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本文介绍和考释了敦煌壁画中的于阗装饰佛瑞像.新发现海眼寺瑞像实际有两种,属于装饰佛的为海眼寺圣容像.首次对固城瑞像进行了系统考释,提出固城瑞像主要是过去诸佛之瑞像,在敦煌具有"背光中密布千佛(或鳞片)"特征的瑞像均为此种瑞像.于阗装饰佛瑞像在形象上受到了于阗国土装束的影响.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像之服饰实际上是汉族帝王冕旒衮服与于阗王传统装束的混合形式.于阗装饰佛瑞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于阗王、佛一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小刚 《家教指南》2023,(4):210-222
凉州番禾县圣容像是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国北方高僧刘萨诃西行至番禾御谷所预言的八十余年后在这里裂山而出的石像。敦煌石窟中凉州番禾县圣容像的标准形象是右臂直垂于体侧,右手掌心朝外作与愿印,左手于胸前握袈裟衣角,身后表现山岩的立佛造像(倚山立佛像)。在今山西与古凉州等地区发现的唐代类似姿势并且题作“圣容像”的造像,很可能也是凉州番禾县圣容像。  相似文献   

3.
石佛下的菩萨心──记北京市门头沟区石佛小学单岗教师董俭文字梁捷配图张震中1.1970年5月4日,这是董俭最难忘的日子!这天,生产队派他当了石佛小学的民办教师。从此这个当过兵、挖过煤、种过田的堂堂男子汉皈依了步履维艰的中国教育事业。他既是教师,又是校工...  相似文献   

4.
据佛籍和敦煌遗书记载.东晋高僧刘萨诃原活动在江东一带,后往天竺西行求法时途经河西走廊,并在此"授记".将来会有佛像从凉州番禾县望御谷的山岩中出世.尔后80多年,出现了雷震山裂,挺出瑞像等种种离奇神异的事迹,这就应验了刘萨诃的预言.因之出现了固定模式的佛像--番禾瑞像,刘萨诃的故事、番禾瑞像及其信仰随之广为流传.在番禾县当地尤甚.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文字,汉字的形成和演绎过程融人了华夏儿女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字字像鲜花一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灵。”著名语言学家唐汉先生也曾这样论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宝元 《少年读者》2008,(5):I0005-I000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离不开那些魅力四射的汉语言文字。它像一块块砖石,砌成了让世人为之骄傲的话苑。打开苑门,一朵朵奇葩便绽放在世人面前,让世人为之惊叹,为之叫绝。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丰富的表意,也在于它的歧义,还在于它的读法和易位。  相似文献   

7.
“石佛”李昌镐:李昌镐的棋风以厚实、稳重见长,从来都不急不躁,情绪出奇地稳定。他极少主动挑起争端,就像一座不动心的石佛一般默默地等待着胜利的到来。李昌镐超人的忍耐力和韧性,为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书,无论长短,都是由文字组成的。文字就像用来垒砌建筑物的砖石,就像音乐中流动的音符,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表达感情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步入一个个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聆听他人的心声,倾诉自己的苦乐。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是有灵性的思想载体,只有用心去体验,用真情去揣摩,才会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谢军 《教育评论》2014,(7):117-119
中国古代画论是传统文化中关于绘画的最直接的文字记载,它以丰富的内容,为研究中国画的一些本质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画的观念以及画论文化提供了依据,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再谈敦煌摩伽陀国放光瑞像与菩提瑞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菩提瑞像是初唐时期传入中国的著名瑞像.以讨论四川等地的菩提瑞像造像为契机,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敦煌壁画中的摩伽陀国放光瑞像与菩提瑞像有相似之处,较易混淆,厘清这些图像,有益于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勾心斗角』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能像汉字这样既承载着悠久的古老文明而又青春常在,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小小的方块字里所涵盖的丰富意蕴有些已经不能为现在的我们所完全了解,为了探寻这古老文字的无穷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咬文嚼字》的神奇天地。 (编者)  相似文献   

12.
汉代以前文字记载的西王母是个神话的形象,表现了原始母神主生杀的功能,到了汉代,文字记载的西王母由神话对象转化为民间宗教信仰与崇拜的对象.但是图像表现的西王母与文字记载的西王母不同之处在于汉画像直觉形象地刻画了西王母形象及其随从,如三青鸟、九尾狐、玉兔、蟾蜍、伏羲女娲、东王公等,这些图像才使西王母仙境得以完善.这些仙境的形象带有神圣的符号性,不仅是文字记载的补充,而且汉画像的图像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世界.因此,文字与图像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不仅可以互相补充,而且不能互相代替.西王母汉画像美学意义的根源是符号性的隐喻象征,西王母这一宇宙象征主义的图式,不仅表现为人对现实世界的生活图景,而且表现为人对死后世界的理想建构,从神话、宗教的视角发散开去,走向一种审美的幻觉.把凶神恶煞的西王母幻化为美丽的妇人形象体现的是人类欲望升华的象征,西王母演变象征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3.
心情岁月在高学生时段里占据了我们的大多数时间,它就像挥之不去的幽灵,时不时地出现在我们静谧的心灵里,悄悄地诉说着,等到你把它幻化为精灵般的文字,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则成为你我共同的心情,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缠绕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依然很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向报社投稿是在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一天我买了一个漂亮的信封和一张漂壳的邮票,郑重地在寄信人地址那栏写下“内详”,因为我觉得那是我和编辑之间的小秘密。在这十几年的写作和阅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它带给我的远不仅是感动和安慰,更载满了我一路成长中播种下的梦想,它比镜子拥有着更真实的我。就像文中的小女孩,当她开始感觉到文字的力量,开始学会用文字来记载心情,记载成长,那就像是对好伙伴的一种依靠,她所获得的将是远比甜饼拼写课更深刻的幸福。——Lavender  相似文献   

15.
有一首流传民间的咏山诗,它的形式排列就像一座峻峭的山:开山满桃山杏山好景山来山客看山里山僧山客山山中山路转山涯初看,这段文字很难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一幅幅图画就像一颗颗珍珠,文字就像一根细细长长的线.没有线,穿不成项链;没有珍珠,项链也就不存在.因此,和文字书不一样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绘本的画面是可以读的,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故事也显得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7.
交响音乐是音乐创作中最复杂、最富有戏剧性的一种类型。它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它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和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学就像交响乐一样,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回味历史的史诗,他们都是精神产品,只不过一个是文字。一个是音乐罢了。而我们中学语文教材汇聚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语文课就像一首大型的交响音乐。要给学生以宽广的音域,以我们各种“乐器”的协调、组合,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激发他们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寻幽探胜。  相似文献   

18.
蒋家华新著《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古代造像艺术的宗教性阐释》主要是以"瑞像崇拜"为研究对象,以此入手有针对性地深刻揭示了瑞像的神圣性即对瑞像进行了系统的宗教性解读。该书分为六个章节,探讨了瑞像的内涵、生成、兴起、流布、灵验,社会影响。作者在对大量既有文献进行搜集、研读、辨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这六个部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拓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田非 《华章》2011,(2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里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正逐渐代替着那“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听、说训练,能集音、像于一体,它的优化组合能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多渠道地感知语料,通过文字、图像符号和声音信号等让语言与实践联系起来,这就突破了传统教学极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以下将主要分析多媒体环境下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昌镐的这种平淡和敦厚时常被人当做是无趣味,甚至连棋风也经常被评价为无棋风,以至于年纪轻轻就被人送了一个“石佛”的雅号,但“石佛”不过是他的表象,其实内在的李昌镐远比他表露在外的形象和气质更为丰富与深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