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森林里住着两只狐狸,红狐狸和蓝狐狸。红狐狸比蓝狐狸聪明,蓝狐狸比红狐狸狡猾。有一天,红狐狸用一根绳子,一头拴上一个钩子,在湖里钓上一条大鱼。红狐狸把绳子往腰上一扎。然后,他扛着大鱼,一边走,一边高兴地唱着歌。歌声传到了蓝狐狸的耳朵里。蓝狐狸一看,啊,这么一条大鱼。馋得他直淌口水。蓝狐狸悄悄藏进草丛里,他尖着嗓门叫了起来:“不好了!‘大皮靴’来了!”“大皮靴”是森林里一个穿着大皮靴的猎人。“大皮靴”走起路来“咚咚咚”的。他有一支猎枪,森林里的动物都怕他。红狐狸听到蓝狐狸的叫喊声,他慌忙放下大鱼,东…  相似文献   

2.
猫和狐狸     
1.一个偶然的机会,猫和狐狸在森林里相遇。猫觉得狐狸聪明,和他交上朋友,肯定对自己有好处,就主动打招呼:“狐狸,你好。”  相似文献   

3.
歪点子公司     
聪明的狐狸先生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金点子公司”。“金点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帮别人出点子。许多遇到问题的人。都会到那里请狐狸先生出主意,狐狸先生因此赚了许多钱。只是狐狸先生见钱眼开,常常帮坏人出坏点子,所以“金点子公司”的名声很臭,大家都称它为“歪点子公司”。  相似文献   

4.
小狗汪汪成了名噪一时的创作明星,因为对“狗尾续貂”这个成语超级不满,所以他对续写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超强的能力,几乎见事就续。比如看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之后,他又手痒心痒了,他其实并不想怪狐狸狡猾,因为狐狸狡猾在动物界早就名声远扬了,他只怪乌鸦愚蠢:干什么嘛,表扬两句就翘“嘴巴”,真是没涵养!最后,汪汪决定:不行,我要让乌鸦“吃一堑、长一智”,变聪明点,甚至要比狐狸还聪明!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他让乌鸦设了一计:还是假装以前的老实,仍然让狐狸先表演他的“巧舌如簧”,而乌鸦只是吸取了  相似文献   

5.
森林王国里,老虎经常吃小动物。小动物们都提心吊胆地生活着,觉得只有把老虎制服,才能安全。于是,他们到处贴出布告,说要是谁能制服老虎,就选他为王。狐狸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就赶来了。狐狸对小动物们说:“我可以把老虎制服。”大家都非常相信他,因为,他非常聪明。早上,狐狸踩着一辆三轮车来到老虎家,一进门,老虎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他,狐狸忙说:“慢着,虎大哥,瞧,我给你送来了什么?”看老虎停下了爪子,狐狸接着说:“这是糖,味道很好的。你看,这是巧克力,这是话梅糖,这是……”老虎哪有这个耐心,不耐烦地说:“快点,给我拿来。”老虎一伸手,抓…  相似文献   

6.
刺猬美发记     
12月12日最近几天,小刺猬发现森林王国里的小伙伴们的发型变得时髦起来了。你看:小白兔烫了个“大波浪”;小猴子把黄头发染成了红头发;就连一向老土的小黄牛,居然也剃了一个“板刷”,看上去可精神了。忙向伙伴们打听,原来是狐狸“妙妙”新开了家“美发中心”,据说手艺还挺好的,小伙伴们那一个个精美的发型都出自那里。小刺猬边昕,心里边想:他们的发型真好看啊,我也得找个机会,去那里做个发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狐狸与乌鸦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冬季又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森林一片白茫茫,许多鸟儿都到南方过冬去了。所有的鸟儿都在找食物,乌鸦想到去年冬天被狐狸骗去了一块奶酪,想教训一下狐狸。于是,乌鸦就去找了啄木鸟医生,问啄木鸟医生要强力泻药。啄木鸟问:“乌鸦小姐,你要强力泻药来干什么用呢?”乌鸦回答:“最近我经常便秘。”乌鸦找来了一块奶酪,和强力泻药混在一起,就到森林里去找狐狸。乌鸦站在一棵大树上,看见了狐狸,就将奶酪轻轻夹在嘴尖。不一会儿,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奶酪站在树上,又打起了把奶酪骗到手的主意。狐狸想了想…  相似文献   

8.
我们有许多童话,为了叫大家看着新奇,就把狐狸反过来写,写因某种缘故狐狸立地成佛了,写狐狸忽生了一种新思维,不再偷鸡,就吃青菜、嚼土豆过日子了。这种“反过来写”的童话也有写得很好的。但是,不是只有反过来写才能出新。这篇童话中的狐狸并没有被反过来写,但却因为它被置于很有创意的情节中而极富新意。这篇童话里的狐狸依旧是一种模样儿很漂亮而杀起生来连眼都不眨的动物,一种闻到血腥味就每根神经都立刻兴奋起来的智慧动物。这个动物杀手不请自来了。森林里好容易有一次狂欢的机会,可眼看着大家勃勃的兴致要被突然出现的狐狸…  相似文献   

9.
欣闻某报一条广告,说著名的XXX医学专家免费赠阅什么医学专著,当时看到这则消息,惊讶得不行,马上把这个信息告诉了一位写书的朋友,朋友不屑一顾:“这个人要么很有钱,要么这本书不值钱!”另一位常将“说我笨我就笨,说我傻我就傻,该装傻时别聪明,该聪明时决不傻”挂在嘴边的朋友则把烟蒂狠狠拧在烟灰缸里,摸着光光的头皮对我说:“你以为他傻呀!”人家明明是为人民服务的吗,你怎么能这样说人家?还骂人家傻!哎呀呀!不要把人家的好心当成狐狸之肝肺好不好?  相似文献   

