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詹姆斯·奥康纳认为生态问题的解决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促使他采用马克思主义劳动的组织方式这一视角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思考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为更好地发挥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作用,奥康纳尝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性,他以协作模式剖析文化、自然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的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理论,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文化唯物主义生态学,在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阈的同时复兴了马克思主义。但也应看到奥康纳生态学思想的局限性,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其理论,以便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奥康纳是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从"自然"和"文化"的维度重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并对未来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了构想。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奥康纳作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代表作《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文以此书为参照,探究奥康纳的理论运思过程和逻辑连接点,客观阐述其理论特质和理论得失,试从思维方式、价值观、政治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纵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左翼学者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迥然不同的态度和观点,可以归纳出五种历史唯物主义观.哈贝马斯在哲学反思中展开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并试图创立基于交往行为的社会进化新理论.柯亨、罗默、埃尔斯特等人将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关乎事实的科学,并尝试运用分析哲学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方法基础.奥康纳、福斯特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是生态唯物主义,全面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詹姆逊、阿格里塔、哈维等人创造性地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中.鲍德里亚、拉克劳、墨菲等人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全面质疑并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部分着重讨论了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路向,且在整体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活动作了一个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6.
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给予了极大的理论关怀,在他们视野中漂移着三大“重建”理论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读理论、重释理论和重建理论,这些理论的得失都值得当下理论界讨论。本部分讨论了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质。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学术界颇受关注,许多著者从文本出发注意到了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背离,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我们同时要关注到哈贝马斯其实在重建的名义下已经在悄悄地开始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了.哈贝马斯重建的理论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实质是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论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变革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应对这个严峻的挑战。在如何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解释现时代的变化、如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等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理论观点。尽管它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歪曲”和“偏离” ,但是它的种种理论尝试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 ,洋溢着一种理论的朝气。  相似文献   

9.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包含三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文化和生态内涵;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及其双危机;从危机看社会主义的希望。奥康纳的思想有启发价值,但他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他对文化的强调淡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色彩;他对所谓的决定论的排斥实际上解构了唯物史观;他没有认识到造成生态危机的普遍与特殊的原因;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很远而离民主社会主义很近。  相似文献   

10.
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将交往行为看作是历史观的出发点,将学习机制看作社会进化的根本动力,并对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新内涵做了深刻阐述。我们在肯定哈贝马斯促进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哈贝马斯努力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自称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可以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危机。哈贝马斯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并对马克思生产范式理论进行了批判。从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批判的解读以及哈贝马斯交往范式与马克思生产范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学术路径的倒退。  相似文献   

12.
在唯物史观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种主要的理论倾向,这就是: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现了唯物史观,但把唯物史观的创立之功多归于马克思,甚至有人认为恩格斯是经济决定论者,以此来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上的对立。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唯物史观发现的过程中,历史的、逻辑的探索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科学历史观发现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对施密特自然概念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为文本依据,通过施密特对哲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概念的实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阚中的自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过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介的自然、非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而不是哲学唯物主义所认为的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继而进一步指出了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概念解释的理论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与史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引导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出,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过30多年的探索,唯物史观又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所处的时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依据唯物吏观,总结历史,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历史、史学互动,推动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的基础就是唯物史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之共识,这将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与史书编纂,将会在10个方面主导中国史学的未来发展,即历史编纂、理论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历史研究、地方志及《中华一统志》纂修、中国史学融入国际学术、世界公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史料整理及数字化、史学研究方法的新突破、新学科的兴起、唯物史观的新阐释与史学的自觉反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批判、继承、创新的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对正在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结构调整。这次调整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一次实质性升华,没有这次升华,也就没有现在的第一卷第一章,亦即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比较系统的正面阐述,因此深刻地理解这次调整,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次调整的全部文本就体现在广松所说的大束手稿和小束手稿中,本文重点论述小束手稿的形成及其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化是社会总体矛盾在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阶级性的存在,使得化有了先进与落后之分。通过对制度变革历史进程的考察不难发现,先进化是先进社会制度建立与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总体发展导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代表着先进化的前进方向,是因为她始终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进行理论创新,紧紧把握先进化的脉搏。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首先,要在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与现实背景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方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世界历史”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理论视野;其次,要在现实的群众主体及其历史创造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民群众”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又为了谁”的理论基础;再次,要在社会历史客观规律与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中国特色,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客观规律”与“能动选择”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正确,又有何特色”的理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逻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在继承和发扬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理论的突破。"中国梦"的提出、现实的发展以及最终所要实现目标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有着深刻的理论联系,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叙事体系中抽出"历史观"、"实践观"以及"群众观"三组基本范畴和以上"中国梦"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说明中国梦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梦实现的理论自觉,同时也在和中国梦的结合中实现自己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对历史动力的重建,是其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一环。判断这种重建成功与否,要回到重建理论的本原上。马克思关于历史动力的判断,既不是阶级斗争,也不是生产力,而是作为历史活动总和的生产。依哈贝马斯本人之意,重建是把理论拆开以新的形式重新加以组合,新的形式可以视为重建的方法架构。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是多种新形式的综合,但是对历史动力重建的方法架构却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以这种方法架构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动力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动力仅仅局限在生产领域。为此,他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他的历史动力——学习过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