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LNG储罐稳态蒸发率研究内容引入实验教学,开发了基于ANSYS的LNG储罐稳态蒸发率仿真实验。利用ANSYS进行仿真实验,可获得LNG储罐稳态温度场分布以及不同环境温度、不同保温层厚度、不同保温层导热系数下的稳态漏热量及蒸发率,便于学生理解LNG蒸发规律。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112-116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将LNG储罐管路漏热影响的研究内容引入实验教学当中。利用ANSYS进行仿真实验,分别对管路的直径、壁厚和长度对储罐漏热的影响以及相同管路下不同保温层导热系数的漏热规律进行研究,获得漏热影响规律,便于学生理解。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实验能力和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使学生接触专业科研前沿,更好地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将LNG储罐瞬态蒸发率研究内容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开展了基于FLUENT的LNG储罐瞬态蒸发率仿真实验研究。利用FLUENT进行仿真实验,可直观呈现LNG储罐在不同充满率、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内径尺寸下LNG蒸发率的变化规律,便于学生理解LNG蒸发规律。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使学生接触专业科研前沿,更好地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将Deform软件对粉末冶金压制成形工艺的仿真研究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利用Deform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可直观呈现粉末冶金零件压坯的密度分布情况,便于学生理解粉末冶金成形工艺和压坯密度分布的规律。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仿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操作熟练、岗位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引进了LNG接收终端虚拟仿真实验。利用Aspen HYSYS进行LNG接收终端工艺流程的动态模拟,分析研究外输天然气负荷、储罐压力和压缩机功率发生扰动时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解释实验结果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LNG接收终端运行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和现场实际相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创新了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6.
压电喷墨驱动器结构优化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电驱动器利用逆压电效应作为压电喷墨打印机的核心驱动装置,其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决定喷墨质量的性能优劣。基于ANSYS软件平台对双压电圆膜陶瓷振子驱动器的振动位移、谐振频率、振动模态及其谐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并对其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其参数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实践表明,ANSYS仿真实验不仅为压电驱动喷射装置的系统设计、成型制造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随着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开展,实验教学的比重在车辆工程课程群中逐年增大,传统课堂将不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主体。汽车构造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针对其原理的实验、实训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考虑到车身等相关实物原理复杂等原因,使用虚拟仿真一方面实现实验教学的科学化和直观化,另一方面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危险性。通过长期的教学思考和总结,提出了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虚拟拆装和实物试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即利用车身实物进行结构认知教学、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车身受力分析,该软件能够模拟不同工况下车身的应力和应变情况,正向与逆向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结构上较为简单,受力较为复杂的整车车身部件。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船体液舱内晃荡是流体力学理论中的一个难点。为使学生充分理解独立C型液货舱内的液货晃荡问题,针对独立C型液货舱晃荡复杂、非线性的特点,建立了晃荡数值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FLUENT的独立C型液货舱晃荡仿真实验,对不同工况下的晃荡进行仿真实验。利用FLUENT进行仿真实验,能促进学生对液体晃荡机理的理解,使学生熟悉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晃荡载荷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和ANSYS软件设计了架空输电线脱冰仿真实验系统。利用MATLAB构建了仿真系统的交互界面,依托ANSYS的有限元处理能力,通过APDL进行二次开发,使其能够自动地进行脱冰仿真计算。以输电线整档和部分脱冰工况为例,给出了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该系统的使用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架空输电线脱冰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脱冰趋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SYS的工程结构仿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验教学设备的不足,介绍了仿真实验的诸多优点:能够弥补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局限,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实验可以重复做多次,且缩尺模型实验不具有"失真"效应等.根据仿真实验的思路,利用ANSYS软件对L形短肢剪力墙进行了承载能力分析.仿真实验不仅拓宽了实验教学的空间,而且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来分析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此探讨保障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与思路,提出了把好生源质量关、规范培养过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上机考试是一种新型的考试模式,监考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上机考试中学生的常见作弊方法和监考人员应具有的防范措施,并对上机考试中常见的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存《妙法莲华经释文》有日本醍醐寺藏本和天理图书馆藏本两个本子,其中醍醐寺藏本被El本文物部门认定为“重要文化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六册《妙法莲华经释文》的录文依据的正是“国宝醍醐寺藏古写本”,但该录文讹误甚多,对研究者多有不利。录文讹误的原因主要有不识俗字、形近而讹等方面,我们拟校正《大正藏》的部分录文,以期对阅读《妙法莲花经》及研究《法华释文》的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挫折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中期,正是人生“暴风雨时期”,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使其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时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导致心理受挫,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该以认知教育与耐挫力训练同步进行,避免不良应对,在了解其挫折心理形成原因的同时,利用心理防卫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甄建均 《培训与研究》2005,22(6):70-71,95
青年鲁迅发表于1907年的《科学史教篇》,距今虽百年之久,但鲁迅从西方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吸取经验明鉴史教的深邃,透过眩目的物质成果以直探科学之本根的洞见,直击太实利太实用的国民心态的的笔触,寻求科学艺关文学协调发展以致人性之全的祈向,无不给今天的学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车牌区域字符特性和边界检测的车牌区域分割算法。算法首先通过灰度拉伸函数控制所拍摄到的图片的整体灰度,然后使用Sobe1垂直算子增强字符的垂直笔画特性,通过阈值分割和水平差分运算去除大部分的背景区域内容,再通过分别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投影,依据车牌区域字符的统计特性对候选区域逐一排除,最终实现车牌定位。  相似文献   

17.
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口服和腹腔注射黄芩苷制剂大(2.0g/kg)、中(1.og/kg)、小(0.5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01g/kg)和空白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致炎1h后颈椎脱臼致死,冲下左右两耳片分别称重,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口服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的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腹腔注射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中、小剂量组肿胀率降低(P〈0.05)。表明黄芩苷口服或腹腔注射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呈现量效关系,且腹腔注射抗炎效果强于口服。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涵盖了合同的洽谈、草拟、签订、生效直至合同失效为止的全部过程,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企业能否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简要论述了后现代语境条件下,内蒙古草原化及草原画派的当代意义,并对其做出了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大陆尚未制定确认死亡的单行法,只有零散的规定,脑死亡标准未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死亡基本上沿用呼吸、心跳标准。随着医学的发展,判断死亡的标准通常以脑死亡为准,得到国内外医学界、法学界、伦理界的认可。由于脑死亡未立法,法规中有权确认死亡权限的主体较为笼统,又无相应的司法解释,由于死亡判断标准不清,造成错误或过早地确认死亡,擅自地剥夺公民的生命权以及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为了尊重一个未达到脑死亡者仍然享有生命的权利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脑死亡能够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以及社会的承认,应尽早建立规范脑死亡判断标准,制定确认死亡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