10.
笔者听了一位老师教《狐狸和乌鸦》 ,其中有一个精彩的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 :小朋友 ,你们学完了课文 ,知道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 ,上了狐狸的当。现在乌鸦吸取了教训 ,变聪明了。 (板书 :聪明的乌鸦 )你们好好想想 ,乌鸦怎样把狐狸嘴里的肉夺回来 ?生甲 :狐狸叼起肉 ,刚想钻到洞里去 ,忽然乌鸦飞到狐狸头上 ,用尖硬的嘴巴啄狐狸的头。狐狸痛得直叫 ,嘴巴张开 ,肉掉在地上。乌鸦连忙把肉叼住 ,拍拍翅膀 ,又飞到树上。生乙 :狐狸叼起肉 ,刚想钻到洞里去 ,突然乌鸦真的唱起歌来 ,多么好听的歌声 !狐狸忍不住走回来。乌鸦唱完了歌 ,问道…  相似文献   

11.
五重奏     
一天,狐狸和老鼠碰在了一起,老鼠听说狐狸聪明过人,便想出道题考考它,考什么呢?就在这时,一只蝙蝠飞了过来。“对了,就考考它能不能让我也像蝙蝠一样飞起来吧!”想到这,老鼠笑嘻嘻地对狐狸说:“狐狸大哥,听说您聪明过人,我想请您帮个忙!”狐狸听了耸了耸肩,傲慢地说:“你说吧!”老鼠说:“您看,我和蝙蝠都  相似文献   

12.
聪明店     
<正>狐狸开了一家聪明店,专门卖聪明。小猪听说了,心想:“别人都说我笨,我何不去买点聪明来呢?”于是,他来到聪明店,问狐狸:“聪明怎么卖啊?”“100块钱1斤!”狐狸一边忙着,一边回答。“好吧,给我来10斤!”说着,递给狐狸1000块钱。  相似文献   

13.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后来,它们又怎么样了呢? 过了几年,狐狸的女儿长大了,一天,狐狸看着自己的女儿,顿时心生一计,他跑遍了整个大森林,要找一个“合适”的女婿,他找到了老虎大王,虎大王不容分说就要把他斩首,说是老虎的祖先被狐狸骗过,要不怎么会有“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呢?狐狸吓得连忙逃了出去。狐狸想了想又去找狼将军。狼一看见狐狸,气得浑身的毛都竖起来了。把牙咬得直响,大声怒斥道:“大胆狐狸,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上次被狐狸骗走了嘴中的肉以后,乌鸦一直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报复一下狐狸。他想,那一次被骗,完全是由于自己听到奉承话就得意忘形的结果。要想不上当,就得学本事。从此以后,乌鸦到处拜师学艺。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聪明屋”的消息,赶紧通过电子邮件和“金龟子”取得了联系,在网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15.
狐狸和大灰狼文/匡千秋(6岁)一只狐狸和一只大灰狼住在一起。有一天,狐狸说:“大灰狼,你家有刀子吗?大灰狼说:“我家有呀。但是我把它用坏了,要磨一磨。”狐狸说:“把你的刀拿给我吧。”狐狸把刀磨得快快的,要杀小动物。狐狸拿着刀去杀小白兔,小白兔正在家里...  相似文献   

16.
一只觅食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园外,但葡萄园被厚厚的围墙围住了,根本就进不去。聪明的狐狸不甘心就这么饿死在园外,认真地查看围墙,意外地发现墙脚下有一个小洞,狐狸试了试就是进不去。聪明的狐狸在园外绝食了6天,靠苗条的身材终于进了园子。狐狸看到这么多的葡萄乐得合不拢嘴,一想葡萄成熟了,会有许多小动物来偷吃葡萄,就决定守在这里。如果有小动物来,那就把它抓住吃掉。直到有一天,葡萄园的主人发现今年的葡萄长得特别好,又没有小动物来偷吃,觉得很奇怪。经过几天的观察,原来是狐狸帮了大忙。园主人十分感激狐狸,便从家中带了一瓶“蜂蜜”…  相似文献   

17.
美容风波     
狐狸小姐做梦也想做老板。这不,去了一趟城里,看到大街上的美容院生意可好啦,什么瘦身、去斑、开双眼皮……她心里就想:“要是我回去开个美容院,那可是森林里的第一家,生意肯定差不了。”主意打定,她一回到森林里,就风风火火地开起了“FOX 流行美容院”。“狐狸小姐的美容院开张啦!”消息很快在森林里传开了。小蛤蟆听见了,心里一盘算:“这下可好啦。大家都说我又黑又丑,要是我的皮肤变白了,那……”小蛤蟆想到这,连忙往狐狸小姐的美容院赶。“狐狸小姐,我想把皮肤变白些,  相似文献   

18.
居安思危     
<正>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  相似文献   

19.
孔令荣 《四川教育》2008,(12):46-46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入、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一个什么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们原来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很会动脑筋,填石子取水,多聪明啊!现在遇上狐狸,它怎么变笨了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呀,乌鸦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其实,《狐狸和乌鸦》与《乌鸦喝水》是两个不同的童话,此“乌鸦”非彼“乌鸦”呢。但就给孩子这样讲吗?显然不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对“乌鸦”的认识是统一的,在这儿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也许就是学习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苏渊 《云南教育》2005,(19):17-18
《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教师有这样两种教法。一是在学生读了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以后,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对狐狸的看法,给狐狸扣上“狡猾”的帽子,以下凡是讲到狐狸便称“狡猾的狐狸”。二是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想。由于教师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狡猾”——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使乌鸦“动心”,受骗上当。有的说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坚持性”,理由是它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乌鸦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教师认为这种见解很有创意,予以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