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引入微波有机合成技术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偶联剂、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浓硫酸用量等对纳米SiO2表面处理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失重测试考察了粉体表面化学结构及改性情况.实验得出的纳米SiO2表面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偶联剂的用量为6%(质量百分含量),微波功率为320W,硫酸用量为1.25%(质量百分含量),微波辐射反应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复合用量、双氧水用量、练漂温度、时间和pH值对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处理后的白度、毛效及项破强力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果胶酶用量为0.5g/L,纤维素用量为1.5g/L,双氧水用量为8g/L,pH为9,练漂温度为80℃,时间为6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处理后平均毛效为8.6cm· (30min)-1,白度77.4%,顶破强力为350.1N.既能保证织物的白度和润湿性,又使强力受损较小.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反渗透化学药剂阻垢剂在使用中受水中的硬度、碱度、铁离子、浊度等影响各不相同,所以采用化学药剂阻垢剂相应控制要求较高,控制或选用药剂不当对反渗透膜的寿命影响很大.普遍使用的阻垢剂均为含磷药剂,加入系统后均有一定的阻垢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产生磷酸钙、滋生有机物等问题,而且随浓水排入河流,会造成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所以需选择其他的阻垢方法以取代化学药剂阻垢剂的使用,通过实验研究采用物理水处理技术引入到反渗透制水系统中,取代或部分取代阻垢剂等水处理化学药剂的使用,解决反渗透制水系统的膜污染结垢问题,同时降低药品损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当前传感器朝着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文将传统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进行数字化改造,以AD μC845为控制器,RTL8019AS芯片为网络接入模块,结合以太网和精简的TCP/IP协议,对传感器线性度和温度进行了补偿,重点论述了网络接口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网络化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和网络通信能力,以及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组网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淄博市引黄供水工程生产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黄河“桃花水”难以处理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实验,并借助烧杯试验、中试和生产试验,从优化混凝剂及投加量、优化混凝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常规净水工艺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常规工艺条件下针对黄河“桃花水”的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和技术参数,为水厂通过强化常规混凝工艺改善水质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低氧训练对血清体重调节相关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氧训练过程中与大鼠体重密切相关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体重的调节.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100只,经过适应性训练后筛选出50只分为5组,保证每组大鼠平均体重基本一致,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其中低氧训练组包括6周低氧训练组及复氧2周组,建立模拟海拔3 500 m的高住高练低氧训练动物实验模型.实验前、实验1、3、6、8周末分别取鼠尾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瘦素、睾酮、皮质酮、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低氧训练组大鼠在实验前3周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至实验3周末达显著性水平,随后逐渐下降,但至复氧2周末仍显著性高于实验前水平.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持续下降,至6周末显著性低于实验前值,复氧2周后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实验前值.低氧训练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在实验前3周呈逐渐下降趋势,随后上升,至实验6周末显著性高于实验前水平,复氧2周后下降至接近实验前水平.睾酮/皮质酮比值实验前3周无显著性变化,随后下降,至实验6周末显著性低于实验前水平,复氧2周后又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实验前值.与常氧安静组大鼠比较,低氧训练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GH、IGF-1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低氧训练引起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使大鼠摄食量及体脂减少,从而减少大鼠体重增幅,改善大鼠的体成分,这一效应得以保持到复氧2周后.低氧训练使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发生显著性降低、血清T/C值下降,血清睾酮水平的下降及T/C值下降使大鼠合成代谢水平下降和/或分解代谢水平上升,其体重增幅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索了在铅、铋混合液连续滴定实验中,通过铅、铋混合液配制方法的改进,降低了混合液配制的难度,通过控制溶解铅、铋混合液所需浓HNO3用量,避免了滴定Bi3+时用NaOH溶液调节试液至pH抑1时的繁琐的操作和溶液配置不准确。改进后的混合液配制方法: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终点易于观察,测定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微型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分析及教学态度的测量等方法来验证微型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的可行性。其结果是可行的,令人满意的,它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体型、体质及焦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复旦大学在校女大学生178人进行健美操锻炼前后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通过健美操锻炼,皮下脂含量减少,去脂体重比例增大,胸围、臀围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腰围变小,肢体柔韧性增强.2.健美操锻炼能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腹部力量、下肢力量和灵敏性,改善心血管机能和心脏功能.3.通过健美操锻炼的被试焦虑水平下降.研究表明,健美操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女性健美的体型,提高身体素质,并对降低焦虑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烟台师院体育系95级学生进行了体操课微型模拟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模拟教学能加快师范生由学生到教师角色意识的转换,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逐步在教育教学研究当中突显了出来。本文就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微型课题价值予以了阐述,并就体育微型课题在教研活动当中的应用从选题、收集资料等五个版块展开了实例分析。同时对体育教研活动当中微型课堂运用进行了价值反思。体育教研活动当中,应不断地深化微型课堂研究上运用,在促成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同时,实现对教育教学改革深层面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对提高体操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实验目的和指导意义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缩短教学时间 ,强化技能 ,针对传统式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是本次实验的出点和归宿。目的是通过教学实验 ,验证新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探索出提高体院体操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2 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2 .1 实验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 98级男生体操普修教学班 ,980 5、980 6、980 7班为实验组 ,980 1、980 2、980 3为对照组。实验组按新的教学计划进行 ,共二学期 14 4时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计划进行 ,共三学期 176学时 ,两组教学大纲相同 ,每周教学…  相似文献   

13.
