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推进大单元教学,实施"大观念",践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新理念.但由于地区、学校等差异的客观存在,单篇文本阅读教学的模式很可能还会存在于一线课堂.面对这样教学现实,一线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践行大单元教学理念,将主题式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主动尝试、创生单篇文本情境化、任务化教学新模式,这样可逐渐实现单篇文本教学向"学习任务群"方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实践来认识、理解、感悟、验证知识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文本语言,激发学生情感,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从"情境创设"和"品味语言"两个角度探讨了高中文言文体验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倪茜 《小学生》2012,(9):43-4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做到教材、情景、学生高度的协调和统一。一、基于主题,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创设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习文本,这是每一个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转化是由外在文本的“文”向学生内在的“意”的转化过程,是把规范的、精美的文本语言转化生成为学生内在语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外在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学生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实现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转化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一、情境对话:促进语言理解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表达语言的方式也会不同。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情境对话为创造多元理解、多元表达的个性课堂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5.
黄涛 《考试周刊》2013,(45):63-63
本文从数学教学"生活化",巧设问题情境,巧用教学语言,分层次教学等五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背景以及学生综合知识结构的组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学生在面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时,往往觉得在理解上有一层隔膜,无法真正地深入文本,体验文本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创设一些动人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贴近文本,走入作者心灵。  相似文献   

7.
不少老师对语篇教学存在不少操作误区,如:忽视情境对学生体验和理解语言的重要性,或舍近求远,脱离文本创设复杂或无关的情境,让课堂教学费事费力……本文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基于文本研读,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促进学生快速理解语篇,有效习得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8.
肖金环 《成才之路》2022,(12):98-101
幼儿阶段是语言系统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幼儿自身特点及成长需要出发,结合多种情境创设,营造语言表达氛围,引导幼儿在听、说、读、动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能力.要创设故事教学情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游戏教学情境,锻炼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创设角色扮演情境,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增强幼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数学教学"生活化",巧设问题情境,巧用教学语言,分层次教学等五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必然要注重语言情境的创设,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语言运用方式,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怎样发挥教学中语言情境创设的积极效应,使之有效支持幼儿语言的运用,促进幼儿语言的良好的发展?本文从"物、景、言、行"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语言情境的支持性效益。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要关注文本意义的整体性.文本意义的整体性体现于文本情境中,文本情境可以从文化情境、时代情境、个人情境及场景情境四个层面分析.阅读教学中要打破对文本的选择性解读,走向对文本的整体意义解读.指向文本意义整体性的阅读教学的问题切入设计有以下几个角度:从文本的信息切入、从文本的情感切入、从文本的观点切入、从作者的心境切入.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情境创设对于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发展其语言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说明了教师应从游戏体验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故事表演情境等四方面进行创设,从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情境化教学为电视教材提供新思路。当前国内外语言类电视教材中的"情境"数量少且质量欠佳,电视教材中的"情境化教学"运用欠到位。本研究结合典型案例,从学习者认知规律、情境化教学方式、电视教材制作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操入手,梳理了情境化电视教材设计的策略要点,并据此设计了《普通话发音》情境化电视教材个案,以期为今后该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夹竹桃》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它采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富有张力的写作表现力来展示大师心中的夹竹桃。物我相融,托物言志,是这类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抓住语言来感悟季先生的人文情怀,领会他"物我相融"的写作情操。  相似文献   

15.
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创设的特殊环境。"①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硬性的灌输式转变成灵活的主动学习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得到人文的熏陶。但是,情境创设过程中,却常常存在偏离"语文性"的现象。"语文性"是用来判断我们研究的某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就是以学习语言为主的教学,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力,引导学生在语言上文辞上多下功夫,下巧功夫。具体方式方法有:(1)抓住关键词句,细加体味;(2)替换句中字词,比较琢磨;(3)紧抓修辞特点,深刻赏析;(4)情境联想,身临其境;(5)留心标点;(6)整体感受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一、文本解读的意义"文本承载着意义。"[1]"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2]因此,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进行文本解读。(一)文本解读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语言输出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取文本功能,从创设整体情境、思维驱动和突出运用这三方面来努力感知,内化文本话语结构,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夹竹桃》(苏教版十二册19课]一文节选自当代著名的语言学教育家、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作品语言朴实,结构严谨,神韵厚重,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作为高段的一篇散文,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注重年段特点,关注文章体裁,让学生得言得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工作室成员尝试了多轮磨课.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校语文工作室三位年轻教师,独立备课,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各自演绎了对《夹竹桃》的文本解读.第一位老师扣住"通过事物特点寄托作者情思的散文特点".紧抓特点深究作者借夹竹桃表怎样情思?(默默无闻、宠辱不惊、始终如一:怀念故乡;怀念儿时生活)第二位教师抓住夹竹桃充满韧性,引起"我"许多幻想两方面内容,阅读批注,交流心得,来感受内容,体会遣词造句之妙.第三位教师以"形散神不散"为目标,抓"爱"字,体会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本教学价值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的文字符号信息,寻觅文本解读的关键处、突破口,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腹地,真正感受文本深处的美丽。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谈谈文本解读的有效抓手。一、抓住文本疑惑处,追根溯源阅读文本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往往是文本语言的前后矛盾处和逆情悖理处。面对疑惑处,教师要用"追问"来引导研读,教会学生联系背景、上下文和生活来探究思考,品味感悟,帮助学生厘清文本疑惑,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