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脉络;在选本特色上,两者旗鼓相当、各有千秋;在选诗标准上,两者都以艺术标准为先.在钱锺书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受到新批评理论的深刻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初—盛唐诗歌史的建构上:初盛唐诗歌的发展史实是诗歌题材和体裁的演变史,其主潮是宫廷诗—京城诗的演变;初盛唐诗歌大家的文学成就只有放到宫廷诗—京城诗的背景下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唐诗进行的语义学分析上:具体表现为他以文本细读方式对唐诗展开的复义语言研究、反讽诗学解读和三部式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3.
唐诗学发展史的体系建构,除了诗学本身外,其他文化诸种因素也应一并考虑,它们与诗学本身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影响唐诗学建构和发展的非主流因素,有如唐代诗人传奇故事的流传、与唐诗相关的戏曲小说的演绎、艺术作品传播与唐代诗歌接受中的再塑造、唐诗与文人生活需求的变化等等,它们在唐诗学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是唐诗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动力。例如李白的身世、传说等非主流因素在其接受史中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又与主流因素纠缠一起,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崇盛唐而薄中晚的唐诗观,高棅对元和诗人总的评价不高。然就各人各体而论,元和十大诗人之品级又颇有差异。其中柳宗元五言古诗最受重视,其次为刘禹锡、韩愈、张籍、王建的五七古和绝句;至于孟郊、白居易、贾岛、李贺、元稹诸人之作,则较难入其法眼。探源溯流,高棅此种态度及其选诗标准深受元人杨士弘《唐音》之影响,而南宋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则是杨、高二人元和诗观乃至唐诗观的总源头。高棅在杨士弘之后,将严羽的相关诗论在《唐诗品汇》这一大型选本的选诗实践中予以进一步落实和张扬,遂对整个明代的诗学趋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诗三百首》中所编选的诗歌,恰好可以适用于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唐诗三百首》作为流传至今,影响甚广的唐代诗歌选本,其所抒发的感情和阐述的理念在今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围绕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这三个方面展开,而《唐诗三百首》中也恰恰收录了许多表现家国情怀、关爱社会以及修养自性方面情怀的诗作。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用《唐诗三百首》中所编选的家国情怀诗作促进家国情怀教育的开展,用关爱社会的诗作促进社会关爱教育的开展,用修养自性诗作促进人格修养教育的开展。当下,《唐诗三百首》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选本的角度,考察了唐代文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大致脉络。作者认为,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唐诗选本,反映了当时诗歌创作的实际状况,也反映了唐人文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偏重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大体并重——追求艺术价值直至晚唐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是陈寅恪诗的阐释学原则,包含着三个相关要素,即诗学立场、诗境观念以及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8.
杨舟 《职大学报》2007,(4):89-90
由于唐代诗人大多能画,而画家又把诗文序跋视为修养的第一位。故又大多能诗善写。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使得唐代诗歌中有大量的关于色彩学的材料,表明唐代诗人对色彩的性质、作用、配合规律有很深刻的认识。本篇将唐代诗歌中的色彩描写作一简要分析和初步研究,试图从审美方面揭示唐诗的色彩美及应用色彩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唐诗与唐人小说的发展并不同步,但唐人小说中拥有大量的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进入小说的机率越来越高,小说中诗歌与唐诗发展的风貌愈益相合.唐代诗歌与小说用诗的流程嬗变有着明显的可比性.从"四期说"的角度比对唐诗与小说的用诗,初唐诗坛因中有革,小说用诗低迷.盛唐诗坛呈现鼎盛之态,小说用诗出现俗诗短章.中唐诗人探索求新,小说用诗与唐诗和谐融通;晚唐诗坛出现衰退之象,小说用诗逐渐繁富.  相似文献   

10.
唐宋 《职大学报》2001,(3):12-14
唐诗的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借助音乐、舞蹈等多种渠道传播.在唐人的诗集中,有不少《宫词》作品以及宫廷宴乐的歌词,多能入乐演唱.尤其是来源于民歌的绝句,是最易于歌唱的.在唐诗中,有很多描摹音乐的诗歌,唐代诗人与乐工、歌者关系密切.唐诗借助音乐传播对唐诗的音乐性产生了影响,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唐代的舞蹈高度发达,在唐诗中,有许多描摹舞蹈的诗歌,对唐诗的形象性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元代杨士弘的《唐音》是极有特点的一部唐诗选本,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唐音》价值一曰精备,彰显一代诗歌之梗概,二曰深彻,极具文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来阐述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元代杨士弘的<唐音>是极有特点的一部唐诗选本,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唐音>价值一日精备,彰显一代诗歌之梗概,二日深彻,极具文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唐诗的体裁和格式 中国传统诗歌,其体裁的演变过程,如果从《诗经》算起,先是四言体,而后是《楚辞》的六言体。但在第一句加上一个“兮”字语助词,接着是汉以后的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体等。到了唐代,诗歌的体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独特的形式。宋人魏庆之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诗人玉屑·诗体》)唐代诗歌就体裁来讲,总的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也曾有人将乐府诗作为单独一类来分类计算,而把唐诗的体裁分作三类。例如清乾隆年间的孙洙在其所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中就是如此。我认为三类体裁的分类方法,并不切合历史的实际情况,因而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小飞蛾 《阅读》2024,(Z2):78-81
<正>人文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一共五集,每一集围绕一位诗人展开,主题分别为江湖、故人、长安、边塞和仙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歌赋里的美景,开启一场“云”文艺之旅,感受中国山水之美吧!江湖·杜甫诗人西川羡慕杜甫无与伦比的用诗歌书写现实的能力,于是努力追寻杜甫的足迹,踏上了他晚年寻找安身之所的旅程。  相似文献   

16.
诗歌翻译,尤其是唐诗英译,历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精髓,诗歌兼有意美、音美和形美。那么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三美”呢?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唐诗英译实践,提出译诗要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即译诗的“三美”原则。  相似文献   

17.
转喻不单是一种修辞工具,也是一种认知机制。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理论来研究唐诗中的概念转喻。看似数量庞大的诗歌转喻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几个转喻原则,并通过对其翻译的探讨发现汉英语之间语言表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全唐诗》为材料,从声律和韵律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唐诗格律结构的类型,归纳出了粘式律、对式律、粘对混合律、平韵律、仄韵律、转韵律等诗律结构体式,并分类举出诗例,作了精要的分析,从而完整地揭示出了唐诗格律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明前期100余年间,以温婉平和著称的宋之问诗受到各选家重视,重要选本录宋之问诗数量多居初唐诗人前列,远超陈子昂、王勃等大家.明中期,前后七子主张"诗必盛唐""高古"等,宋之问诗因不合文坛主流选诗标准接受度降低,但仍高于杨炯等初唐大家.明后期社会审美渐趋多元,《唐诗归》《石仓唐诗选》等录宋之问诗远超明前、中期.宋之问诗在...  相似文献   

20.
唐诗艺术特征之形成、唐诗之繁荣与其使用的近体、古诗、乐府体三足鼎立的体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在运用古近体的体裁系统上,具有后世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它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唐诗的另一种思路。唐诗体裁系统中的诗与歌之关系、古体与近体之关系,是唐诗体裁系统中存在的两大矛盾,同时又因矛盾之张力而成为两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