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报告文学无论从我们中国文学或世界文学来说,都是一种年轻的文学。一九三○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工农兵通讯运动委员会,一九三一年在左联的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中,提出了在形式方面“批判地采用中国本有的大众文学,西欧的报告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提出和组织报告文学创作的开始。而正式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作品,则不能不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反映“一二八”上海战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也是一个长期存有争议,有待探索的问题。当前,主要有两种功能论,即新闻功能论和文学功能论。新闻功能论认为,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写的报告。它的社会功能在于报告,主要是传播新闻信息,进行舆论宣传。有的将这种功能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宣传功能;二是理论的指导功能;三是社会教育功能。文学功能论认为,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反映新闻题材的一种形式,虽有一定的新闻性,但它如同文学一样,“是通过文学鉴赏起作用的”。“缺乏艺术鉴赏价值,就不是报告文学”,而且断言,“报告文学的文学功能在逐渐增强,新闻功能在逐渐减弱,文学功能将取代新闻功能,使报告文学进入艺术王国。”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有艺术加工的一种文体.也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还有人说:它是以文学的手段来“你报告我”、“我报告你”。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文学性”和“新闻性”。以常见的报告文学作品来看,它的“新闻性”体现于报告文学本身的“现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中。一、它是信息的载体,是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温度计”和“风向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现代意识的体现者。所谓“现代意识”,就是作者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对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兼有报告和文学双重特性。报告文学是反映我们这个急剧变化、丰富多彩时代的轻骑兵,它能使人受到精神上的陶冶,获得艺术享受,又有新闻价值、历史价值。所以报告文学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它的“新闻性”,体现在“报告”之中;它的“文学性”,则是“文学”二字所特定的。报告文学真实地反映生活,却不是机械地记录和传播,而是借助于艺术手段来再现和描绘生活。一、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体现在艺术构思上。构思,是作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材、提炼、布局(结构)、确定主题等。我  相似文献   

6.
一报告文学,顾名思义,既是一种报告,又是一种文学。它首先是一个报告,即把当前所发生的某种重要的事情,及时地报道出来,又因为它形象、具体,具有文学性质,因而称之为报告文学。它要求有很强烈的现实性。和新聞报道一样,要能够迅速地反映生活。不然,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去写呢?一篇小說可以写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报告文学却是为了当前的斗爭。  相似文献   

7.
人物通讯、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同源而流异,有所区别。也许是因为都着重写人的缘故,这三者之间却往往有些瓜葛不清。现在经常发现一种搭错线的现象:人物通讯向报告文学靠拢;报告文学则撇开“报告”,写成人物传记。我们不反对体裁之间可以相互为用,取长补短。问题是离开了基本要求去求他方之长,势必颠倒关系,弄得不好反而取了人之短又扬不了己之长。因此,看到  相似文献   

8.
陕西是文学大省.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通讯与报告文学的优秀之作大都由作家执牛耳.最近,读了杜耀峰的报告文学获奖作品<秦道>,使我感觉,在陕西,新闻与文学成就追寻之间的距离,早在拉近之中.而这种感觉和认识,并不是二者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比较.而是我在思考,新闻传播者的优秀代表的历史文化担承意识,是否也像文学创作者关注社会人生、张扬生命体验和生存意义一样强烈.  相似文献   

9.
林帆 《新闻记者》2003,(5):44-44
近日听说有同志新创了一个栏目,叫“新闻与虚构”,从中推出颇有意趣的“新闻小说”云。我孤陋寡闻,尚无缘识荆;不过由此及彼,联想起报告文学。顾名思义,报告文学乃至纪实文学和传记文学之类,是属同一范畴的品种;既是报告(纪实、传记),又是文学两者相结合,浑然为一体。但归根到底,实质是文学体裁无疑。具体地说,报告文学是用文学创作方法来处理新闻素材、以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的文学作品。套用晚清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称之为“文学为体,报告为用”,也很合适。“报告文学”一词,始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创作实践表明,报告文学这…  相似文献   

