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雪忠  郑旋律 《情报杂志》2013,(1):135-140,179
结合当前世界范围内专利审查积压以及专利审查高速路(简称PPH)的现状,从两个方面研究PPH是如何对后续申请国技术创新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目的是为今后中国如何参与PPH提供政策建议。PPH对后续申请国的技术创新会造成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后续申请的审查质量,将使得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最终反而会阻碍后续申请国的技术创新。因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后续申请局参与PPH时,有必要建立后续申请审查质量控制机制,以防范后续申请审查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是一种各参与国专利局之间的工作共享机制。在PPH中,如果在先申请在首次申请受理局或在先审查局被确定为有授权前景,则可以请求后续申请受理局或在后审查局加快审查后续申请。本文通过比较美国专利商标局的Track1制度、日本特许厅的JP-First制度以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优先审查制度,分析了PPH申请得以在后续申请受理局或在后审查局优先审查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佘力焓 《情报杂志》2022,41(2):112-118
[研究目的]专利审查高速路是专利审查国际协作的一种模式,通过合作审查以提升全球专利申请量激增情形下的审查工作效率。[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专利审查高速路的运行效果以及对于COVID-19疫情影响的反应,以期为明确我国参与专利审查国际协作的政策方向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专利审查高速路的专利审查国际协作模式能缩短审查周期、提升授权率、减少专利审查意见次数和缓解审查积压。虽然COVID-19疫情对全球的专利审查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专利审查国际协作模式能较好的抵御COVID-19疫情带来的风险。专利审查高速路基本上维持了专利国际申请在全球范围内审查的稳定性,并在部分国家持续提升了专利审查工作的效率。对此,我国应推动参与专利审查国际协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4.
专利审查高速路是一种专利审查工作共享机制,其产生源于各国应对专利审查积压问题的需要。中国已经与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专利审查高速路建设合作,且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专利审查高速路建设合作,有助于激励各方的技术创新,有助于各方加强专利保护。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专利审查高速路建设合作,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合作模式,推动专利审查高速路的不断完善;企业要善于使用专利审查高速路,以便形成专利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当全球专利申请激增带来审查积压、单个国家不能提供更多的资源来解决当前的困境时,将会有意愿寻求专利审查国际协作来改变原本的资源和人手的不足。在资源稀缺的情形下,制度的理性在于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地满足决策者的需要。目前实施的专利审查高速路基于缓解审查积压而设立,可以降低专利审查成本、改善审查工作效率。在整体性的发展中,专利审查高速路还需协调成员之间的审查程序和审查规则,还需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保障各成员国利益,以期实现良好的专利审查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6.
专利审查高速路的运行情况可以印证专利审查高速路的制度成效。专利审查周期的缩短和专利审查工作效率的提高等优势促进了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和成员的全球化。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专利审查高速路参与率得到提升,有利于专利审查高速路的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激增的全球专利申请量,专利审查高速路表现了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作为IP5 PPH的主要成员,我国应着眼于前瞻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专利审查国际协作制度的构建,适时加入Global PPH,为我国企业的专利布局、占领国际市场提供先机。  相似文献   

7.
全球专利申请激增,专利国际申请费用成为专利申请人获得一国专利权必须考虑的成本,主要为价格成本和交易成本。各国政府根据专利国际申请的态势和本国的国情来制定专利申请价格,因地制宜调整专利国际申请所需的费用。同时,许多国家积极参与专利审查国际协作(专利审查高速路)之中,该合作模式本身并不需要支付使用费或仅仅支付少量费用,且能提高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减少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次数、降低继续审查请求及申诉率等,从而降低专利申请至授权之间的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8.
佘力焓 《情报杂志》2015,(2):201-207
基于专利审查信息共享的专利审查国际协作制度能加速审查,有效缓解审查积压,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是目前信息共享程度较深且使用较为普遍的协作模式。通过对其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审查信息共享为本质特征;协议模式与构建平台的多元性、审查体系成员的广泛性、审查制度与审查体系的虚拟重构、体系的"共时性"与制度的"历时性"显现为专利审查国际协作制度的新特征。对于我国的专利审查体制而言,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今专利审查国际协作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积极融入到全球的专利审查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9.
