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各种荣誉称号是对教师最崇高、最神圣的评价,能得到荣誉称号是教师最美好的心愿和追求。这个目标激励着广大教师希冀通过努力奋斗,取得不凡的业绩,去获得这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而拥有一个荣誉称号,又将推动该教师不断努力达到另一个高度。可见,荣誉称号对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十分巨大,它就像指挥棒一样不停地引领教师前进。但是,如果这根指挥棒  相似文献   

2.
第3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这是属于每一个教师的节日。这一天,全国上下所有教师,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在高校还是小学,都是绝对的主角。学生的祝福、社会的关心、政府的关怀,鲜花、掌声、闪光灯,无一不涌向教师。这一天,教师的笑容最灿烂,这一天,教师的内心最温暖。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师的脚步是匆忙的,如何让教师在匆忙中稳步发展?现代教师的肩头是沉重的,如何让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促进专业化成长?这是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值得重视的课题。我们认为,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中小学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常用、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也是培训提高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我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王利军 《考试周刊》2009,(47):221-221
口语是人们交际时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工具。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更是离不开口语。每个教师几乎天天都在"演讲",这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的。教师讲课是一门语言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应该有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德性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要求,而天然地蕴含着德性的语文对语文教师的德性修养提出了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诉求。语文教师在德性修养上与其他学科教师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德性的一般内涵遮蔽。言语是探究语文教师德性的切入点,虔敬言语生命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德性。语文的德性之师应该激发、呵护学生言语生命的表现欲求,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认识之本;语文教师还应该追求、创造言语表现的卓越境界,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多方面的才能。口语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能力之一。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教师要传授知识、传播文明、沟通思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口语是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师的口语水平也将对学生言语  相似文献   

7.
相传有这样一个童话 :一个国王想把一枚特级勋章奖给最有功勋的人。于是医生、作家、演员、科学家、教师 ,甚至将军、官员闻讯后都希望得到这枚勋章。最后国王将勋章授给了教师。这是因为所有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是教师教出来的 ,故而教师受之无愧。这个童话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作为当代教师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一职业 ?下面我从一名职业教育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真心做教师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 ,不论是参加一种运动 ,学一种乐器 ,还是做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红艳 《山东教育》2008,(12):58-59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相似文献   

9.
点灯 的人     
一个大学生放弃了留在都市的机会,来到西北最贫困的地方当了物理教师。这地方穷,这地方没有水,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这地方连电都没有。没有电,教师就不能在晚上看书,就不能在夜里批改作业。最尴尬的是他还要给学生讲电与电灯。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转变。1.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邱凤霞 《成才之路》2013,(23):64-64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是播在学生心中的希望的种子。教师工作的核心就是德育工作,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般说来,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的一种科学。”这是他对教育科学特点的概括。这一概括,正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特点,即教育科学所阐述的教师劳动的四个特点:繁杂性、创造灵活性、长远性和示范性。时代在发展,教育科学也在发展,因而教师的劳动特点也在变化发展。促进性正是适应这种变化发展,而赋予教师的劳动特点新的外延和内涵,为教师的劳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外因起主导作用,内因起主体作用,内因通过外因发生变化。外因条件再好,也不能用石头孵化出小鸡来。小鸡出壳是…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有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不光是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得知识,而且教师也会从学生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获益,这正是"教学相长"这个成语最恰当的解释。因此学生群体是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教学素质的最实用、最丰富的营养源。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副主任赵景瑞: 我们成功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五个有:一是有人“用”。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有一项就是说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都非常欢迎说课,最基层的老师们也非常欢迎。因为它直插课堂、直抓教师、直升理念。说课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对教师备课、上课、评课都有很大影响,对发现教师、培养教师、提升教  相似文献   

15.
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众所周知,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着的双方。一、教书育人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社会赋予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是最受教师欢迎的校本教研形式,也是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教研形式,是当前校本教研最推崇的方式。那么,如何使课例研究成为学校常态化的校本教研形式呢?我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老师这是对教师的敬称,使用频率最高。如今这个称谓已经走出了教育界,在社会上,被人称为老师,表明你受人尊敬。先生这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先生”作为对人的尊称在社交场合被广泛使用。在教育界,人们往往称资深的、德高望重的教师为先生。  相似文献   

18.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这是全社会的共识。那么,怎样促进教师的发展呢?时下讨论最多、最热烈的话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应该是全息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只是教师发展的内容之一。就教师发展而言,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过去的那种专业型、学校型教师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因此社区型、开放型、创新型教师已成为时代呼唤的主旋律。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之所以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师最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吗?是缺乏教师知识还是缺乏教师专业能力抑或缺乏专业伦理?这样的问题确实很难回答。然而,对这个问题又必须有一个答案。本文的回答是,中国教师最缺学术能力基础。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能力基础是指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教师基本的学术阅读能力基础、学术写作能力基础和学术表达(报告)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