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11,(10):52-53
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举行,适逢十一黄金周,对大部分球迷来说,终于不用为去现场看球的时间苦恼了,但对另一些希望充分利用黄金周假期的网球迷们来说,反倒是一个“痛苦”的抉择:看球还是旅游?这是个问题。有这么几种情况是我在球迷们口中经常听到的:  相似文献   

2.
雷彻 《新体育》2006,(11):58-59
在英格兰,足球之于球迷和吃喝拉撒睡一样重要。有些忠诚球迷买断球场的某个座位,然后一辈接着一辈雷打不动地坐在那里看球,更有甚者,他们在死了之后还要把骨灰撒到球场上,以示和足球永远也不分开。“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这就是英格兰球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彪 《新疆体育》2001,(11):28-29
当沈阳争得十强赛B组中国队主场权的时候,商家就盯上了座城市,其中,组织球迷前往五里河体育场看球的旅行社就是其中一族。  相似文献   

4.
在西班牙,近年流行一则谚语:“看球的女人因为足球而丰富。看球的女人看不起不看球的女人。看球的女人自认为是现代女性。看球的女人说不看球的女人是傻子。看球的女人认为看球缩短了与男人的距离……”足球不是王子运动在西班牙94年9月25日开始的94年度全国足球赛季中,西班牙女球迷空前增多,如拉科鲁尼亚球迷俱乐部5万名会员中有7000名妇女;巴塞罗那俱乐部的10万名会员中有2.1万名妇  相似文献   

5.
东线无战事,欧冠正酣战。半夜两三点,月黑风高时,全国各地的球迷们纷纷起床。东北的球迷正做着电视连续梦,闹钟一响,怒了:叫哈呀,再叫小心老子整死你。北京的球迷梦里正为房价发愁,一看闹钟还闹,急了:你丫的有完没完,买不起就不买了,花钱还急个六啊,这有看球重要吗?有看球重要吗?  相似文献   

6.
叶婉 《乒乓世界》2014,(8):126-127
巴西世界杯结束后,真球迷、伪球迷们都不用为再熬夜看球松了一口气。而在乒乓球的世界里,却很少有真球迷和伪球迷之分,也许是因为作为国球的乒乓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或者是乒乓球于中国人来说,早已深入人心、融入所有球迷的生活中了。  相似文献   

7.
天籁之音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笑和哭,或者音乐和足球。歌唱和在球场里表达激动的心情都是足球这项运动赋予球迷的权利,到现场看球当然就要扯开喉咙大声地歌唱。一般来说,足球歌曲调子不能太高,以便符合大多数球迷的声线;节奏要有跳跃性,只有有节奏感的音乐才和看球时球迷的情绪最为合拍;歌词要直白,旋律要简单,想听高雅的音  相似文献   

8.
夜雨 《电子竞技》2014,(13):6-6
本届世界杯半决赛,在巴西的主场,德国以一场史无前例的7比1带走胜利。 我没熬夜看球,但在客厅看球同学的狂吼声中不得不告别梦乡。走出房间,看到的是让人瞠目结舌的5比0,而时间居然才40分钟!镜头转向看台,有球迷带着不可置信的表情,有球迷已经流下泪水,有些极端的球迷甚至倒戈开始为德国加油……突然很同情巴西球迷。当年沙特0比8输给德国,没有谁在意,因为实力如此。但巴西是巴西,是五星足球王国,如此狼狈的失败等于被人扇了一巴掌。  相似文献   

9.
球市断想     
一1995年甲 A 联赛最具变革性的情景不是12分钟跑的“丰收”,不是球员的转会,而是球市骤然火爆。去年“一枝独秀”的成都球市,今年势头更旺,仅套票就售出了两万多,这一项收入竟高达400万元。成都球迷看球看出了水平和花样,居然能包两架飞机去看联赛,甚至看球看出了国。四川的足球在“雄起”,四川的球迷也在“雄起”。天子脚下的北京球迷也一改以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球迷少闹事儿、多办事儿,各支球队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自己的球迷组织,球迷也很乐于加入其中,至少可以一起看球,一起集会,有气氛,够气势。他们的确在关键时刻能够为球队出谋划策,但犯起浑来却也花样百出……  相似文献   

11.
娱乐真甲A     
一笑:假球迷与痴球疯最“色”天王是富城 在今年联赛的开幕上涌进了无数漂亮重庆“美眉”,于是看台上便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惹的其它通过电视看球的球迷羡慕不已,瞧人家边看球边瞟美女,整个一感官视觉“遭遇”双重刺激。话音未了,众“美眉”齐齐退场离去,一打听人家是歌迷而非球迷,“掏区区几十块看城城演唱,好值!”众“美眉”齐声语。  相似文献   

