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汉语的词汇具有词性的不定性、多义性、词类活用、词法缺少形态变化等特点.因此,一词多类或词无定类,句法简单,灵活多变,随势转移.而修辞上则长于对偶、排比、倒置、隐喻、稽古、引经、代称、委婉.汉语的这些特点,造就出古代诗歌的形象性、直观性、联想性、简约性、整一性、抒情性等诸多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汇在构造方面有以单音节词为基本单位、在数量上复合词占绝对优势、重叠词与汉语重言成份的词较多等特点。据此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让留学生了解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全面掌握复合词的词义,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和汉民族的思雏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结合汉语词汇的这些构造特点进行词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词以形音义的异同为标准.在分类、命名、界定上还没有一个符合逻辑的整休框架,存在着划分遗漏子项、异名同实、术语所用语素各行其是、命名着眼点不同、界定不同等与汉语规范化相背离的状况。本文按一次划分的标准书汉语的词分为6类,并分别命名、界定。命名具有约定俗成性、经济性、预示性、单义性.所有界定与术语的造词理据一致。  相似文献   

4.
古代汉语中一词往往多义多类,且词的功能也经常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马建忠在给古汉语的词分类时借用了西方语法的框架,并用"字类假借"理论解决了汉语这种异于西方语言的特点给词类划分造成的困难,坚持了词有定类,首次为汉语的词分出了语法类别,奠定了汉语词类划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相似文献   

6.
居延汉简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程度副词16个,分4个小类。承袭先秦汉语而来的有10个词,汉代新产生的有6个词。居延汉简程度副词的特点有:各小类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差别很大,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谓语的数量较多,程度副词与其他词类兼类的情况很多,词与词分工明确没有出现混同兼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以词的语法功能和词的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其中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包括句法标准、分布标准和语法意义标准三个方面.这本《现代汉语》教材的词类划分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把副词划入虚词一类,划分出状态词,把感叹词和拟声词归入特类.  相似文献   

8.
汉语名词、动词交融模式的历史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安 《中国语文》2012,(1):17-28,95
汉语造词有两个特点:一是造词不关注词、语的区别,二是造词过程中类的改变的无意识。这两个特点也是汉语现有词类样态形成的前提,并与汉语形态不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动词、名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个表现:1)单音词时期动词的指称和转指主要是构成性的。2)双音化时代实现性转指占主体,而指称则表现为:A.从原单音动词的角度看是实现性的;B.从双音词本身看是构成性的。3)这些双音词表指称:A.在原单音动词之上再添加一个音节而来;B.语义特点是陈述并能指称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行为,也是单音动词意义的细化和实化;C.语法功能具有做主、宾语与谓语双重功能;D.这批词不仅数量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把这批词称为表事词。汉语动词、名词之间交融模式的形成主要就是源于这批词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赤峰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本文描写了这种过渡方言中的人品,称谓,身体,服饰,饮食等类的词汇,与普通话词比较,这种方言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词汇具有系列性、群聚性的特点。尤其是近代汉语新生成的词,大多都是合成词,词的群聚性更明显。运用“词语系连法”,可对其分群归类,在训释词语的同时,探索这种方法对修订辞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切脚语特点的探讨,即对此类词的词形、词义、语音的综合分析,得出推论:所谓“切脚语”,实质上就是古语或标准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向口语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缓读”的作用,而分化为用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表达一个不可拆开解释的词义,其词义又与一个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密切对应的、特殊的联绵词。它不过是联绵词的一个小类。其形成原因,应当是雅语向方言,书面语向口语,汉语区汉语向非汉语区汉语言语演变过程中的分化现象,是不规范言语与规范语言,记音词与意音词之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比词大,但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其特点表现为: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意义的相对稳固性,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是汉语的精粹。在汉语交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的词汇按其来源角度,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词。原本不位于词头的r音,随着音韵的发展,汉语词与外来语词中"r音可位于单词词头",这一音节构造特点的变化是由于在中国文化等外国的先进文化的作用,且在同化原理和忠实性原理共同作用下,r音位于词头的词条的整体数量并不多。  相似文献   

15.
论今文《尚书》复合词的特点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复合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复合词多。汉语复音化的驱动机制如何,向少讨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的复合词进行专题研究,概括其特点有三个:①词类具有多样性;②词义具有单一性;③词形具有变异性。总结其形成原因也有三个:①词组的结构紧缩化和语义的抽象化;②词义表达的精确化;③组合构形的无限化。本文的研究对于汉语复音化驱动机制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皆具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在揭示鲁迅作品中运用拈连修辞手法的特点。拈连包括词的移用和词的仿造两大类。词的移用又分直接移用,重叠移用,转类移用等类。词的仿造又分反义仿造,类义仿造,谐音仿造,潜词仿造等类。各类均举有鲁迅作品中较为典型的用例予以说明。鲁迅作品有原词与不同的几个仿词连用的现象,本文也选列了若干用例分析其多方面的语义关系。文末谈仿词与现代汉语中新词的关系,临时仿造的词,如果为人们所接受,使用频繁,也就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新的成员。  相似文献   

17.
象声词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砰、啪、叮当、哗啦、轰隆隆”等都是象声词。对于象声词的归类,汉语语法学界是有分歧的。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实词的一个小类,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虚词的一个小类,如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有的则把象声词合并在形容词里,如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还有人把象声词合并在叹词里,如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把象声词、叹词台在一起,叫“拟音词”。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收录了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外来词,其中以英源词居多。《词典》中外来词的种类较多,超出一般著作认为的五类,可分为八类。英源词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音节数量、词语结构和词义上都有汉化的现象,有些还受到汉语方言的影响。由于受到汉语本身特点、时代因素、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词典》的英源词翻译经历了从音译到意译,翻译用字经历了从杂乱到统一、从俚俗到典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1—7版外来词中的化学类词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在收词方面的变化。《现代汉语词典》对外来化学类词目的处理相对稳定,但其中有机化合物类词目的变化较为显著。《现代汉语词典》收词处理遵循系统性原则、通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规范性原则。针对外来化学类词条在收词立目方面存在的不足,应继续提高收词的层级性,同时加强收词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汉语动量词的产生使得汉语量词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元曲选》是研究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语言的重要语料,其动量词已经比较丰富,是一个小类完备、个体丰富的系统,这说明在近代汉语元明时期动量词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为现代汉语动量词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