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少滨 《青年教师》2009,(11):50-51
《明师心语》是《中国特级教师文库》第一辑中的一部,作者是原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吴昌顺。我读《明师心语》是被书名所吸引,我奇怪为什么是“明师”而不是“名师”呢?“名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指著名的教师、闻名的教师。学校的名师工程,树名师建名校等,让名师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梦想。窦桂梅、赵谦翔、魏书生、李镇西等各地名师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那么此“明师”何意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这本书,读罢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相似文献   

2.
张玲 《班主任》2013,(6):52-54
成为名师是许多教师的人生理想,但最终成“名师”的教师却少之又少。我的恩师李庾南当属一位名师。这位18岁走上讲台的著名特级教师,在三尺杏坛耕耘55载,荣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至今仍在第55年做班主任。她不断实践,勇于反思,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班主任实践智慧:基于个别性的、快乐性的、开放性的、合作性的班级管理模式。李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名师的,但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明师’,即有独立的、清晰教育观念的、有反省意识和反思精神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教师是学校之本,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一言以蔽之,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我认为首先要做明师,而后方能成名师。  相似文献   

4.
正评选可以出名师,但不一定能出"明师"谢云(以下简称"谢"):现在"名师培养"似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从专业成长到名师培养,教育的发展正进入更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名校与名师是相辅相成、同构共生的一对概念。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名师可以造就名校;名校肩负着培养名师的责任,名师的生成与壮大则能促进名校的发展。怎样的学校称得上是“名校”,怎样的老师可谓是“名师”?多年来我们一直苦苦思索这一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对“名校”、“名师”形成了这样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各地纷纷启动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坊项目,旨在促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突破原有零散、直觉的个性化经验,走向经验的系统化、概念化与理论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或思想。从这个角度讲,成为"名师"不仅仅是拥有外在的称号、头衔或地位,而是从感性的实践者转变为理性的研究者、从经验丰富的"名师"转变为有教学思想的"明师"。北京师范大学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协同共建"重庆  相似文献   

7.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名师培养工程"如火如荼,的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名师",顾名思义是出了名的"有声誉""名望高"的教师,在教学技艺方面,"名师"的确比一般教师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因为有一定的成绩,在一定区域内也颇具"声誉"。但是,也有的"名师"还不是"明师"。最近,某地举行教学能手评选,其中一个环节是现代理论考试,参加者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新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名师。"欲成名师,先成明师",明师要做到的五个明白,即明白教材、明白学生、明白教学、明白课型和明白评课。此外,明师还要不断深入研究地理学科的教学理论,时刻关注地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勤勉教学,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9.
任长安 《教师博览》2023,(29):26-27
<正>明师,凝聚着教育家的精神,成为明师是我们每个老师的铮铮誓言和毕生追求,不能有丝毫懈怠。有一句话叫“拳假功夫真”,道出了“武术家”之所以成“家”的秘诀——除了招数精妙之外,关键是功夫真!明师之所以成“名”,也是因为其课堂教学随心所欲、游刃有余、润物无声,一切尽在自然中,让人为之叹服!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高职“教学名师”的评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五年制高职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名师”的评选指标体系,精心组织评选活动,推动“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郑林 《山东教育》2002,(34):21-21,26
教学改革的真谛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从2001年8月进行了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同年12月被山东省教科所确立为《探究式教学实验基地》。我们的做法是:以实施“名师锻造工程”为切入点,走科研兴教之路;以实施“学生自我塑造工程”为立足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自我管理能力;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攻点,奏响探究教学的主旋律。一、实施“名师锻造工程”实施探究教学,关键在教师,在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实施“名师锻造工程”,构建目光前…  相似文献   

12.
教学工作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教师对学生、教材及自身素养都要认真“把脉”。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独特的生命体,读懂学生;在智慧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看清自己,锤炼教育能力,发展自我,做个“明师”。  相似文献   

13.
成为“名师”的第一要素,是先得成为“明师”。 教师怎么教当然取决于学生个体,但也应该考虑到教师个体。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点,定位得当,便易产生好的教法、好的效果;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况,教师把握准确,便易产生好的教法、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对“名师”这一话题进行专门讨论,既有行政部门领导的灼见,又有专家教授的真知,更有参加“名师计划”培训的一线教师的体会。通过讨论,以期大家对名师的标准有所了解,使自己的业务发展有个参照,进一步做好学科教学工作:朝着优秀教师甚至名师的方向走去。本刊将开设《名师风采》、《成才之路》两个栏目,宣传、推广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促进教育改革,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欢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积极投稿,字数在350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名师指点,独生子女家长更是渴望自己的孩子有名师栽培。同时,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实践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也同样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名师队伍做教育教学的中坚。根据这一实际,我校长期以来就把造就一支名师队伍作为学校高标准发展的主要策略,以确保学校持续优质发展。    一、在抢占名师高地的攻坚战中,坚持走好培养名师工程三步曲    第一步,使青年教师站稳讲台。青年教师刚出学校就走上讲台,教学经…  相似文献   

16.
胡鸥  朱福文 《考试》2004,(11):18-19
名师点评:这是教学体会的文章,对高中教学总复习沿有些指导意义,鉴予高考中也强调创新能力,出统了一些探索性问题,以“杨辉三角”为例做点剖析亦无不可。  相似文献   

17.
他半路出家做教师却成了“作文名师”,他把“作文”当成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他就是曾经作文书里的那个“田老师”“作文教学特色学校”竹园小学的校长田荣俊,一位和作文形影不离的“作文校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何为名师?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区域有名的教师。何为明师?按照谢云老师的解释,为明白、明亮、明天之师。不难看出,名师侧重于外,明师侧重于内。故名师不一定明,而明师也不一定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不少教师奖励表现出众的学生,“不惜动用”小红花、卡片、书签,甚至铅笔、练习本。但我们观摩名师的课堂后会发现,常见的老套乏味的课堂奖励在名师的课堂中不见踪迹。名师的课堂奖励有真经——与教学浑然天成,真正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北海市第五中学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学能手、全国优秀班主任、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的老师组成。学校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了“名师导教”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四导五创”的教研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