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让座,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却能让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真情。在美丽的厦门,让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身为厦门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在公共汽车上,我经常看到让座的现象。记得有一次,我乘坐30路公交车上学。当车开到“中山医院”  相似文献   

2.
宗守云 《学语文》2005,(3):43-43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看来。“公汽”、“公车”和“巴士”这三个词语应该是完全等义的,是绝对等义词。  相似文献   

3.
快乐女孩     
拉着太阳给我的热情牵着月亮给我的大方挽着星星给我的细心“我是快乐的女孩!”马路上,扶盲人过街公汽中,给老人让座校园里,帮助小同学家庭内,替父母分担到处是我的身影到处是我的欢笑“我是快乐的女孩!”“快乐的女孩是我!”(指导老师:周丽敏)快乐女孩$湖北宜昌市隆中路小学五(1)班@胡雅娜  相似文献   

4.
爆笑超市     
米兰 《小学生时代》2011,(11):48-49
让座 老婆婆上了公交车,坐在一蒡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老婆婆说:“你坐吧,不用给我让座!”过了一会儿,小朋友又站了起来,老婆婆拍拍他的肩瞎说:“真的不用耠我让座,  相似文献   

5.
“放大”描写,即把文章中最精彩最感人的场面或感触最深的片断予以定格放大,进行细腻的描写和刻画,从而“透视”文章的主旨。如一位同学写的《让座》一文,锁定“我仗着年轻,抢了个座位。待车发动后,发现身后有一个50多岁的农村妇女,一脸病态,半趴在我和同座的椅子上”这个特定的场景,继而“放大”自己的心理描写:“我不安起来,但又想:我离她不是最近的,还是不管为妙。于是我装着打瞌睡,竖起耳朵,捕捉四周的动静,希望别人能良心发现站起来先让座。一分钟、两分钟……四周嘈杂依旧,就是没人让座。我在心里直骂起四周的人的良心是不是给狗吃了…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4,(11):132-133
一位有心的准妈妈亲手制作了一张表格,将自己一个月乘坐地铁被让座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从1O月8日至11月8日,她总共乘车49次,其中“上车后就有人让座”31次,“上车就有空位可坐”12次,还有6次则是“一路站过去,无人让座”。除去有空位的12次,余下的37次乘车经历中,被让座次数达31次,让座率将近84%。她还在微博中留言:“马上就要进产房了,在此感谢所有曾经给予帮助和让过座位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7.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0年11月5日早上,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直到这位大爷下车,7名学生也没一人让座。该组照片被西祠网友发了出来,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引来大量网友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  相似文献   

8.
车上让座日本人(Japanese)尊师,他们除了很有礼貌地鞠躬(bow)示意外,还习惯于在车上让座。他们在乘车时,只要见到穿教师服的人无座位,都会主动地把座位让出来。敬礼让座朝鲜(Korea)是个尊师蔚然成风的国家。学生遇见老师,要恭恭敬敬地行礼(salute);家长在车上遇见老师,则要主动让座,以示尊敬。赠花示意匈牙利人(Hungarian)把美丽的鲜花视为高雅的礼品(present),所以学生家长多在鲜花盛开的时候,采上几朵最好的花送给心爱的老师。送礼慰问法国人(Frenchmen)称老师为“人类智慧的天使(angel)”,家长们在每年圣诞节(ChristmasDay)来临之际,都要赠送一份慰问品给老师。授荣誉奖在教师节授给教师荣誉称号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的惯例。如泰国(Thailand)给优秀教师颁发奖状和奖品(award);波兰(Poland)将“功勋教师”的光荣称号授给教师中有卓越贡献的人。笏外国人的尊师习俗@周玉$武汉市陆家街中学  相似文献   

9.
女儿自 3岁上了幼儿园,就每天和我一块儿挤公共汽车。车上经常有人给女儿让座,渐渐地,在女儿心中,别人给她让座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有时一上车,女儿就眼巴巴地盯着有座位的乘客,期待着有人给她让座。我为女儿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惭愧。   今天,我和女儿刚挤上了车,又有一位小伙子给女儿让座了,女儿高兴地谢过叔叔后便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女儿:“惠惠,你知道叔叔为什么给你让座吗 ?”“知道,因为我小。”“叔叔怕你站不稳摔倒了,就把座位让给了你,而他自己却在那儿站着。叔叔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家一般都认为: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一组词互为反义词。这个定义包括两点:一、从语义内容上讲,它要求该组词意义相反相对;二、从语法形式上讲,它们只存在于“词”一级语法平面。这个定义并不包括语音形式方面的内容。因此,“美丽”和“丑陋”、“美丽”和“丑”各是一组反义词;但“美丽”和“肥胖”、“美丽”和“不美”却都不是一组反义词。  相似文献   

