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香菱学诗》出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48回。黛玉教香菱学习作诗,黛玉用心教,香菱刻苦学,从一个作诗的门外汉,到最后做的诗竞“新巧有意趣”。这其中,黛玉的‘墩学方法”给抛们的教学带来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一读再读,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出了一位教育家———林黛玉。说黛玉是诗人,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有她的诗为证;说她是教育家,也不应该有异议,我们可从香菱学诗得到佐证。香菱得机会住进了大观园,便央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满口答应,给香菱布置了作业,并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更指出香菱努力的结果:“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一开始就道出了香菱的潜力,使香菱倍受鼓舞,没几日就■河北海兴中学张淑华读完了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香菱第一首诗做出后,宝钗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黛玉看完…  相似文献   

3.
从“香菱学诗”说到语文教学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丁毛《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要学做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并不给她讲如何去做诗,而是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  相似文献   

4.
香菱向黛玉学诗 ,黛玉教她“第一立意要紧” ,并且“意趣要真”。香菱写两首《咏月诗》都失败了 ,在黛玉耐心指导下 ,写第三首终于得到大观园众诗人的一致肯定。香菱的成功固然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也是和黛玉的指导有方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香菱说喜爱“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洼聚墨多”。黛玉道:“断不可学,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浅显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她让香菱先读王摩诘、李青莲、老杜三人做“底子”,然后再看他人。当香菱熟读并能说出一二奥妙时,宝玉劝她:“三昧已得,不要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要学做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并不给她讲如何去做诗,而是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照黛玉的指导,读得很认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诗句,无不细心揣摩、反复体味、熟读成诵。有了这番底子后,香菱便学着做诗。果然,半年时间不到,香菱的诗就做得“不但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有一则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故事。黛玉要香菱先“揣摩熟透”王维的五律,再精读杜甫的七律和李白的七绝。以此“三家做底子”,然后去读“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作品,并鼓励香菱,边读边写,坚持下去,“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这种由精读到泛读,广采博纳,读写结合的作法,颇有独到之处,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 一年出一个诗人,这种培养  相似文献   

8.
徐连梅 《课外阅读》2011,(10):347-347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精彩描写,不仅展示了黛玉高超的诗歌才艺,她教香菱学诗的方法更为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暑假重读《红楼梦》,对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一段文字颇有感触。香菱自评王右丞诗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上”字用得最恰当不过。黛玉听了,笑着指教,“上”字原是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依依”两个字化出来的。香菱琢磨一番,点头叹赏,又有所悟,以后作诗,果然令人折服。瞧,这一教一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效果还真不错。原因何在 ?明眼人不难看出,黛玉本人深厚的诗文功底是她教诗有方的根本保证。   在大力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今天,科学的教学方法日益得到人们…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第48回中的"香菱学诗"部分,是颇有情趣并蕴涵深意的一个情节。香菱从白手起家写诗,最后做的也算新巧有意趣,细细推敲,黛玉教诗的思想和香菱学诗的过程会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带来不少的启示。一、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真正点燃"兴趣"的火花,并使之燃烧起来,是做事成败的关键。香菱开始学诗动机只不过是心里羡  相似文献   

11.
偶读《红楼梦》,当翻到第四十八回时,竟被黛玉教香菱做诗这则趣事所吸引。读后,不禁为黛玉的教法叫好。黛玉的教法的确不寻常。她先是指导香菱读诗,去“细心揣摩熟透”王维、杜甫、李白这些名家的诗作。尔后,在香菱有所体会时,便与之“讲究讨论”,使其“领悟之源广开”。接着便鼓励香菱大胆写,写差了再来。果然,香菱写出了受众姐妹夸赞的诗。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48回写黛玉教香菱学诗,谈及以什么诗作教材时,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当即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黛玉是崇敬陆游的(见62、76回),但她认为不能以陆诗中这种“浅近”诗作教材。为什么?一、香菱有诗人气质,基础好,悟性好,陆游这类诗对她来说已嫌太浅陋,若以此为教材,起点太低,若陷入这种格局,被其缚住,就难以进入高层次了。二、名人的诗并非都是名作,而教材必须是名人名作。三、名人名作也不是都要进入教材的,教材必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一课,设置了这样一道研讨与练习题: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你觉得其中哪些内容对你的阅读或写作有启发?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体会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对学生提高写作,学习古诗词确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香菱学诗》虽以刻画香菱苦心学诗为主,但林黛玉对香菱的指教却也非同寻常。在林姑娘的悉心指点下,悟性颇高的香菱很快便写出受到大观园众姐妹好评的诗来。在林黛玉对香菱学诗门径的指点中,颇有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在其中。一、增添信心,让香菱轻松入门作家马南在《从三到万》中有这样一句话:“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觉得入门不难”,就是说在学生未进入学习状态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香菱学诗》中,黛玉在收香菱为徒后,即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你又是…  相似文献   

15.
暑期,一边看中央台播出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面闲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到第四十八回,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奋所感动,她们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和谐乐章。首先,黛玉教诗热情主动,注重激励。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多愁、善感、孤傲是她的主要性格特征。但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没有像宝钗那样囿于礼节推托,反而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显得热情、主动,乐为人师。在香菱学诗时,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你看,黛玉懂得心理学,她首先打消了香菱学诗的畏难心理,又正面激励香菱。有了自信心,香菱学诗的兴趣当然浓厚了许多。其次,黛玉教诗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她让香菱先细心揣摩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再读杜甫的七字律诗一百二十首,然后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先有这三个人的作底子,再把陶、应、刘、谢、阮、瘐、鲍等人的一看”。这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情景相融,显得平易浅近,易读易懂。杜甫的诗感怀伤国,沉郁顿挫,读了能明白诗的韵味。而李白的诗雄奇、瑰丽、飘逸,诗中显现着...  相似文献   

16.
曾伟芬 《师道》2006,(7):55-56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精彩描述,它不仅展示了林黛玉这位菊花诗魁首高超的诗歌才艺,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释疑解惑、指点迷律的范例。黛玉的循循善诱,香菱的孜孜不倦,为我们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作文教学始于趣爱因斯坦曾说:“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了林黛玉教香菱做诗的故事。香菱要林黛玉教她做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付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不愿多谈诗的做法,叫香菱把王摩诘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  相似文献   

18.
小说《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的片段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对此学界多有探讨,但多是从香菱学诗的角度展开研究。通过总结黛玉教诗的三个方法和六个成功之道,探讨黛玉的为师之道及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从男女之别和钗黛之争中指出黛玉作为教师的优长及其对大中小学教育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得菱学诗的精彩描述,它不仅展示了林黛玉这位菊花诗魁首高超的诗歌才艺,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范例。黛玉的循循善诱,香菱的孜孜不倦,为我们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怎么搞的,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真笨!”在课堂上,常常见到有的老师这样吹胡子瞪眼地训斥学生。这使我想起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循循善诱教香菱学诗的故事。 小说《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里写道,香菱向林黛玉学习作了两首《咏月》诗,第一首只是凑和了一些与月亮有关的事物,但林黛玉只是说“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所以“词句不雅”,仍然鼓励说“意思却有”,“只管放开胆子去做”。第二首诗,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