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故乡的小河     
人真是奇怪得很,许多新近亲历的事情在脑子里荡然无存,而许多童年的往事,却像一张张照片,总是能够冲破空间的万水千山,时间的风雨雷电,在脑海的显影液里越来越清晰,再也无法抹去.故乡的小河就是我脑海里永存的组照.……  相似文献   

2.
远去的故乡     
逝者如斯,岁月无情。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人也变得十分容易怀旧,记不清是哪一位哲人说过,怀旧是一种衰老的表现。但我不得不慨叹:衰老无法抗拒!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醒着还是梦中,脑海中浮现最多的还是童年生活,故乡风物。往事像一轮残缺的月亮正慢慢定格成一些破碎的风景。经过多次谋划以后,我终于踏上了回老家的山路。  相似文献   

3.
顺荡记     
顺荡在沘江之畔,云龙之北.以一口井的深情在岁月长河里荡漾,以一粒盐的晶莹在浩瀚的宇宙里璀璨,以一条路的悠长在阵阵乡愁里柔软了时光. 一口井,把顺荡人所有的往事储藏,舀起一瓢井里的水,那不是水,而是顺荡人的记忆.喝一口,回味着沧海桑田的记忆,把散落的记忆碎片,一片一片地接在一起,就是井里倒映的那张无邪的脸庞.井里的青苔过了水面,水面过了井口,一丝丝流出来,顺着村里那些高高的土墙流淌,打湿村里老人蹒跚的步履,如果井只是用来装水这样简单,那就不会有顺荡井,就不会有以顺荡命名的村庄.一声鸡鸣,挑水的、洗菜的、做饭的、煮盐的,顺荡就在这样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著名演员和制片人马勒·托马斯女士曾经4次获得艾美奖.有人问起她如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时,她谈了少年时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5.
遗失的美丽     
无意间翻开了那本在架子上默默沉睡了很久的相册,看到了刻在里面的我儿时那些灿烂的笑脸,童年时的往事又再一次被我一页页地翻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老屋 如今,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我,许多往事如过眼云烟.但是,对老屋的怀念却是悠悠长长,历历在目. 少时读书,随父亲在滇东南小城丘北度过.在一条名叫大营盘的老街上,住在一个老四合院内.时下,现代人的居室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室也一改再改,原先的二室一厅上升为三室一厅、三室二厅,更有甚者建起了自己的小别墅,且有法式、欧式等多种风格.  相似文献   

7.
王毅然的小说,大多是纪实性的,以写人记事为主.或追忆亲人朋友,或俯拾旧日往事.无论内容怎样的不同,都统摄在从容、博大的气度之下,以平缓、自然、客观的笔调来追念至亲至爱之人,叙写大喜大悲之事,可谓"恬淡自然".其作品不事雕琢,随意自然,不刻意追求主题的精深、语言的精巧或感情的波澜,又可谓是大巧不工.  相似文献   

8.
承诺     
"我的文章发表了!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手里握着那封编辑部的来信,向外公的坟前走去,一边走,一边想起外公生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9.
记忆下关     
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能忆起往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下关仿佛已是一座与历史无关的城市。在外地人眼中,甚至绝大部分的本地人都这样认为,下关是仅仅一座风的城市。离开了风,下关似乎就剩下了一副和无数个地方一样的火柴盒一般的骨架,空空如也,毫无特点,看了直让人犯困,也就提不起一点好奇心。在我的记忆里,60年前只有1平方多公里的  相似文献   

10.
当下     
有一种人,其实,也就是许多人中的一种人罢了. 这种人呢,出外闯荡了几年,或许已经发了财,或许什么财也没发,再就是找了乌七八糟的昧心钱,一旦回到家乡,会有一种衣锦还乡的得意,到处散钱,想让人刮目相看,说自己是如何如何有能耐,如何如何有钱,这虚荣心也就得到了满足.也许,首先是杳无音信,像池塘里冒出来的一个水泡,刚出水面就消失了.或者更像是一条鱼,突然跃出水面,然后,又噗哧一声掉回水里,潜到水底去了.说不定,后来,有了些许消息,不断传到村里.虽然零零星星的,可也算终于有了消息.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回到了久别的村里.  相似文献   

11.
治学述略     
治学述略袁珂我今年虚岁七十九。春节后的某天下午,一个老朋友前来看望我,两人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隔了一张茶几,看着从园子外面浸进来的淡淡的春天的阳光,漫话往事,不禁感慨系之。我大声向他说,我们的交往有半个世纪了吧?他掉转脸说,不止啊,你想想看,都快60...  相似文献   