11.
年幼时曾在作文书上、老师口中看到、听到过一些差不多一模一样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故事大体是这样的: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泰然自若地坐着,而许多热心肠的人们主动让座位,学生给老人让座,青年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还有残疾军人给小孩让座等等等等,最后大都以责备自己、赞扬别人结尾。  相似文献   

12.
公交车上,很多人碰到孕妇都会让座,孕妇一般都会说声“谢谢”.而在2015年1月8日上午,湖北阳新县一辆公交车上,发生在一名让座女子与一名孕妇之间的一幕,却让车上乘客议论纷纷. 当日11时许,一辆1路内环公交车上人很多.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上车后,一名30多岁的女子见状立马起身让座.孕妇一脸淡然,连感谢话都没说一句就坐了下来.让座女子表情有些郁闷,她望了望看上去也30多岁的孕妇,孕妇把脸别向窗外.“我手机掉位子上了,你起来一下.”这时,让座女子对孕妇说.孕妇回头看了一眼让座女,站了起来.此时,让座女赶紧坐下,并未找手机.见让座女根本没有找手机,孕妇感觉被耍,便质问她怎么这样.“你还好意思问,我看你挺个肚子不方便,好心让个座,你感谢话不说也就算了,还没个好脸,我欠你的啊?”让座女反唇相讥.孕妇尴尬地站着,一言不发.到了下一站,孕妇赶紧下了车.  相似文献   

13.
我是孕妇     
几个月前,在浙江宁波发生了这样一件真人真事:刚刚怀孕的徐女士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由于体型较瘦,肚子凸起不明显,几乎没有人给她让座。同事知道了这件事后,专门为她设计了一个“我是孕妇”的孕妇徽章。徐女士戴上这个徽章坐公交车,就有很多乘客为她让座了。没错,孕妇乘车出行总是比普通人更困难,那么,该如何为自己解难呢?  相似文献   

14.
记得早些时候,因一位青岛市民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让座,反被学生抢占一事,引发了一场“为何少见红领巾让座”的社会大讨论。青岛市有关部门为此还做了一个“红领巾让座”的问卷调查。面对“你在学校是否受到社会公德教育和文明教育”的问题,接受调查的近300名小学生,全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被问到“遇到特需乘客你是否会让座”时,回答“肯定让”的学生却只占一成。去年元月26日,在福建省举行的非师范类大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记者环绕会场四周,到处是人山人海,但没有人主动排队,整个招聘现场活象个农贸交易市场”。“令人气愤的是,招聘现…  相似文献   

15.
让座     
在公交车上,让座是一种美德,但是,小朋友们是否注意到:有时,这种基本的美德被演绎得如此尽善尽美;有时,在“让座”过程中也会有不和谐的音符产生——几位小记者就以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下面几朵花絮。  相似文献   

16.
让座     
“各位乘客,请您在乘车中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谢谢您的合作!”当公交车上的广播响起,小朋友,坐在座位上的你是站起来让座呢,还是假装没看见?  相似文献   

17.
该不该让座?     
“请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谢谢!”这是我们乘坐公共汽车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偶尔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场景:一个老人或孕妇上车了,站在过道上的乘客却丝毫没有避让,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也无人起身让座。  相似文献   

18.
庞凤山 《生活教育》2010,(12):17-17
近日,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右图)。这组照片被西祠网友发了出来,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一同受到了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  相似文献   

19.
傅靖贻  霍静 《小学生》2006,(7):46-46
“各位乘客,请您在乘车中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谢谢您的合作!”当公交车上的广播响起,小朋友,坐在座位上的你是站起来让座呢,还是假装没看见?  相似文献   

20.
“放大”描写,就是把文章中最精彩最感人的场面,或感触最深的片断予以定格放大,即进行细腻的刻画和描写,有效“透视”文章的主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度。如一学生写的《让座》一文,先锁定“我仗着年轻,抢了个座位。待车发动后,发现身后站着一个50多岁的农村妇女,一脸病态,半靠在她身旁的椅子上”这个特定的场景,继而“放大”自己的心理描写:“我不安起来,但又想:我离她不是最近的,还是不管为妙。一分钟,两分钟……四周嘈杂依旧,还是没人让座。我在心里直骂四周的人的良心是不是给狗吃了。不知不觉,我欠身欲起,又怕被别人认为是哗众取宠。”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