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验派美学家博克最早将“竞争心”与“崇高美”联系起来。竞争心是人“一般的社会生活情欲”之一,它是“自己在人类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方面要比别人优越”的要求,“就是这种情欲驱遣着人们千方百计地炫耀自己。”在博克看来,竞争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本能力量。朱光潜先生指出:“这个看法显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竞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博克把这种竞争心和崇高感联系在一起”就美学自身的发展来说,博克将竞争心与崇高美联在一  相似文献   

2.
"崇高"一词的概念在西方文论史、美学史上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由朗吉弩斯的修辞学范畴与审美范畴的相统一向博克的独立的审美范畴发展;由博克的从人类基本生理需求角度来分析作为快感的"崇高"向康德的从哲学层面来分析作为道德意志的"崇高";席勒继承了康德的理论,把"崇高"发展成一种人性的自由实现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我们把人类的审美对象按其不同的审美特性及其给予人的不同审美感受,分为优美和壮美。那么,优美和壮美有哪些区别呢?首先,二者的审美特征不同。所谓优美,一般是指优雅的美,柔性的美,静态的美。而壮美具有与优美完全不同的特征,它是一种庄严的美,刚劲的美,雄浑的美。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在《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的美学著作中,对优美的特征作了具体的界定。他说:"第一,比较小;其次,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博克关于大学的性质及特征、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的途径等大学理念,并指出了博克大学理念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路遥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与他的自卑情结和超越自卑所体验到的崇高美具有密切关系。路遥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不屈服于命运、超越自卑追求卓越的求索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浓郁的悲剧意蕴中折射出无限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方崇高美学研究的历史进行梳理,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一、西方崇高美学研究主流受文化局限一直认为崇高是冲突的,只有很少人注意到和谐的崇高;二、自博克开始,崇高就与恐惧联系在一起,虽然如康德等力图把二者的关系区别清楚,但从来都没有成功过;三、受恐惧崇高说的影响,后人便一直认为悲剧在美学上是崇高的,实际上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并不牢固。  相似文献   

7.
中国审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内涵。中国的崇高美类型既有基于自然价值取向并作为客观精神形态呈现的雄浑与冲淡,也有基于张扬主体人格精神之价值取向而具有主观精神形态特征的豪放与劲健。豪放的本体精神是道家的.而劲健则本源于儒家的人格理想。东方和西方由于对崇高阐释的文化维度不同,决定了豪放和劲健所展现的人格美内涵与西方崇高所展现的人格关内涵在多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被视为最精彩的网络生活方式的“网络日志”——“博客”,正以每日万余人注册的速度迅猛扩展,其态势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因为它意味着个人空间完全可以通过一个虚拟的匿名的渠道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而不受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关系的约束。由此产生的许多关系,如博克与博克网站、博克与读者、博克与所描写的人物等等,应当怎样规制,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崇高开始是指台榭的高大,后来逐渐向其他事物扩展,至春秋时,崇高已演变成了表示特定含义的美学观念。这一美学观念与西方的崇高不同,具有美善结合,善之崇高美重于物之崇高美,大美相连,大之崇高美高于一般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崇高在美学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博克、康德等伟大哲学家的丰富发展下愈发完善。由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改编而成的歌剧电影,就是一部充满崇高感的影片。  相似文献   

11.
从审美的角度看,毛泽东诗词的基本特征是崇高美。它的崇高美表现在:景物描写的崇高美,行动描写的崇高美,人物形象的崇高美,情感的崇高美和理想的崇高美。其中,情感的崇高美和理想的崇高美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秦莹  胡强 《天中学刊》2004,19(5):63-64
体育运动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发掘和体会各种运动所特有的动作美、技术美、韵律美、节奏美以及竞技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3.
“崇高美”是教学过程中文与道的凝聚,是崇高思想感情的熔铸和升华,是教师凭借卓越高超的教学艺术所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能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艺术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崇高美,对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去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诗学美感要素分析入手,评价了优秀抒情诗《黑色的诗情——写给壮年的七台河》作品的思想艺术的特质——恢宏美与激情美,崇高美与深厚美,思想美与精神美,以及诗歌作品所呈现的主旋律品质、时代性高度、积极力量和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盛唐边塞诗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崇高特征:在人生理想实现中的投笔从戎的慷慨、激越美;在边塞生活中雪原大漠的奇特、萧瑟美;在建功事业中的穿越异域的从容、悲壮美;在现实悲怆中思乡恋土的人性、豪迈美。  相似文献   

16.
艾德蒙.博克的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艺术学和美学,也影响了后来的德国、法国的美学。约翰.罗斯金作为英国19世纪的“惟一有创见的思想家”、艺术家、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了博克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见解。比较博克与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可以使我们对这两位美学家的思想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黎木宝 《中学文科》2007,(10):19-20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也叫美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美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具有独特性,它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成为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又决定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意境美,挖掘学生的人格美、崇高美、悲壮美、理性美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朗吉努斯对崇高这一概念进行了详述,认为崇高美存在于伟大的作品中。梭罗是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其自然主题作品《缅因森林》所选的题材、所蕴含的思想、所使用的语言、所运用的结构都体现出了崇高美。这种崇高美使《缅因森林》这一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音乐美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就音乐中表现出的崇高美和优美来阐述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之所以能流传不衰,给后世文学以极其深刻的影响,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价值,能给读者以多方面的美的享受与熏陶。“十五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所在,它的美学价值尤其显得异彩纷呈,诸如:悲剧美、喜剧美、崇高美、自然美等等。本文旨在着重探讨“十五国风”的悲剧美,至于它的喜剧美、崇高美、自然美,已在另一篇拙作中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