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陈水珍 《教师》2008,(16):87-88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们是中学物理入门的第一步。如果把中学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学习,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怎样才能使学生们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除了用文字、公式描述外,物理概念与规律还可以用图像描述。这三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物理概念与规律进行描述,互为补充,共同丰富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为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图像的运用,充分认识并发挥物理图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应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物理教学的主体内容就是要搞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以实验作引探。因为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又表达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及其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的物理概念一知半解。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是物理教学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姜炜星 《物理教师》2009,30(12):32-33
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现象中各物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物理过程的演变遵从这些规律.对物理规律的有效认识将会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清晰,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具有物理特征的逻辑性和反射性思维,极大地方便了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教学.物理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毋庸置疑,那么如何使学生对物理规律形成高效深刻的认识呢?下面笔者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以及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其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的精髓,如果我们把物理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最基本的框架。所以作为教师对于如何教好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是关乎学生们能否学好物理、能否形成创新能力、能否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定谦 《教师》2011,(12):95-95
物理教学首先要掌握概念和规律的主要内容,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又快又好地学好概念和规律,这就离不开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引导。新颖有趣的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和理解,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可信性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的正确认识,让枯燥的物理课更加生动有趣。一、物理的趣味性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处在直接接触的兴趣阶段,他们对于自然现象中发生物理现象的兴趣远远超过书本中。  相似文献   

8.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的精髓。如果把高中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9.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的精髓。如果把高中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0.
于国臣 《内蒙古教育》2003,(10):22-22,28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方法等)总是反映着一定概念间的必然联系。数学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物理学的工具,不但提供了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而且提供了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简洁、精确的表达式。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教学与数学计算的关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数学计算,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过程的理解,简化和加速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下面通过几个例题分析,予以浅述:一、正确概念的…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中应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努力挖掘概念内涵,通过物理实验、具体事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杜绝死记硬背现象;在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具体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然后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思考,做到分析有据,即要解决的问题应与物理知识挂钩,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判断和推理,切忌"想当然"。学生习惯套用公式解题,将物理问题数学化,而对物理公式的内涵认识不清或不去理会,这是学生缺乏物理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如要求学生计算已露出水面的粗细  相似文献   

12.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的概括,是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因而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和关键,要让学生准确掌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上,学生要形成一个正确的物理概念,必须包括感知、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3.
物理计算在物理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物理计算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根据已知条件与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分析物理问题及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物理概念之前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对学生形成与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影响极大。由论述物理前概念的特征及其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出发,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5.
刘远翔 《科学教育》2004,10(2):44-45
纵观历年高考,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均是非常注重的。但高考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一般不是直接考查这些概念和规律本身是什么,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如概念和规律的实质、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概念和规律的适用条件、概念和规律各自的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理解的重要环节。而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对学生产生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进而会对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规律造成正迁移或负迁移。例如,自  相似文献   

17.
胡殿侠 《考试周刊》2012,(40):127-128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客体的抽象与概括,是构筑物理"理论大厦"的"基石",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力学中,有许多形似意异和形异意同的物理概念,它们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但学生对这样的概念含义的理解时常存在困惑.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间本质联系的反映,因此,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特别是弄清楚与其相关概念含义的区别和联系,是正确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分析、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基础.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是重要的力学规律.本文针对与这些物理规律相关的几个概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董沛 《甘肃教育》2006,(10A):58-59
一、必须狠抓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复习 在复习时要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不要急于让学生去解综合题、做难题,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由于学生常解不对题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积极性。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复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呢?  相似文献   

20.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大多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思维产生的.由于生活中某些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实为错觉)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对某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起了消极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要设法排除思维定势对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在克服思维定势纠正错误认识的同时正确地建立物理概念、综合归纳出物理规律.现举几例说明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