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体育学术期刊的研究进展。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问题、体育学术期刊质量评定及期刊排名、引文和影响因子对体育期刊质量评估的影响等方面,以及国外体育学术期刊进入SCI收录系统影响因子排名情况。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现状的综合描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国际化发展及体育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以及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在国际检索系统被收录情况、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情况。总结了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特点与启示:1)研究立足点的开阔化;2)研究方法的定量化;3)研究目的的实用性。指出提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扩大体育学术期刊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是实现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体育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体育学术期刊的品牌,既是彰显其学术价值的金字招牌,也是烘托其学术份量的无形资产.着重从创建名牌栏目与策划优质选题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学术期刊创建品牌期刊的方式方法.体育学术期刊的品牌一旦打响后定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论述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体育学术期刊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加快期刊网络化的步伐,多渠道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强化编辑队伍的信息素质培养等对蓑,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转变,实现体育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科学》2009,29(8)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发展能力,积极面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讨体育学术期刊发展问题,重点讨论学术期刊网络化问题,2009年7月28日~30日在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召开了第8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21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体育学术期刊采编工作也随之进行了革新,以适应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举行,拟在召开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之际,面向全国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院所体育科研工作者、科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体育学术期刊采编工作也随之进行了革新,以适应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举行,拟在召开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之际,面向全国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发展能力,积极面对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讨体育学术期刊发展问题,重点讨论学术期刊网络化问题.2009年7月28日-30日在山西中北大学召开了第8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21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  相似文献   

8.
《体育科学》2007,27(5):96-96
随着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体育学术期刊采编工作也随之进行了革新,以适应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举行,拟在召开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之际,面向全国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体育教师、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人员举办“体育科研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9,(6):14-25
本文运用知识图谱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4-2018年体育学16种北大核心期刊刊发的13413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学术期刊发文量逐年减少,"优中选优"的学术规范要求成为新时期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显著特征;(2)高影响力作者和发文机构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重点分布于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初步形成了以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团队;(3)体育学学术期刊载文热点聚集在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体育政策、竞技体育职业化、全民健身、国际体育、体育教育、北京冬奥会、体育思想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十个领域;(4)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运动训练学研究热点集中于运动训练理论、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心理控制和欧美国家运动训练经验分析四个领域;(5)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热点集中在线粒体质量控制、骨骼肌、运动干预糖尿病、运动干预肥胖和运动与营养五个领域。从体育学术期刊发展走势,文章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应该优化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注重运动人体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支持学术机构创办外文期刊和强化学术期刊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期刊网络化的蓬勃发展使得体育学术期刊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出路,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期刊网络化、学术期刊地位亟待认同、学术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审稿人资源不平衡、一稿多投、不良学术道德行为成为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期刊网络化的大势所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当前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发展态势进行综述,并提出建立体育学术期刊门户网站的构想,对体育学术期刊门户网站的特点、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体育科学》2007,27(9)
为加强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者、作者与读者的交流,通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促进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携手打造中国体育科技精品期刊,2007年8月15至17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在福建武夷山举办了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体育科研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的40多家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全国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07,28(3):56-56
随着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体育学术期刊采编工作也随之进行了革新,以适应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举行,拟在召开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之际,面向全国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人员举办“体育科研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围绕“体育学科发展及当前研究热点”、“课题申报相关事项”、“体育科技期刊编辑网络化采编系统的应用”等问题拟邀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国家级基金课题管理组成…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及学术研究发展新趋势对体育学术期刊传统的办刊思路和编辑思维提出挑战。编辑作为体育学术期刊的灵魂,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和一定的学术素养,掌握期刊特色栏目、重点栏目所涉学科必需专业知识,具有敏锐的眼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才能有助于提高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及其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正确的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学术期刊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需要,也是学术期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并指出了体育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者、作者与读者的交流,通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促进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携手打造中国体育科技精品期刊,2007年8月15至17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在福建武夷山举办了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体育科研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的40多家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全国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田野博士到会并祝贺会议成功举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专门向本次会议发来了贺词;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的领导也通过其他方式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关注。大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组长李晓宪主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组副组长、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冉强辉编审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真实、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意义和概念、成熟的中文体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定的方法、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试图找出目前体育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不断完善和改进,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并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体育学术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体育实践形成了体育社会学的雏形,而进入大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学科推广奠定了基础。机构化的学术组织和发行学术期刊是学科发展的结构平台。通过体育社会学学科溯源,探寻其发展特点,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2001-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G8体育》载文情报源的统计和分析表明:体育学术期刊总体学术水平较高,是情报源的主要来源;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大多数省级体育科研所主办期刊的学术水平不够理想;体育学术期刊在总体学术水平上出现了核心期刊远远高于非核心期刊,学报明显超出其它学术期刊的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赋予了科技期刊发展新内涵,是对期刊传统出版发行模式的较量。用"互联网+"的发展思维来衡量当前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其在数字化建设层面、读者需求满足层面和出版发行效益层面存在不小的差距。新时期,体育科技期刊需充分结合学科优势,按照学术期刊的自身发展规律,把"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将发展理念、阅读需求、采编思维、品牌建设、社会和经济效益五个方面作为突破点,以此来对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式进行优化,努力构建"互联网+体育科技期刊"出版发行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者、作者与读者的交流,通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促进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携手打造中国体育科技精品期刊,2007年8月15至17日,第7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19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体育科研专题研讨会)在福建武夷山举行。来自全国的40多家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