文家春 《科学学研究》2012,30(6):848-855
 为了缓解越来越严峻的审查压力,各主要专利局近年来频繁对专利系统从审查行为的角度进行改革。本文对专利审查行为影响技术创新的机理从审查质量、审查周期和费用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专利审查的犯错率过高、专利审查的周期过长、专利审查的费用标准过低,对技术创新可能产生阻碍效应。同时,专利审查系统内部存在审查质量与审查周期的相互影响关系,而在专利审查系统外部也存在专利审查行为与技术创新的循环影响关系。为此,本文提出我国专利局在缓解审查积压时,为了在保持审查系统内部平衡的基础上改善专利审查行为与技术创新间循环回路的运行效应,应尽快提高我国专利审查费用的标准和建立快速审查请求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外观设计实践中,由于申请人不能准确把握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方式,造成外观设计申请文件不能充分地展现申请人的保护意图,从而在后续程序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笔者基于《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整理出申请阶段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方式,结合无效阶段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标准,辅以实例介绍不同申请策略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专利转化中的"专利沉睡"及其治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利转化率低是阻碍中国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利沉睡”是专利转化率低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认为“专利沉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种制度条件的限制使专利持有人和专利需求方无法形成有效的专利转化收益预期,而且专利市场信息不完全、跨国公司的专利滥用和专利申请中的“泡沫”则进一步加剧了“专利沉睡”现象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解决中国“专利沉睡”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国群 《情报杂志》2012,31(8):62-67
专利鲨鱼用于形容某些特定的个人或企业以极具攻击性的方式,向被其视为侵权的个人或企业、公司等发起诉讼攻击,以谋取高额利益的现象.专利鲨鱼具有针对性强、隐蔽性高、凶猛性等特点.近年有案件数量迅速上升、技术涵盖领域集中、地域范围扩大等趋势.专利鲨鱼的挟持策略主要有临时禁令、损害赔偿、转换成本等三种.为遏制专利鲨鱼的专利挟持,预防专利鲨鱼现象的泛滥,应从专利法的制度层面、专利行政部门审查程序层面和企业专利管理层面做出相应调整.徽观层面的应对策略包含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两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专利技术宽度测度的专利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珂  陈向东 《科学学研究》2010,28(2):202-210
专利技术宽度概念的提出是从专利宽度对技术影响的角度出发,以突出强调专利的技术内涵,并且专利技术宽度——专利宽度技术属性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共同构成专利宽度的研究范式。从专利价值的角度出发来看,较长的专利技术宽度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市场的能力较强。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专利技术宽度较长,而我国的专利技术宽度始终排在靠后位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因专利和专利池的概念;探讨了基因专利池的几种可能,即基因诊断产品专利池、基因药物专利池、DNA芯片专利池;分析了基因专利池的益处,最后从基本原则、专利法和反垄断法角度讨论了对于基因专利池滥用的规制.  相似文献   

15.
专利地图分析是制定专利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立足实际,在充分利用专利地图信息整合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从专利统计、分析角度为企业专利战略制定、专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中国申请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进行定量分析,就其30余年来的发展趋势、国际地位、专利申请涉及领域以及申请机构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在世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专利的领域分布不均衡,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权人比较集中,以企业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专利的国际保护及国际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专利制度发展的考察,认为"专利爆炸"是现代专利制度不断强化专利保护的结果,同时专利制度自身的缺陷,专利审查过程中对效率的追求,也加剧了"专利爆炸"现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概述及层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价值法等相比,专利价值指标的评价方法由于其可以对专利本身进行深入的定量研究,客观且具有国际可比性,而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存在的不足是对这些指标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研究不够。为此,提出专利指标的层次结构,指出现有研究中不同层次指标并列使用、对某些指标作用的重复计算,导致对因果关系解释的不准确的问题。评价指标的层次划分使我们对评价指标的因果和相关关系了解更准确,在专利评价中避免上述不足,使专利评价更准确、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以专利诉讼作为专利价值的代理变量,以专利权利要求数、先前技艺数作为自变量,同时引入专利家族深度和专利家族强度作为反映企业专利布局战略的代理指标,结合7146件Thomson Innovation数据库收录的截至2011年5月31日美国授权的LED专利文献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索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专利权利要求数、先前技艺数、专利家族深度和专利家族强度对专利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专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高校专利管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专利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我国高校专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专利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