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著述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初、20世纪20-4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三次高潮,而每次高潮的形成都和中国史学所面临的理论和范式的转型需求密切相关。它集中反映了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对理论的追求,也有力地证明了理论在史学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为更好地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史学概论"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应当突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瞿林东著《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一书探讨了一个事关历史学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史学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该书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认识,总结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道路,阐述了21世纪中国历史学主流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体现中国当代史学的民族特征和世界特色等内容。它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当代史学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史学理论的自我认识,是对当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一大贡献,标志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鲜明的自觉意识和深沉的入世品格。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中国史学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激发了新史学 ,并推动了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变革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史学呈现出两大演变趋势:一是各派史学的融合互流;二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这既是学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抗日救亡的需要。这种演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史学的格局,对以后的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20世纪中西史学交流史上的三个问题:中国史学与20世纪苏东剧变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西方史学两支史学潮流的相关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与西方新史学的关联;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的关系。任何形式的文化交流,其前提与基础在于相互了解,史学交流尤甚。当下,为了进一步开拓中西史学交流,不断地加深相互了解就显得格外重要,唯此,才能使中国史学在与西方史学交流中出彩,在与国际史学互动中前行。  相似文献   

6.
心理史学在西方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被介绍到中国。心理史学在中国传播的早期阶段,主要以对国外有关著作的翻译和介绍为主。随着研究的日渐加深,中国学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开始运用近代实验心理学的概念、术语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心理史学的引入是与当时诸多学者积极促进历史学的科学化密切相关,为中国新史学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与此同时,何炳松、莫东寅等学者均意识到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差异,并对心理学在历史学中的运用提出了质疑。考察心理史学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过程,可以透视出我国学术现代化道路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证主义史学发展历程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实证主义史学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史学“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的考证原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提倡的进化史观。尤其是它提倡把自然科学引入史学的观点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实证主义史学在史学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西方的心理史学在20世纪传入中国后,给中国的史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它为中国的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中国史学界开始相继出现一批探讨心理史学的论著,从个别著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心理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涛 《青年教师》2006,(12):43-44
20世纪80年代,既是一个对名著狂热的年代,更是一个对文学狂热的年代。那时的人们对书本,只要是名家,无论古今中外,都欲求读之而后快。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是一件无限荣光的事情,大家都以读名著为荣、谈名著为乐。对名著主人公的熟悉,会让人的品位高雅许多。  相似文献   

10.
李则纲的《史学通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高潮中出版的一本史学理论研究著作,新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该作中都有所体现。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两种史学形态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李则纲“纂述群言”,在一定程度上为两种史学的学术谱系整合做出了贡献,也总结了不少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泰菜是20世纪前半期在史学理论和专门史等领域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20世纪20年代,他深入探讨了中西史学交融的论述模式,并对近代史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观点。他的这些理论在当时是颇为新颖的观点,对后来梁启超等人的史学理论著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作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对有关重大史学理论问题如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料考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史学在新时代的经世致用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革新了旧的史学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史坛出现了总结百年来中国史学发展的热潮,齐思和积极参与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题,他对中国近代史学的探讨,集中在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史学流派和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作用日益明显.21世纪的语文教学正不断加大对名著阅读能力的考查.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从农村初中的实际出发,对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检测说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史坛出现了总结百年来中国史学发展的热潮,齐思和积极参与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题,他对中国近代史学的探讨,集中在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史学流派和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史学近代化是具有自己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有特定的内涵,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个流派史家在史学近代化过程中,经历不同的途径,治史上有自己的特色。在曲折发展过程中,他们意识到应当重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遗产。近代史学与古代史学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思想,揭示中国史学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史学萌芽于20世纪初,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其标志是相关著作的出现。对干学科萌芽的深层次原因,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回答。从外部条件分析,一方面,西学东渐为学科萌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外国人.尤其是日表人对中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促动作用;其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强烈现实需求。中国经济史学萌芽时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经济史逐渐演变成一门专门史;中国经济史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走进大学课堂: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60年代之后的一段时期,是法国年鉴学派"总体史"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但物极必反,就在这辉煌之时,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总体史研究却日益式微。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受到全面的批评和质疑。80年代以后,这种批评和质疑就越来越多,"史学危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了矫正史学研究的弊端,史学家逐渐将研究的重心转到了个人以及与个人有关的细微事件上来了,于是微观史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研究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应客观评价罗章龙的经济史学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中国国民经济史》是学术界第一部以“国民经济史”命名的通史性的经济史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史学原论》是第一部概论性的经济史学论著,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经济史学科体系。《原论》提出的“史型论”,是经济史学界较早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史学与史学评论》是瞿林东教授的史学评论集,汇集了作者80年代以来撰写的一些评论文章,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二十年作者对当代史学的许多思考认识,以及在史学领域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对传统史学现代价值的思考,提倡史学评论的研究和实践,以及认真总结20世纪中国史学遗产,展望未来史学前景等,都是作者在史学研究过程中自觉意识的具体体现。正是作者不断追求的自觉意识,促成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对历史、史学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