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本文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1)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搜集资料;(2)在课堂教学中,送给学生一双慧眼:(3)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合理的想象和联想;(4)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董中迎 《教师》2012,(22):56-56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学习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在歌曲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在雅曲欣赏中使学生认识美,在唱游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美,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表现美,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创造美。让他们从小会欣赏音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智慧理答,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课文的最深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学生表达肤浅时、表达不准时、表达零碎时、表达无法时进行智慧理答,在追问中深化学生认知,在对比中调整学生思维,在统整中明确学生思路,在点拨中渗透学习策略,为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尊重、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上,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那怎样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和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呢?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一、在倾听中探索求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其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应  相似文献   

7.
一、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品德教学要想化枯燥乏味为生动精彩,拨动学生心弦,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就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案例素材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在广泛的阅读中,发展学生智力,引发写作灵感和热情,在与作品的交融中,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个性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自学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方法,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可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学生独立探究课文的学习行为,在这个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在激情引思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亲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恩辨能力和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学习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章晓一 《考试周刊》2013,(27):97-98
现代教育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完善的目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从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即所谓体验性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感悟到数学的精彩,享受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需  相似文献   

14.
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在学生的参与活动中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应该把时间和机会尽可能的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刘英伟 《课外阅读》2011,(10):77-77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选择、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讨论、讲述、争辩、表演中进行语言训练,在自学、自得中感受阅读的无限乐趣。下面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谈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阅读。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发现、探索、分析、综合、对比等过程中获取知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习得与领悟,而不是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情感爱好,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数学的教学质效。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进行创造性阅读首先要超越文本,即在鉴赏阅读中超越文本,在动态阅读中超越文本,在批判阅读中超越文本,在发展阅读中超越文本。其次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即指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指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鸣。  相似文献   

20.
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操作性,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践任务设计、培养学生分组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等方面,有一些自己的做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