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家港校区是江苏科技大学与张家港市合作创办的新校区,校区办学以"学院异地办专业"模式为主,分析了此办学模式下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困惑,提出了"学院异地主导、教师两地兼顾、校区属地保障"的管理新体制,对高校探索异地办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3,(3):81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直属于南昌市教育局。现有三个校区:叠山路老校区、玉泉岛新校区、红谷滩校区。新时期,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管理治校、文体活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现代化全方位的教学设施,构建起先进的教育技术环  相似文献   

3.
国内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我国多校区基本上是这样形成的,一类是一个学校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又建设一个或几个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建校区"。另一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自然形成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校区",此处的"新"是相对合并关的历史而言,表明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某种角度说,多校区办学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源于一个"新"字,正因为校区"新",学校办学才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下面将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大学新校区办学应运而生.以广东商学院为例,从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等方面加以研究,以期对其他大学新校医校园文化传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多校区,是众多新校区管理者面临的一个课题。在纵观国外高校校区管理模式和调查国内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分析,从而给正在新建校区或将要建新校区的管理者一定的提示。  相似文献   

6.
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多校区办学已成为常见模式。不可否认,多校区办学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但是也给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借鉴我国传统教育的方式和西方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建立"辅导员助理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职能,可以有效提高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束霞平  张蓓蓓 《文教资料》2009,(14):145-146
本文从多校区大学产生的背景、新校区的特点出发.研究分析了当前多校区办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聚 《华章》2009,(2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许多高校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纷纷异地选址建设新校区,从而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高校建立新校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扩招给高校带来的硬件落后的压力,为高校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大部分新校区是在缺乏一定高校文化底蕴基础上建起来的,从而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构建和创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逐渐引起学校重视并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多校区办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效益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在多校区办学及实施学分制选课选教条件下,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队伍管理等出现的新的问题,新校区的实验室综合效益的发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总结了多校区办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结合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不断探索构建以中职起点至升本科的工程领域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管理新体系.本文根据校区两年的"中职升本"学生培养教学实践,对办学定位、培养特色、教学模式以及探索中的主要问题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在多校区办学及实施学分制选课选教条件下,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队伍管理等出现的新的问题,新校区的实验室综合效益的发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总结了多校区办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13,(3):F0003-F0003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直属于南昌市教育局。现有三个校区:叠山路老校区、玉泉岛新校区、红谷滩校区。新时期,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管理治校、文体活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1973年建校,是山东省交通厅所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新校区坐落在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学院分为新(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经过3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办学特色突出,教育水平高,受到社会、家长及学生广泛好评的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至2002年已经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单校区高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致使高校不得不开辟新校区,从而形成多校区办学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 我国多校区基本上是这样形成的,一类是一个学校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又建设一个或几个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建校区”。另一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自然形成新的校区,不妨称作“新校区”,此处的“新”是相对合并关的历史而言,表明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都在扩建新校区.与此同时,多校区办学成本显著增长,制约着高校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多校区办学成本的构成,提出了控制成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大学新校区的形成。目前,新校区的办学资源短缺、校区分散、信息不畅等特点,使新校区的学生事务管理存在诸多难题。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在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中采用"导生制",可提高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安庆市人民路小学创办于1934年,历经新市小学、安徽省专科师范附属小学、新市路小学、新宜路小学、人民路第一小学等不同发展阶段,一九八二年定名为安庆市人民路小学。学校于1959年、1978年两度被安徽省政府、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重点小学。学校于2011年9月创办了人民路小学碧桂园新校区,是目前安庆市唯一拥有两个校区的小学,位于人民路中段的老校区占地面积13300平方米,位于东部新城的碧桂园新校区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两校区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1821人。学校对两个校区坚持集团化的办学思路,实行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但是,新校区通常是在“文化荒漠地带”上建立起来的,缺乏老校区的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而校园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递,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如何移植老校区的优良文化,抓好新校区的校风建设,成为当前多校区办学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校区大学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从管理目标、办学成本、学科建设和学校文化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校区大学有效管理应采取树立明确的多校区大学管理理念,利用互联网降低办学成本,利用多校区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