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被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传播福建的优秀文化,促进世界人文交流显得尤为重要。VR技术的出现使福建优秀文化的传播有了一条新途径,"浸入式"体验的传播方式使得福建优秀文化更加具备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丁娜 《传媒》2023,(16):78-80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节令智慧,也是中国人的心灵密码。茅台酒的酿造以“道法自然”哲学为领,深度契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美学”。茅台充分运用二十四节气的物候框架、文化叙事,从产品打造、市场营销等全链条运营将其内涵与茅台品牌传播深度契合,创新了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高度凝炼了品牌的文化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独特美学高度与文化厚度的品牌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文化带,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文化传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陕西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传播的策略,以期产生积极的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读《江城日报》(1988年2月1日第3版)上转发的一条文化消息——《巨画〈万水千山〉(长征颂)在杭展出》。内中提到艺术家钱君匋的名字处,介绍方式可谓奇特。“钱君”之后,不见“匋”字,取而代之的竟是——“萄去草头”!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的逐步深入使得学者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理论成为现实,为与各国之间更友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得到更多海外受众真实准确的认知,对外建构与传播良好的文化形象已是必然之举。但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区隔与差异,由此我国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语言思维差异、叙事风格差异等多方面的语言文化传播困境与挑战,亟需分析原因并研究应对之策,以更好地进行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人类思想文化是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文明的象征。有人曾说,文化是一条河流。这河流可以承载思想、理论、政治、精神、情感、观念、舆论、知识、文艺、娱乐……总之是承载人类意识形态的文明。它滋润人类的生活与生命,带动社会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时代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有一个使命:保卫、振兴我们的文化。以研  相似文献   

7.
段鹏  张丁 《出版广角》2023,(7):11-15
随着作为媒介的虚拟现实逐渐浸入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打造优质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内容对于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媒介叙事体系至关重要。“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VR城市巡展”项目通过“具身”这一概念连结虚拟现实媒介与中华传统文化服饰,在技术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技术可供,实现虚拟现实媒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项目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的传播方式,摸索出一条守正创新的文化传播之路。未来,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要在“四全媒体”的理念指导下,以多重复现力、沉浸式传播感知和高效互动等传播特性,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打造出审美立意高、社会普及广、文化共识强、科技含量丰富的文化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8.
立体组合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多条新闻同时播出,体裁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各有侧重,每条既可以是整个新闻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成篇的报道,并常辅之以新闻背景、现场访谈、分析报道,记者述评等,通过组合,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甚至某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达到深化、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传播是文化事业的核心构件。当今经济全球化伴随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以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审视新闻传播。我国现有报纸和广播电视分别为2000多家,有50多万新闻从业人员,其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庞大为世界少有,但是我国传媒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大。而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新闻、信息、影视片等却大量渗透于我们的各种传媒之中,出现了信息传播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入世”后,我国大众传媒将完全暴露在世界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受众也将被置于世界媒体的影响之下,如何抵御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入侵实乃一…  相似文献   

10.
江坪 《新闻实践》2007,(5):36-36
一天,读到网友IP发的一条帖文:“网络的确可以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但也可以成为低级文化的传播温床;可以成为正确的舆论阵地,也可以成为腐朽文化的阵地,一定要注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快速发展,山东的电视媒体创办了一批具有齐鲁文化元素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开发了综艺类、益智类、故事类、传承类等不同节目类型,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齐鲁文化的基本理念,挖掘融媒体传播方式,走出来一条解读传统文化创新创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西部纪录片与少数民族婚约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着眼进行分析,认为西部文化为西部影像传媒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题材,西部影像传媒也应该立足于反映和传播西部文化,利用纪录片这一有效的影像形式,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形成一条西部影像传媒快速发展的具有西部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杨琪 《出版广角》2015,(1):68-69
在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今天,开辟出一条中国文化和中文传播的道路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体量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应该以企业为主体,由政府给予支持,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形成既有冲锋陷阵、开创文化品牌的拳头,又有后劲十足、保障有力的臂膀,协同作用,“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只有行之有效的合力才能让“走出去”不仅仅停留在目标和口号上,而是真正建立和完善一条常青之路。  相似文献   

14.
薛莲  蒋恺 《传媒》2023,(1):79-81
在媒介形态不断更新迭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愈来愈呈现出新的魅力。传统文化符号在价值赋能、创造消费、迭代定位等方面浸润着新的广告文化样态。如何从视觉影像、指示表征等方面由表及里地进行新媒体广告中的创新演绎,如何将技术赋能后的文化价值发挥至最优,如何寻找到一条能够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广告元素相结合的新发展路径,俨然已成为在新时代新平台实现传播价值、增加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传统文化符号在新媒体广告中的传播应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身体叙事为主要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选择YouTube平台四位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有影响力的中外博主,对其视频制作中的叙事方式进行解读,以期为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传播要满足受众深层次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传媒应该怎样去深入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受众?传播的信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以及如何固守传播阵地,保证自身传播信息的内涵文化不悖于主流文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这些问题必须得到传媒的认真研究分析和解决。不然,我国传媒就难以把握更多的机遇,担负起以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而推动中国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就难以与国际强势传媒抗衡而为传播先进文化固守阵地;就难以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下更多趋向同质化发展的过程中凸显文化、民族的异质性。一、现状:受众深层次需求远…  相似文献   

17.
在传播学史中,很多学专门针对电视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试图在浩瀚的理论中,以四个名的传播效果理论为框架,梳理出一条明确的电视效果理论线路。这些理论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电视媒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牛晓梦 《新闻世界》2012,(6):214-215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探寻国产剧场动画的发展之路,我们有必要对本土成功剧场动画案例与国外尤其是动画强国日本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并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和社会现实,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剧场动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胡珊 《湖北档案》2023,(8):31-33
<正>2022年5月,珞珈山上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由武汉大学与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借助先进的三维数字重建技术和文物扫描复制手段,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敦煌石窟,跨过万水千山、穿越历代千年,来到湖北,来到武汉,来到武汉大学校园。展出有四个复原石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北京电台原创新春祝福短信大赛”活动为例,阐述只有以传统媒体为核心,整合多媒体的力量,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推广平台,才能使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最大化,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