10.
陈琪  陈玲 《青年记者》2008,(14):83-84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到报告文学里.人物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也都是以写人物为主.把人物通讯分在报告文学里头,是因为在人物通讯里有文学的成份,但内容却都是真实的,甚至连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我们认为,对于人物通讯采写,应从三方面人手,即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人物的时代特点、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等.这里,我们结合2007年获得山东省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全国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的<全国第一个硕士村官杨本伦>通讯的系列报道,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也称“旅游通讯”。由于这种文体一般短小精悍,便于迅速及时地反映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建设新风貌,具有快而新的特性.常常被报刊、广播等新闻宣传工具采用。它的属性,和报告文学有相类似的地方。即既属于文学范畴,又是报刊、广播上常  相似文献   

12.
当了几年报告文学编辑,几乎每天都和稿件打交道。可惜在大量的来稿中,能够选用发表的还是少数。什么原因呢?细想起来,我以为主要是题材问题。报告文学之所以叫“报告文学”,顾名思义,即要有“报告”(与新闻相联系),还要有“文学”(有别于一般的新闻通讯)。既有“报告”,就得先看看这个“报告”值不值得报告,写出来,别人是否感兴趣,有没有或有多少社会价值(包括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然后才能考虑如何“报告”,也就是它的“文学”性。一般说来,报告文学的题材有六大类。第一类:震动社会的重大事件,可简称“重大题材”。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反映和报道这个新时期的新人物、新事件,需要采用消息和通讯,也需要采用报告文学。本文着重谈谈自己在学习报告文学写作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向同行和通讯员同志求教。什么是报告文学?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报告文学,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前进,也在发展着,变化着,完善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报告文学异军突起。在歌颂和反思两个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功能。这一期间,不光出现了一些好作品,而且有了专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报告》的编辑同志向我提出一些关于报告文学的问题,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今年一月,《时代的报告》进行改版,新的面貌令人喜悦。我祝贺它的改革,也乐意应他们的要求说几句话,作为小小的贺礼。我不懂文学,无法从文学的角度来谈报告文学,只能从新闻的角度,讲一些个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重特色。它是一种年轻的文学样式,敏捷的文学样式,如美国进步作家基希所说,也是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危险,但吸引着记者和作家们去尝试,在于它有着特殊的魅力, 这里只想从写作的角度,讨论报告文学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翻开当今的报纸,许多冠之为报告文学的文章,要么与通讯、调查报告无异,毫无文采可言;要么就是为某企业家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散发着商业气息;一些小报,竟然刊登一些报道抢劫、凶杀、性变态等格调不高的所谓报告文学……为什么曾风靡一时,红红火火,佳作迭出、大受读者青睐的报告文学,如今却处于一个低潮的尴尬局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把握不准是重要原因之一。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特征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脱胎出来的,并有效地吸收了文学的表现方式后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新闻是对客观真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在工人日报上刊发的报告文学《九公里的女人们》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读者也许不知这是一篇通讯员的作品。说实话,我一直盘算着工人日报的通讯员在写消息、通讯、言论之外,能用一些笔墨勾勒出些许有趣味、有价值的报告文学,让我们的文学副刊多一些来自基层、企业的真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广大新闻爱好者来说,报告文学的创作实在太富有魅力了;掌握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是许多青年记者、通讯员的一个愿望。本刊发表的《头雁之歌》,就明显地显露出北京日报记者李培禹在这方面的尝试与追求。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对这篇习作进行了认真评点,其中谈到的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报告文学的创作特性以及通讯如何向报告文学“过渡”等,都是爱好新闻写作和报告文学创作的青年朋友们所关心的。为此,本刊在刊登《头雁之歌》的同时,特发表陈祖芬同志的信,希望能对有志于报告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种观点认为,界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报告文学,其实就是文章比通讯更长一些,文学语言更多一些,细枝末节更杂一些。但我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需要加以纠正才是。何为"报告"?《辞源》中的解释是"宣告"的意思。其词意来自于《汉书·王莽传》:"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很显然,报告文学的题材,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即如新闻界的老前辈范长江所言:"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离开了这样一个最基  相似文献   

20.
试论报告文学的新闻属性廉正祥报告文学被文学界称为轻骑兵,笔者却认为报告文学是新闻记者手中的重武器。因为报告文学可以将新闻的真实性,评论的思辩性以及文学的艺术感染力熔为一体,产生新闻和文学的综合效应。报告文学在前苏联长期被称为特写,日本叫报道文学(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