12.
张春晖 《新体育》2014,(6):31-33
对于即将拉开帷幕的巴西世界杯,不少球迷已经准备了炸鸡和啤酒,做好了熬夜看球的准备。世界杯的影啊力可见一斑,每一届世界杯都让球迷的肾上腺激素剧增。但对于世界杯,你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3.
欧洲杯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先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黑眼圈再说.对于那些犯困被老板骂、迟到被扣钱的人来说,可能叫节约日更准确.不看球的说球迷都是傻孩子,球迷说你不看球你懂个球!这种事没有标准答案,就像十年前我嗜酒如命,每天抱着酒瓶子睡觉,现在我基本上把酒戒了,遇到不得不喝的场合我就会想:我当初是怎么活过来的?关于足球的魅力,局外人确实无法体会,让人迷恋的不仅是比赛本身,还有被时间冲刷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惊奇、悲伤以及感动.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9,(10):156-156
不得不说,许多球迷抱怨,乒超联赛赠票太多,很多人去现场看球却不懂球。造成现场氛围很不“和谐”。也不得不说,不少球迷依然对球星们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他们永远是那么盛气凌人。但看完这期声音,看到这些亲临现场后球迷发出的声音,也许你也会发现。  相似文献   

15.
校园也疯狂     
中国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球迷们兴奋不已,作为球迷部落的中流批柱——大学生球迷,更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上海高校的学生宿舍条件很好,几乎每个寝室都能够看到电视,可大家还是愿意凑到一起看球,说一起看热闹、带劲。一到有中国队比赛的日子,上海体育学院的食堂就早早地布置开了,架起了数台电视,贴起了鼓动人心的标语,在校园里还贴着号召同学们到食堂一起看球、一起度过不眠之夜的标语。因为体院比较特殊,球迷也很多,所以凑到一起议论的全是国家队。一起看球还可以让同学之间对中国足球的看法及想法进行交流和切磋。不仅是体院,在同济、在交大、在上大、在复旦,上海几乎所有的高校,在不同的空间,在同一时间,都是同样的一种场面——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更有甚者站在了桌子上,或振臂高呼,或捶  相似文献   

16.
逢赌必输     
俗话说同行都是冤家,冤家相见没有不眼红的,足球记者因为总在几块场地之间来回跑,所以见面的机会比其他的记者要多得多,一来二去总要认识不少人,关系好的就成了朋友。我的同行们都是一些球迷,当然是球迷,不是球迷怎么去做足球记者呢。不过球迷有大小区别,程度有深浅区别,和他们比起来我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某君是某市某报的记者,他属于那种容易激动型球迷,一有什么消息他就要跳起来,满脸通红口吐白沫,大声发表评论。 此君爱和人打赌,几乎逢球必赌,每次去看球他都要和相熟的朋友打个小赌,但是我看他是逢赌必输,因为他有个…  相似文献   

17.
泰山压顶     
安德鲁·博古特Andrew Bogut球迷看球,喜欢看扣篮、喜欢看绝杀,也喜欢看盖帽。在提升球队士气上,一次势大力沉的扣篮和一次石破惊天的盖帽效果差不多。球迷们也许都记得穆托姆博那摇晃的手指、本·华莱士那禁飞区的纹身、霍华德那高举的双臂,  相似文献   

18.
哪个世界杯     
《乒乓世界》2010,(7):136-136
前几日看体育台,快到节目结束时,解说员很严肃地说:“接下来的一个月,对全国的球迷来说是很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不但有篮球迷热爱的NBA季后赛,还有世界杯的比赛,所以提醒全国的球迷们,千万要注意保重身体,熬夜看球要适度。”  相似文献   

19.
活在地下     
吴圻 《新体育》2012,(6):70-71
毫无疑问,足球是性感的尤物。在社会神经学研究者范德梅尔看来,看球过程中,球迷体内的睾酮和皮质醇的含量会增加,而睾酮恰恰就有提升性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球迷多得无数,就年令而论,又有老有小,在今年举行的第六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上被称为球迷之最的是来自西德法兰克福的65岁的老人弗里兹·纽曼,他骑自行车行程850英里前往意大利的罗马看球,可谓老年球迷中的佼佼者。如果要从少辈中选球迷之最的话,那么十七岁的小球迷托尼·英森佐恐怕就更胜一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