英国卫生基金会和癌症研究所估计,一半的癌是由于饮食而引起的.一位国际知名研究癌症的专家指出:“通过改变饮食,可使全部癌症减少1/3”。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专业篮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对照班为广西民族学院体育专业 96级 ( 2 )班 ,实验班为 97级 ( 2 )班 ,两个班男、女生均 2 5人 ,平均年龄 2 0岁。1 .2 研究方法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在第 1学期用正常教学时数 ,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影响实验效果的人为因素 ,并在教学前 (开学初 )、实验后 (学期末 )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和基本技术测试。所测数据均进行常规统计处理。2 实验研究内容对照班按传统的熟悉球性、移动、传接球、投篮、防守、抢篮板球、教学比赛等顺序进行教学。实验班则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借鉴心理训练中的音乐一表象训练法,对体育舞蹈课中的华尔兹和探戈舞种进行实验性教学研究,旨在提高体育舞蹈课的教学效果.经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运用音乐-表象训练法和实际练习结合的练习方法明显优于实际练习的练习方法.2.音乐一表象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方法相结合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建议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它舞种中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验证音乐表象教学法运用在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体育舞蹈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音乐表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实验结果:采用音乐表象教学法比常规教学法对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效果更佳,具体表现在:应用音乐表象教学法学习效果显著;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学生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机氚测量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有机氚氧化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及升温过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发现,氧气流量在50~100ml/min的范围内,碳化阶段1℃/min的升温速率,青菜和油菜籽样品均能完全氧化.燃烧回收率达到80%左右,且燃烧水样经过调节pH及蒸馏处理后,pH达到中性(6~8),电导率在20~60μs/cm,测量过程中淬灭指数在670~700.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因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小曲率半径、高的热稳定性、高电导率而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重要的是,碳纳米管在场发射器件中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材料之一,为了提高场发射性能,科研工作者在碳纳米管复合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的是制备具有良好场发射性能的材料。在本文中,我们使用RF-PECVD技术合成了碳纳米管/分支碳纳米管的复合物。通过改变二茂铁的含量来控制碳纳米管/分支碳纳米管的复合物中分支小管的直径,并研究了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报警标准化、去冗余、场景重构和报警融合的异常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去除攻击失败的报警,减少了对场景重构的干扰.在场景重构中,通过反向关联,减少了不必要的报警,同时通过对孤立报警的补充,保证了场景图的完整性.在报警融合中,提出了融合同一攻击步骤的不同报警的方法,以抽象层和具体层两个层次重构入侵场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中补充"健身饮"糖饮料后能源物质代谢、运动成绩的变化,探讨运动中补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训练中合理补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温州体育运动学校10~11岁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实验1,观察一次补糖训练后能源物质代谢及运动成绩变化.糖饮料浓度为6%,摄糖量为1.5 g/kg体重,安慰剂为同浓度的甜味剂.运动前后检测血清中BG、Bla、CH、TG、HDL、LDL、BUN浓度以及CK活力.实验2,观察不同糖量长期补充后对运动员能源物质代谢及运动成绩的影响.低糖组补糖1.0 g/kg体重,浓度为6%;高糖组补糖2.0 g/kg体重,浓度为6%.训练1个月后检测同实验1.结果:实验1服糖训练后血清BG、TG显著高于服安慰剂的同时间点,P<0.05,同时CH、HDL、BUN浓度显著低于服安慰剂同时间点,P<0.05;400 m自由泳成绩以及运动后Bla浓度也较服安慰剂时显著增高,P<0.05.实验2高糖组运动员BG浓度在60 min游泳后显著高于低糖组运动员,P<0.05.结论:10~11岁游泳运动员长时间运动时只有补充足够的外源性糖才能维持血糖水平;并且补糖可减少脂肪供能以及蛋白质的降解,有利于能量快速输出,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