12.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许多信件和书稿上的署名都是“帕帕”(Papa),有不少人以“帕帕”称呼海明威。那么,他从何时何地又何以被唤作“帕帕”则很少有人知晓。101岁的古巴老人格雷格里奥·富恩特斯曾是海明威的“皮拉尔号”渔船的船长,他从1935年到1960年一直以船长的身份陪伴着海明威。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老人与海》中捕鱼老人的生活原型。他在晚年回忆了与海明威相识相伴的岁月,也透露了“帕帕”一名的由来。下面是老人对往事的一段回忆。我是一艘古巴渔船的船长。有一年,古巴人派我去美国的新奥尔良。渔船在航行途中遇上了…  相似文献   

13.
董越 《大理文化》2005,(5):56-57
白族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土生土长、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有的说起源于唐代,有的说起源于明朝.在大理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作用,有极其深厚坚实的群众基础,传说"三斋不抵一曲".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不妆相不着色摹拟出忠奸孝悌;有弦声有音调听来有生、旦、净、丑."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人多角",用"口技"的特点一人串演多个角色.它说唱结合,说的是讲评书似的"念白";唱,有自身的音调又吸收白族调中几种调式形成自己的三腔九板十八调之类的独特调式.它有一定的规矩和表演程式,道具是扇子、醒木和手绢.  相似文献   

14.
草莓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那么一两样特殊的东西很让人珍惜,在我的生命中,草莓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山野有灵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太高了就会让人琢磨不透.或许真的山野有灵. 我是在山乡里长大的人,但每当想起儿时山野里的岁月,至今还对大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深的敬畏之情.记忆中身处黑森林时,那似乎是一种从母体子宫里就带来的甜甜的恐惧感觉;独自走在旷野或山峡,心底又会生出莫可名状的失意与忧伤.有时,那山中的一切只能用全身心的每一根神经去感触,但你根本无法把它说清道明.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周末,我还是没有回家. 坐在空荡荡的宿舍里,孤寂再次袭上心头,我又让自己沉浸在往事里……  相似文献   

17.
一面湖水     
忆苏 《大理文化》2014,(10):41-44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为的只是城里的一道风景,一段青梅往事,一座古旧老宅,一株枝蔓绵延的花朵,或许,就只是一泓碧蓝的湖水。爱上大理,爱上下关那座四季刮风的城,很大程度上。缘于那一面高原之上的湖水——洱海。  相似文献   

18.
童年记事     
袁光熙 《大理文化》2021,(4):92-100
人老了,转过背,刚才的事就忘了,但几十年前童年的往事却常常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于是便有了这篇《童年记事》. 连绵不绝的政治运动 我于1947年12月出生在大理古城,住在南门附近的苍坪街一个大院里.三年后大理解放,不久进行土改.一天,院子里突然来了许多衣裳褴褛的庄稼人,在房东家中翻箱倒柜,大呼小叫,房东则被捆绑起来,跪在院中.原来房东是地主,当地的贫雇农前来没收房屋,抄家,分浮财.不到三岁的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当即吓坏了,我紧紧抱住母亲的腿,全身发抖.我的父母则暗自庆幸,因为父亲省吃俭用,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看到势头不对,在土改前以300元的低价卖给了一位朋友.否则,我们一家现在不但房子不保,搞不好还要挨斗.但事后证明父亲失算了,土改不涉及城中的工商,那位朋友平安无事,300元就得了一套好房子.  相似文献   

19.
盖茨的童年往事杨殿蓉编译1965年,我在华盛顿的一所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有一天,一位负责教九岁儿童班的老师来找我,说她班上有个学生功课完成得比其他所有孩子都快,他想再找个事儿干,能否在图书馆里干点什么。我说:“让他来吧”。一会儿,一个身材瘦小,沙色头...  相似文献   

20.
万能歌喉     
有人给我寄来一本封面漂亮的短篇小说集,请我写一篇评论。我没有写评论而写了一段联想到的往事。我冒昧地写这段往事供大家阅读,不是无所顾虑的。于是……两年前,我来到一个大工厂的建筑工地,住在一家新旅馆的一间上等房间里。我想在熟悉的街道上逛一逛。广场上,一张鲜艳的大广告吸引了我,广告上印着几个朱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