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鹊》     
翁弗勒附近有一个农场,画家们经常聚集在这里。这是在1867年,莫奈创作第一个雪景系列的最后一幅画。这幅画也许是莫奈1872年在别处创作的,可无论是这幅画的风格还是格调都非常接近翁弗勒派。  相似文献   

2.
卡拉瓦乔(1573~1610)是意大利早期巴洛克画家,原名为米开郎琪罗·梅里西,后来他把自己的出生地卡拉瓦乔当成了笔名.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真实性,并且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以及鲜明的个性.他十几岁便师从米兰画家西蒙·彼德扎诺,几年后来到罗马,此时他的绘画技巧已相当熟练.在罗马期间,卡拉瓦乔又掌握了伦巴第和威尼斯画派的艺术风格,并很快得到枢机主教费朗西科·德尔·蒙特的重视和庇护.那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绘画.  相似文献   

3.
谈《秦皇征战图》的艺术成就冯立深秋。雨雾中我来到张义潜先生寓所观画。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使我对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勤奋笔耕的精神至为感佩。在史的海洋里,他努力开拓中国历史人物画的新境界,展示民族艺术的审美思想。《秦皇征战图》这幅巨作,就是典型的代表。这...  相似文献   

4.
这幅画是马格里特晚期的作品,是受邀创作的。尽管他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邀约,但还是认真对待,充分发挥了艺术创作的自由想象。画作的题目借用了法国象征主义作家克罗代尔一部小说的名字。玫瑰花是这幅画的主题,这一主题一直都对马格里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他在对立体主义画法进行初探的阶段,曾经以自己的妻子为模特创作了一幅裸女图,画中裸女的胸前就画了一朵玫瑰,艺术效果突出而强烈。  相似文献   

5.
<正>在《圣经·旧约》第十七章《撒母耳记》中,有个英俊的牧羊少年名叫大卫,他打败了入侵的巨人歌利亚。这个故事在欧洲流传了3000多年,大卫便成了一个集年轻、正义、勇敢于一身的杰出男人。文学艺术家们根据这个传说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其中以1504年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塑《大卫》名气最大。到了17世纪初,另一位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在161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也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6.
胜利的爱神     
这幅作品是卡拉瓦乔受人委托,专门为朱斯蒂尼亚侯爵而画的。该作品据穆托拉抒情诗集前言中记载,大约完成于1601年——1602年之间。由于此画的缘故,卡拉瓦乔被罗马红衣主教开释,重新获得了自由。 画中的爱神既精明又傲慢,但并非英勇而完美。他的姿势看起来仿佛出自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胜利》,然而又不象《胜利》中那个不稳定的,坐在马鞍上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红绸大幕落下,便眼前一亮:一幅巨幅油画。 乐声,掌声,欢呼声……观众赞叹不已。 这幅名为《伟大的中国》的油画,宽19.5米,高7.5米,由俄罗斯人民画家、俄罗斯绘画、雕塑、建筑研究院院长伊里亚·格拉祖诺夫创作。该幅巨画的装璜也是格拉祖诺夫精心设计的:特殊的画框采用的是中国红色廊柱绿瓦档形式,红柱下端坐两只狮子,如同门墩。画的下边是一排万字图案,顶端中央写有“神州”二字。尽管这是一幅油画,画的内容、人物处理等颇具装饰性,甚至吸收了中国年画的艺术元素。《伟大的中国》由三部分组成:左边表现的是中国的古代, 秦始皇统…  相似文献   

8.
志贺直哉先生与“摘花花神”刘艳萍编译志贺直哉先生晚年一直深爱一幅《摘花花神》的名画。在他的客厅里挂着梅原龙三郎、安井曾太郎、板本繁二郎等画家的画,而在先生座椅对面醒目的位置上却挂的是这幅《摘花花神》,而且先生后期住院时还把它带到了病房。这幅复制完美的...  相似文献   

9.
1573年9月28日,米开朗基罗·迈里塞·达·卡拉瓦乔出生在伦巴迪亚(即伦巴第)的卡拉瓦乔村。他的父亲是贵族庄园的主管。父亲死后,卡拉瓦乔被送到米兰(1584年)向西蒙涅·彼得查诺学画。西蒙涅·彼得查诺是那个时候盛行的反现实主义的仿古流派的代表。有关卡拉瓦乔学习年代的生活人们知之不多,但是毫无疑问,他看到过列奥纳多的《最后的晚餐》,并且不只是熟悉摹拟者们的作品,也熟悉伦巴迪亚的那些沿袭文艺复兴传统的画家们的创作。卡拉瓦乔的生活年代,是反动势力和反宗教改  相似文献   

