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论文缩微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 王爽在《记者摇篮》杂志2004年第1期上撰文说,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多。这是因为广告商一般都选择在发行量高的主流报纸上做广告。但  相似文献   

2.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追求经济效益报纸“有效发行”的内涵进行界定。文章认为,“有效发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受众定位与发行量的控制。受众定位应以使报纸目标受众与强势广告主们的目标消费者重叠度最大为基本原则,发行量则是使报纸达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4.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5.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6.
做报纸发行的人,见面不免要谈谈自己报纸的发行量,发行量增长了肯定会觉得有面子,沾沾自喜;否则就会觉得有些丢人,表情尴尬。其实,在如今“经营报纸”时代,报纸的发行需要精耕细作,科学配置,除了看量,更要看有效发行量、传阅量和覆盖率。也就是说,报纸发行要实现自己的市场价值,具体表现在能否带来更多的广告资源,能否最大限度地提升报纸的品牌影响力。科学配置报纸发行的意义远大于粗放式地片面追求发行量。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以为,报纸的发行量越大越好,如果一份报纸能够做到无空隙覆盖,其影响力自然会很大,这样也能产生更好的广告效益。但事实上,发行量大小和报纸成本紧密相关,所谓“有效发行”,指的就是广告效益和报纸成本这对矛盾之间能够实现最佳平衡的发行数量。换句话说,“有效发行”就是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  相似文献   

8.
在报业系统 ,现在有种普遍的说法 ,叫作“报纸的发行量越大越好”。于是 ,一些地方报纸拼命抓发行 ,有的报纸甚至于采取降价、贴本发行 ,还有的搞地区封锁 ,不许别的报纸进入本地发行 ,企图垄断报纸发行市场……凡此种种 ,集中到一点 ,就是千方百计追求发行的最大值 ,追求报纸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个地区 ,党报的发行量是否越大越好呢?从理论上来说 ,报纸的发行是建筑在有效发行基点上 ,它的发行量取决于报纸的质量、党组织的状况(党员数量和基层党支部的分布情况)、城乡人口的多少、密度和消费水平以及交通状况和投递队伍状况。如果党…  相似文献   

9.
又到了发行季节。记得去年年底,合肥市的几家报纸都在自家的报纸上争起“老大”来。先是一家报纸说自己是安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随后另一家报纸便说自己是安徽发行量最大的“早报”;还有一家不服气,在发行广告中说“火车不是推的,发行量不是吹的”,言下之意,我最大,你们都不要吹。而另一家发行量最多只有五六万份的报纸更是挖空心思,发明了一个“阅读率”,号称自己的阅读率达60万。各家都在吹,读者被搞得晕头转向,到底哪家发行量最大,谁也搞不清。喜欢在发行量上称“大”的报刊不只合肥的平面媒体,不少城市也一样。这几年,年年都闹得…  相似文献   

10.
王荣 《新闻知识》2001,(7):25-26,24
从经济学角度看,报纸发行量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近年来,国内有些报社按照“不求最大化,但求最佳化”的发行方针,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市化”的口号 ,现在喊得很响。琢磨这“城市化” ,大抵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有市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这是好事。可是 ,另一种潜在的“城市化”倾向 ,就很有些不妙了。某地一家晚报 ,日发行量突破了百万大关 ,令人称羡。几天前与该报一位负责发行的朋友闲聊时 ,才知道发行量还有“有效”与“无效”之分 ,我可是一直以为报纸的期发行量越高、发行范围越大越好哩 !什么是“无效发行量”呢 ?说白了 ,就是面向农村和辐射省外的那部分。因为报纸从印刷成本来考虑 ,多卖一张就多亏一张 ,所以报纸得靠广告“养”着 ,而报纸发往本地农…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开滦矿工报在新闻改革中,大胆改革报纸发行工作,实行定额提成的奖励办法,打破报纸发行中吃“大锅饭”的现象,有效地调动了报纸发行员的积极性,扩大了报纸的发行量。到目前,这家企业报发行量已达23,000份,其中个人自费订阅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13.
王荣 《新闻三昧》2001,(6):40-41
从报纸发行的角度来看,广告商的目标消费群体与报纸的读者群,或广告商的目标消费市场区域与报纸的读者市场区域叠合的那一部分发行,对广告才有真正的吸附力,这一部分发行才是“有效发行”。两者的叠合度越高,报纸在某一区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对广告的吸附力就越强,发行的效果就越好。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发行量的有效化程度和发行区域化的战略选择,是必须考虑的两大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14.
常庆海 《新闻窗》2011,(5):114-115
随着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进程的加快,生活类周报面临新一轮洗牌和竞争压力。过去,我们常说报纸的发行量就代表了其影响力,似乎发行多少万份报纸,就会赢得多少读者的关注,即使有些报纸丢弃在邮局的仓库或报摊,也计算成报纸的发行量。但事实上,受众随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速度和对信息的需求已经细分化。因而报纸的发行量并不代表报纸的有效到达率。另一方面,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发行量越大,发行亏损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5.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再过几个月,1996年的报纸发行工作又将展开一场攻坚。古语云:“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为此,我想谈谈报纸发行与报纸质量的关系,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 一、报纸发行,人人有责,报社职工不可懈怠 报纸发行是报社生存的关键,要保证发行量稳中有升,再有突破,单靠发行部、记者站不行,只有全社职工人人想发行,个个搞发行,经常议发行,全年抓发行,形成一种持久的“推销意识”,我们办的报纸才能在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报纸的发行量要上去,必须靠大家,这是我们办报多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解析中国未来的报业市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结构分析,我国报业供过于求,处于过度竞争的态势。在一些区域性市场上,部分报纸已经淘汰出局。这缘于“发行螺旋”的规律在起作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所占的广告份额超出它的发行份额,而发行量较少的几家报纸的广告份额低于它们的发行份额。大量广告流向在发行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报纸,从而加剧弱势报纸的经营困难。网络的冲击,加速了弱势报纸退出市场的过程。可以预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为数不少的二线报纸将在市场上消失。  相似文献   

18.
做报纸发行,必须胸中有数。但是,近年来,都市报生存环境已发生剧烈变化,面对碎片化阅读、新媒体分流、厚报变废品等现状,仅仅胸中有数已远远不够。“数字论英雄”的弊端越来越大,“大水漫灌式”的发行造成很大浪费。所以,搞发行还要目中有人,要盯紧提升报纸影响力这一核心目标,精心筹划,科学把控,不仅要发行量的“数”,更要发到位、发对“人”,让报纸覆盖到有价值的人群和场所,实现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柯旭东 《新闻知识》2002,(11):32-34
在广告投放走向理性、需求增速趋缓,广告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报纸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报纸如何通过有效发行强化广告影响力,是目前报业普遍关注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发行量大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大?发行范围广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多?相近的发行量,为何在广告收入上差异迥然?等都在提醒着我们:报纸发行量大小与其广告影响力强弱;广告收益多少之间并非完全是一个正比关系。只有在发行中注重有效发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发行投入与广告收益之间少投入、多回报,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 《新闻记者》2001,(8):55-58
报纸发行量越大越好吗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 ,报纸的发行量越大 ,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 ,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 ,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 ,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 ,报纸才能实现盈利。国内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以这种亏损方式发行的。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在报纸价格大于或等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盈利发行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