够注重知识的积累,及时地正音释词。同时,以释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迅速抓住文本  相似文献   

17.
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清朗读障碍 读正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是与文章内容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可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进’行。对一些生疏、新生的字词通过字词典等来正音,并加强记忆,反复练习。还要注意一些特殊字类的音变。  相似文献   

18.
【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特质是什么?其实,从师生之间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其内涵。我查了一下2 0 0 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一词的解释:“教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不由让人想起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韩愈说过的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传道”———何其相似乃尔!真正的千年不变的一脉相传:原来,教师就是一个把课本和教参上的知识倒腾给学生的“二道贩子”!而由此形成的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因为高高在上,所…  相似文献   

19.
词趣横生     
活动目的:其一,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积累和运用词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二,挖掘字典、词典中的“宝藏”,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语文教师让学生用"差"字组词.结果,有很多学生写出了"差生"这个词.翻阅汉语词典,也查不到这个词,这件事情让这位教师非常惊叹.这个故事说明:"后进生"的说法虽不符合教育理论,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确存在"后进生"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