10.
《穿皮衣的女人》(封面)这幅画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格列柯,画中的那位穿皮衣的女人名叫多纳·耶罗马尼·德·拉斯·奎瓦斯,是格列柯十分喜爱的女人。格列柯经常把她的形象画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画的圣母和女圣者们具有奎瓦斯的特征。这幅画作于1577年,当时...  相似文献   

11.
<正>《三驾车》(《运水的童工》)是俄罗斯绘画艺术家瓦西里·格里戈利耶维奇·佩罗夫(1834-1882)创作的一幅形象逼真、震撼人心的画作。画中的三个孩子正拉着一个载着巨大水桶的雪橇艰难前行。这幅画作被视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艰苦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瓦西里·佩罗夫,俄国风俗画、历史画和肖像画家,19世纪民主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1834年1月出生于俄国西西伯利亚秋明州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当地一  相似文献   

12.
马格里特的画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人体模型或人偶的形象。它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的画中。从这幅画中,可以明显看出基里科的影响在其首次创作这一形象十多年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基里科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意想不到地聚合在一起的绘画风格深深影响了马格里特,使他坚定地走进了超现实主义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弗罗拉》(封面)《弗罗拉》这幅油画塑造的是古罗马神话中一位花神的形象。她身上披挂着由鲜花编织成的花带,微笑着向人间走来。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希望,双手轻松地舒展着,把朵朵鲜花洒向人间,向人们表达深切的问候。整个人体画得匀称,毫无夸大之感。半裸...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虽然在艺术史,特别是绘画史上是一个突出的亮点,但它仍有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画面的题材几乎全部取自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和其他神话传说,很少涉及现实,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一情况到16世纪末才开始有所突破,出现了以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15.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以基督教传说中的一个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一幅壁画。这个宗教传说故事是这样的:基督的门徒之一犹大向当时的统治者、反对基督在犹太贫民中传教的罗马当局告密,出卖了他的老师。基督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他心里明白,自己很快就要被捕。于是,在一次晚餐上,他向他的十二门徒告别,并悲愤地说:“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从画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在基督的左边,年轻的腓力从座位上跳起来带着疑问  相似文献   

16.
这幅画没有标明创作时间,但无疑和他的那幅《婚宴》时间相近,两幅画大小一样,风格相似,应该创作于1567年或是1568年。勃鲁盖尔在他的画中表现了对人们在宗教仪式上过度舞蹈的看法,认为那是有罪的和愚蠢的。他觉得人们的愚蠢会表现在圣徒节上,甚至是在对圣母玛利亚表示崇敬的仪式上。在这幅画中,一小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可能是很便宜的彩色木版画)被固定在右面的树干上,下面的陶罐中插着花,没人注意到花要掉了。背景里是被人遗弃的教堂,惟一显眼的建筑物是小酒馆。紧挨着的是校舍,上面插着的巨大旗子使得圣母玛利亚的画像相形见绌,门口一个女…  相似文献   

17.
这幅画创作于1926年,当时28岁的马格里特正处于创作的转折点。这一变化已体现在这幅画中,可以说这幅画对他画风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幅画中,马格里特独特的空间表现一点儿也找不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痕迹。他在这里呈现了三层空间,它们各自独立。画中的海滩和树林地面好像被锯子锯过一样,呈现出锯齿状的曲线,而且边缘有一种木头的质感,  相似文献   

18.
1837年3月中旬,莱蒙托夫因“大逆不道”的诗篇《诗人之死》被判处流放高加索,行将离开彼得堡。这一事件使对他宠爱备至的外祖母伊·阿·阿尔谢尼耶娃大为震惊。在莱蒙托夫启程前夕,她向教莱蒙托夫习画的画家扎鲍洛特斯基订了一幅外孙的画像。这幅肖像不久就画好了。然而,无论是这幅画像,还是他的其它画像,都不能把同时代人所记述的诗人心灵的火花,激情和忧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名画《伏尔加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它给画家带来极高的声誉。列宾是怎样画出这幅作品的呢?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堡度过的,他当时还在彼得堡艺术学院学习。一个星期天,同学们把他从画室中拖出,一起到涅瓦河上泛舟郊游。那是个绝妙的好天。客船沿河疾驶,不多一会儿,大家就来到城郊。两岸一座座豪华富丽的别墅在面前  相似文献   

20.
蓝衣少年     
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蓝衣少年》是世界名画之一。关于这幅画,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时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乔舒亚·雷诺兹很受官方的推崇,而他在肖像画方面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庚斯博罗。皮斯博罗自学成才,他认为学画不一定要进美术学校。皇家美术学院就此展开了一场论战,庚斯博罗画了一幅画,以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反击,且看他是如何反击的吧! 在皇家美术学院,老师们在讲授技法时总是告诫学生: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