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虚心 虚心指的是摆脱先入为主和感知的固着和偏见,坦诚或虚心地与别人交流,对别人的发言善于公开接受,不抵制,也不因先入之见评判他们.虚心含有倾听、接受、作答以及与别人相互交往而不受自己价值观或要求束缚之意.  相似文献   

2.
将自己的故事说给别人听的不仅满足了自己倾诉的欲望,也在从中进行着自我建构,这是对叙述者的重新认识。教育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制度的建立让学生在叙述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建构一个坦诚而自信的自我;又在通过叙述的360度的反思中,使自己成为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  相似文献   

3.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人们不断奋进、积极进取的动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并且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孩子们的自信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从细微处着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自信敢于展示自我的新一代,成为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相似文献   

4.
自信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质,它意味着一个人对待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意味着一种事业成就感。有了它,人的性格就会开朗、活泼、坦诚、大度,就能够赏识和接受他人;有了它,人就会乐观向上,在困难挫折面前充满勇气。一句话,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总是自责,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接纳;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不能接纳他人,其根源也在于他缺乏自我接纳;而一个人不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关键在于他能够接纳自己。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早日摆脱自卑,更可以逐渐走向自信。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自我的发展中,由于受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认识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认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而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尤其是在幼儿形成自我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成人的鼓励与支持能够促进他们对自己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而幼儿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形成健康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这些内在价值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的人往往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其他人都反对自己,也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做一件事能坚持到底,并且确信自己的表现是相当好的;能从容地对待失败和他人的拒  相似文献   

8.
相互信任和虚心坦诚的合作氛围对于进行有效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信任小组中的成员.才敢于将自己的问题拿出来.而不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问题说长道短.批评指责。虚心坦诚是必要的。因为许多解决办法要求人们原有的信念.知识有个彻底的转变.而小组中具体的沟通技能使我们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重新考虑自己惯常的做法和策略。下面,我提出两个方法,希望能使大家在一个令人安然的小组氛围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对自信的定义有很多,得到公认的表述是:“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所谓积极,是指个体的一种态度,一种自己对自己认可、肯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所谓感受,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感受、认识、能力的评价。可见,自信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0.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场独立/场依存的基本特征 场独立与场依存(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是人类个体一种心理分化的表现,即自我与非我的分裂。自我与非我的分裂意味着个体已形成内外界限,认识了自己有与别人不同的特性。自我与非我分裂程度的差异导致一个人利用自我或外界作为行为参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而中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断乳期’。教育者只有掌握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中学生思想品德和发展中的几个主要特征1.自我意识上的独立性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逐渐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意识到自己能够摆脱对周围的依赖而独立存在,更多地要求自己独立地自由地评…  相似文献   

13.
自信与成功     
自信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么呢?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一些潜力,都有些别人不如的地方,所以,要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只有这样才可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勇气克服阻碍,克服卑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补短;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  相似文献   

14.
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rdonWillardAllport提出的。它是指个体接受和爱护自身及自身具有的特点,对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能力、品德、名誉等各方面.都能确认其正面的价值,接受自己的现实。其中正确地自我接纳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了解之上的.只有真正了解自我.才能使人拥有自信和自尊。而如果无法正确了解自身.那么就会使人处于骄傲自大或者自卑失落的心理状态中。不能准确如实地自我接纳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信与成功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充分肯定的心理。自信对人最主要的意义是自信能够伴你成功。多少世纪以来,成功的人认识到了自信的力量,他们唤醒了这种力量,并用这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悦纳自我是发展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一个人只有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也只有欣然接纳自我,才能自重自爱,珍惜自己的个性和声誉。悦纳自我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成功或是失败。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要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自欺欺人,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从事各项工作,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教师职业压力和身心疾病已受到专家们的关注。如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陷入如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困境。现代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显得十分重要。面对现实自我认知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认识自我,包括自  相似文献   

18.
一、自我意象及其特点自我意象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自我意象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会影响其学习的自信和行为。心理学家菲因克1962年研究证明 ,学生的自我意识如何与学习成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积极自我意象的学生学习成绩好 ;相反 ,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如认为自己笨)则会不求上进 ,学业不良。自我意象是人格成长的遥控器 ,你把自己看成哪种类型的人 ,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哪种人的“样式”去行事。一个学生如果总把自己看成“低能儿”、“失败者”、“不是学习的材料” ,那在行动…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然而,笔者在对本校高二年级学生的文化认同调查结果中发现,只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文化自信,5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所谓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直面我们的调查数据,迫切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于是我借助微课,剖析《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重难点知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课前激趣学生的展示是教师制作微课的重要材料,把学生  相似文献   

20.
对孩子来说,自信是他们得以坦然踏上人生之旅的动力,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信心,就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识、评价和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而幼儿时期自我评价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常常需要依靠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很自信,有的孩子却很自卑,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接受了外界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后,将它们固定下来成为评价自己的依据,久而久之,自信或自卑的心理就产生了。因此,老师和家长精心呵护和培育孩子的自信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