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某高校构建的实验室智慧管控平台为例,系统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双重预防机制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意义、体系构建流程和持续优化措施。依托实验室中心数据库、风险分级管控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立更加智能、响应迅速且持续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实验室风险的精准管控和隐患的排查治理,预防实验室安全隐患扩大和事故发生。通过推进实验室管理工作重心前移,能够改善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营和校园安全稳定,适应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具有客观上的多发性和多元性特征,其安全隐患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分析高校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构建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环境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予以实施。通过对实验室进行年度风险辨识,制定标准进行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当出现风险管控失效产生隐患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定期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并补充风险辨识内容,形成风险隐患一体化循环管理流程。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验室情况复杂、危险源多,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应急机制等措施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控制和解决实验室现存的各类问题,统筹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实现高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校实验室因为部分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突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心理干预的关系,针对实验室的安全事故预防与管理,建立安全事故管理的心理干预机制;从组织调节、领导调节、朋辈调节和自我调节的"四方位"的心理调节网络入手,运用正确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建立稳定的心理安全活动网络、加强实验过程中人的行为失误的控制和合理运用正强化或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做好实验室安全事故前的预防与干预、事故中的控制与指导、事故后期的调适与完善,确保人的因素在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管理中发挥正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实验室设施建设、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等5个方面对比中美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上的差异,提出提高和完善我国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水平的4点建议,即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职业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层级管理责任制和建立实验室安全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和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保障实验室安全又是开展实验室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本条件。通过利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以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新时期,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各种网络支撑平台,构建一套完备强大的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以加强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高校实验室的有效管理;通过打造实验室安全文化品牌,使全员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的思想,为实验室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列举和分析了当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管理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论证机制;规范硬件建设,完善实验场所的安全警示标示系统和人身安全防范;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实验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与实验室智能化出入管理系统相联系等应对措施和手段,确保了实验室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以仪器分析实验室为例,分析该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建立系统的化学试剂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标准化的化学试剂贮存场所;处置化学废弃物要坚持“十六字”原则;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仪器管理制度等,以期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种类多,成份复杂,分布在多个实验室,总量逐年上升,而污染防治控制措施也不尽完善,使得实验室的危险废物处置程度低,对环境污染影响大。同时危险废物分散管理,导致危险废物不按照规范分类、存储容器不符合规范,一旦破损或组织相容,出现废液泄露,极易出现火灾、环境污染甚至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针对高校目前危险废物管理现状,结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经验,提出了通过建立校级危险废物中转站,来实现危险废物集中管理的模式。本文重点探讨了中转站建设的必要性,功能需求与建设要求,中转站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我校已建成的中转站管理实例与运行成效分析,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的规范管理特别是源头管控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科研院所加氢技术实验室存在的规划不合理、硬件不达标、管理不严格等风险隐患,该文将本质安全化设计理念引入加氢技术实验室设计。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角度,对加氢技术实验室“本质安全化”改造全过程进行安全管控,从设计、评价、施工、运行、处置5个阶段梳理出35项风险点,形成全过程管控鱼骨图,实现过程清晰、风险可控的项目安全管理方法。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可以为加氢技术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