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课程体系创新 学院在规划课程体系时,构建四模块课程体系.设置了由创新设计系列课程、制造工程系列课程、机电控制系列课程、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组成的四大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的创新,优化了教学内容,精简了理论学时,有利于将创新的观念、思维方式运用到机械或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控制的各领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举办"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系列专题讲座.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学院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系列专题讲座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相似文献   

2.
爆破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学校采矿工程、交通工程和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爆破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和冲突的情况,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教学改革不仅要有知识的更新,也要有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方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真实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此,结合"卓越计划"车辆工程专业CAX应用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从确立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考核方式、分析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从教学计划安排着手、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卓越人才广域培养的教学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方法:针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群构建及在组建教学团队、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结果与结论:通过课程群建设,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群的建设入手,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以计算机软件基础与核心课程为中心,通过建设系列课程、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过程中,面向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校电磁场与微波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重新构建了电磁场与微波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一个多类别、模块化和组合式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将各门课程的知识模块重新进行整合,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改善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作为提升工科非电类学生对电类知识理解及应用的基础课程,在新工科交叉复合背景下,面临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文章从重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开发实践项目三个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使学生基于工程应用背景开展较为系统、完整的课程学习,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合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课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术能力,用OBE理念进行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以掌握机电融合的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开发机电产品为课程成果,"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进行课程实践,根据课程成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审核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机电融合工程技术的兴趣。通过教学试点可知,90%学生制作完成机电一体化创新作品,由创新作品判断学生较好掌握了开发机电产品的工程技术,具有较好的机电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实践证明,基于OBE的综合工程训练的课程成果与培养目标达成度较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了机械专业三维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学生三维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某一门课程,而是贯穿于"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课程群中,贯穿于学生4年的学习中,即从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创新及应用设计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能力培养模式包括:三维设计理念;模仿性三维设计能力;应用性三维设计能力;创造性三维设计能力.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毕业设计工程图样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制图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周期、教学方式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制图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后续毕业设计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战略行动以及对卓越工程师计划2.0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对现行许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传动与PLC控制》的卓越课程建设为主体内容,从卓越课程的教学改革、卓越课程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的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3.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学生片面和孤立地理解与把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提出以“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主线来串联工业工程各个专业课程,并根据这个思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让学生在学好“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同时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成为可能,物联网相关课程成为高校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物联网技术课程在当前各高校中课时较少,仅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空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动学习”的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提炼成“知行合一”的循环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理解、探究、洞察这几个步骤的循环,形成“行动学习”认知物联网课程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理类基础课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其特点是学时数多、授课面广,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由于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认识不够,导致其对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鉴于此,以“数理基础课概论”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抓手,深度融合基础课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成绩统计分析”为反馈,构建基础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沟通平台。通过上述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以达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对基础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数理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在非机类"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中存在着课程内容繁多,课程结构紧密度不够;学生不够重视这门课程;课程缺少实验环节;课程的课后讨论环节较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建筑材料”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工程监理等课程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培养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的重要方面.重新认识课程的定位,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课程考核的改革,是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提高工程材料的验收、检验、质量控制等职业技能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工科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我国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内涵、加大学科间渗透与融合力度,建设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加强专业统编教材建设,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培养等多方面途径,进行工科院校农机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完善工科院校的农机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正兴  聂敏 《科教导刊》2021,(3):124-127
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组织实施不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我们探索实施了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对应高校思政课"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四门课程,设计开展"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等四类实践项目,着力打造思政课"一门课一品牌"的实践育人格局."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全程开展""全员覆盖"和"规范实施",也有利于形成"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