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是中国在亚洲外交中的重中之重,中日关系的亲疏直接影响到亚太地区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交流历史、现状的介绍以及青少年交流带给我们的启示,来揭示民间外交对于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50年代针对中日官方外交难以启动的情况,中国政府基于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从民间外交入手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对于这段历史过去多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日本民间力量对两国邦交正常化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该问题作进一步探析,以期再次唤起人们对民间交流的关注,进一步拓宽两国民间团体和个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国际斗争风云变幻的复杂形势之下,重温毛泽东、周围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及我国新一代领导人有关对日外交和中日关系的伟大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正确认识21世纪的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朴初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由他发起并通过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打开了中日民间外交的大门,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并为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不愧为“20世纪伟大的和平使者”。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早期对日外交思想,主要是抨击日本的侵华政策,揭露其实质;提出抗日主张,号召政府与国民协力抗敌。从1919年开始,李大钊一方面继续揭露日本侵华政策的本质和罪恶,另一方面,在反侵略策略上,不再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而是强调人民的力量;同时提出把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分开看待,提倡中日民间友好。李大钊的对日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国际局势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从中国政治局势变化考虑对日外交关系;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外交的多维分析与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外交是一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常重视民间外交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民间外交仍然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以致我国民间外交的发展水平仍与外交强国有较大差距。本文认为,完善我国的民间外交体系,加强民间外交自身建设以及实现官方外交和民间外交的良性互动将是我国增强民间外交实力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损害极其严重。中国红十字会出于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考虑,不计日本强占青岛等前嫌,发起成立中国协济日灾义赈会,派医疗队前往日本救护;千方百计地将在日华人分批运送回国,并及时给予安顿和治疗;接待日本访华道谢团代表,积极推动中日民间外交,以期改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人书屋     
《留学生》2010,(7):61-61
《世界大变化——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 简介:作为外交家的昊建民,涉猎之广,非常人所及。本书以“世界大变化”为总主题,广泛涉及国际形势、国际关系、经济外交、气候外交、能源外交、人权外交、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金融危机、现代化等重要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民间外交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是我国对外工作的一大特征。是我国整个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造。民间外交在配合政府外交,贯彻我国独立自立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促进国家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国家间进行国际斗争和合作的手段。但外交从其交往活动的方式与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所谓政府外交,是指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军部内的皇道派与统制派在内政、外交等方面的矛盾,导致了1936年2月26日的空前大政变。二二六事变不仅关乎日本内政,而且对外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则首当其冲,因此中国朝野对此事变均分外关心。政变发生后,中国各大媒体即对该事变持续进行大幅度报道,对其发生背景、原因、影响、政局变动及善后处理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中国舆论更关心由该事变而引发的中日关系变化、日苏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等问题。以民间舆论为代表的国民外交与政府外交相辅相成,起到了相互配合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月24日,中国登钓人员被扣事件使中日关系又掀起一些波澜。受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自卫队派兵海外、俄罗斯输油管道之争、台海问题等影响,中日外交上的交流已明显滞后于双方的经济合作。此次钓鱼岛事件更使中日关系紧张,事后日本自卫队加强了钓鱼岛附近海域警戒,中国也推迟了签定日本对华贷款协议。围绕着主权之争、能源之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宪扩军等诸多问题,中日关系的发展必然步履艰难。而我国对钓鱼群岛拥有主权勿庸置疑,为宣示主权,今后民间“保钓”活动将不断举行,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所说,日本单方面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是非法和无效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共产党是日本政坛中最大的革新力量,它对内代表下层民众利益,对外倡导全方位外交和对日本侵略战争责任的彻底反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和日本国内政权交替的关键时期,日本共产党在中日关系发展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汪纬南 《文教资料》2009,(21):95-96
明洪武时期的中日关系始终问绕着倭寇问题这一主题.双方由于彼此沟通了解较少,因而摩擦不断增加.在对日外交失败后,明太祖不得不将重心转向武力抗倭和经济封锁,中日关系彻底恶化.  相似文献   

14.
赵朴初先生(1907.11—2000.5)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活动的和平使者和著名活动家,由他发起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打开了中日两国民间外交的大门,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并为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以时间为序,逐一介绍了赵朴初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的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史。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从日本“政治家学校”——松下政经塾内走出了一群政治新星.这群年轻政治家们主要分布在民主党内,并在民主党领导层的新老交替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透析其外交主张与理念,对下一阶段中日关系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晴  张戈 《留学生》2013,(10):51-54
民间交往在当前中日关系中的定位及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海权时代海洋争端的加剧,中日关系中的问题又有所增加,用一句外交界的老话形容就是,“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双边关系当中最为扭曲、复杂、难解的特殊的关系”。中日之间的问题一旦产生,就很难简单地化解掉,基本上是在堆砌和累加上不断地加重两国关系的这种包袱。中日之间,一个是历史认识问题,一个是海洋争端问题,这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两者交替发酵就使两国关系起伏动荡,同时发酵就会造成中日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的严重倒退。当然也带来民间交往停滞,民意下滑,甚至对立、敌视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京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一直以维护中日关系的稳定为重要外交策略方针。即使在“济案”爆发之初,蒋介石仍然希望通过阵前交涉解决军事冲突。由于日本有意扩大事态,南京政府转而求助西方,选派王宠惠、伍朝枢、胡汉民等前往欧美争取国际联盟和英美法列强的支持,南京政府的外交格局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即外交策略重心由日本转向欧美。  相似文献   

18.
1908年的“二辰丸案”,引发了清末外交的一次危机,由此引发的抵制日货运动虽坚持近十个月之久,但最终归于失败。失败原因主要是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外交压力,而迫使广东地方当局采取压制措施,二是日本强硬的外交交涉,在中日关系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和历史学上的分期问题一样,有着共同的特点。历史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又是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本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将日本学者的各种看法做一简要概述。(一)日本外交史学界的巨著,多卷本《日本外交史》(鹿岛和平研究所编)1973年出版,第28卷中划分为:(1)1949——1952年中国敌视日本的时期;(2)、1952——1958年中国民间外交积累方式及其执行;(3)、1958——1960年日中文化交流断绝时期;(4)、1960年——1964年池田、佐藤内阁对中国的态度;(5)1965——1971年“文化大革命”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学松  刘金银 《新高考》2005,(12):35-39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中央政府对外交往的过程及相互关系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发生的重大事件、涉及的重要人物。明确本专题的重点:清政府的屈辱外交,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辉煌的外交成就,近现代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等;难点:外交政策、策略的调整,正确认识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一些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