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觉得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是个令人央疼的问题。有的要父母陪睡;有的要父母讲着故事才睡;有的要等到父母上床了再睡;有的则要摸着妈妈的耳朵睡;有的要妈妈拍着睡等等。孩子不能独自一人睡觉,给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怎么培养孩子从小一人独睡?我是这样做的: 儿子一出生,就让他一人睡一个小床。那时我要喂奶。许多人劝我让  相似文献   

2.
界限     
朋友来我家玩,看宽宽自己一人睡一个房间,还自己收拾玩具,她感到很惊讶。她的女儿6岁,仍然没法跟父母分床睡。她问我怎样做到不让孩子跟父母一起睡,我笑笑说,如果她知道我的睡眠训练方法,肯定觉得我铁石心肠。父母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容易在孩子的哭闹声中软下来,放弃自己的界限而满足孩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到一些结了婚的先生抱怨:自从有了孩子,妻子的眼中就只看得见孩子,自己在她的眼中和心中越来越没有位置。每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起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先生讲的一个精彩典故: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往往会睡成一个“川”字形,就是父母睡在两边,孩子睡在中间。他要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睡觉习惯问题,而是这一习惯里蕴含的观念。一对夫妻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好像就插在了这对夫妻的中间,夫妻关系让位于亲子关系。表面看来这是我们重视孩子,疼爱孩子。但是看完了这期的话题,也许您对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臆断的代价     
新学年开学报到之际,目睹校园里活蹦乱跳的高一新生和紧跟其后肩扛手提的父母构成的一道独特风景,我的眼前又晃动着三年前一对母女报到时的情景:小姑娘甩着膀子走在前面优哉游哉,而她那身体单薄的母亲则提着大包小裹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她叫丽萍人长得相当俊俏,满脸的稚气,却洋溢着说不出的快乐。一看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现在的孩子都是给宠坏的,我对丽萍的第一印象就不佳。更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别人家的父母在安顿好子女后都陆续走了,丽萍妈却留了下来,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说是要陪女儿。她怕女儿上铺睡不惯,就让丽萍和她睡,…  相似文献   

5.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三字经》中的这句话家喻户晓。意思是一个黄香的小孩子,只有9岁,在冬天的晚上,总是先帮父母把被窝温暖了,再自己睡,这是孝顺父母的经典故事,每次读到,我都很感动,很惭愧: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是多么懂事,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好,我是一名大型国有企业的摄影记者,我和我的父母都在这个企业工作,一家三个人同住在企业分配的一间不足11平米的单间,晚上睡觉,我睡左边,父母睡右边,中间用一张布帘隔开。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环境,从1991年开始,企业每两年修建一栋二室一厅的福利房,依照工龄长短进行分配。我的父母希望分到这套福利房,做为我结婚的婚房。就在一拨又一拨的人住进了新房,而一拨又一拨的人等待着分房的美好期盼中,上  相似文献   

7.
正【血缘是有魔力的】直到多年后父亲去世,送走他的那天晚上,我才第一次和母亲一起睡。出生后,我由外婆带,自然也跟着外婆睡。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后,外婆带我回了乡下的老家,直到我快上学时,我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并没为此和父母产生隔阂,一个孩子和自己家人之间的相互熟悉,几乎不需要什么过程,血缘是有魔力的。回到家里,我便开始一个人睡,单独的小房间里有一张温暖的小床,粉红色的卧具,枕头边还有一只毛茸  相似文献   

8.
许多孩子不仅和父母同居一室,而且长时间同床而睡,不少五、六岁的孩子还和父母同睡,即使家庭住房条件许可也如此。这种孩子长时期和父母同床而睡的现象不仅妨碍了父母感情的交流,也不利于孩子自立意识的培养。长时期与父母同睡的孩子“精神断奶”较晚,任性、做事拖拉、更普遍地依赖父母。有些孩子甚至因为迟至身体发育仍和父母同居,滋生出种种消极的性幻想和手淫等不良习惯。所以,父母一定要尽早让孩子分床睡觉。下面是两位母亲的做法:一位是从孩子零岁开始就训练,孩子很自然地离开父母能独自睡觉;一位是通过布置优美环境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小天地,使其树立“这是我的房间、我的床”的明确的主体意识,适时地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开始独自睡觉。这两位母亲的做法都很成功,也愿您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5岁时,本已同父母分床而睡,可是那时我不仅已能做梦,而且还常作恶梦。惊醒以后,便跳下床,光脚跑到父母的床上,硬挤在他们身边一起睡。开头几次,被我搅醒的父母不仅像赶小猫似的发出呵斥我的声响,父亲还叹着气把我抱回到我那张小床上。  相似文献   

10.
妞妞 《快乐阅读》2014,(9):42-43
<正>【血缘是有魔力的】直到多年后父亲去世,送走他的那天晚上,我才第一次和母亲一起睡。出生后,我由外婆带,自然也跟着外婆睡。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后,外婆带我回了乡下的老家,直到我快上学时,我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并没为此和父母产生隔阂,一个孩子和自己家人之间的相互熟悉,几乎不需要什么过程,血缘是有魔力的。回到家里,我便开始一个人睡,单独的小房间里有一张温暖的小床,粉红色的卧具,枕头边还有一只毛茸  相似文献   

11.
夏建新 《广西教育》2007,(9C):18-19
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身心里满是回到家里的自由和舒坦。原以为这一觉足可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运作不息的电风扇。  相似文献   

12.
妈妈     
现在我和妈妈说的话越来越少了。等车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妈妈总是力图和我说上几句,而我,回应总不热烈。因为我老是在想一些离妈妈的思维很遥远的事情,而她也似乎有所觉察,所以偶尔我主动说了些什么,她总是格外高兴,脸上兴高采烈的表情总会让我一阵刺痛。我不清楚为什么,记得小时候我是妈妈身边的一只小老鼠,跟着她不停地转,吱吱喳喳的。如果住到别人家去,我会哭得昏天暗地,不许人家和我睡一张床,因为在家里我是跟妈妈睡的。我觉得父母童年时候的遗憾往往会变成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梦想,他们给你最多的也许是他…  相似文献   

13.
答读者问     
(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读者王曼苏来信问:我女儿从小就健康聪明,很少吃药。为了培养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今年,女儿满5岁那天,我便开始让她一个人在自己小房间里独睡。但近来不知怎么地她经常感冒发烧,婆婆说这是过早地让她独睡的原故,为此怨我。我想婆婆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孩子是太小了,一个人睡容易害怕,以致影响情绪,抵抗力下降,经常患病。但如果再让她与父母同睡,又怎样培养她独立生活能力?我真不知该怎么办? 答:5岁的孩子,只要他健康,父母是应该与他分屋分床睡。这么做并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从小体弱多病,以至于性格上存在着胆小拘谨,依赖性强等缺点。但有一点却表现得挺勇敢,那就是睡觉方面,他不到四周岁开始单独睡觉,比起同龄的小朋友,他与父母分床睡的时间比较早。我们父母在这  相似文献   

15.
好大一棵树     
口当跑尚跑尚女儿午睡时缠着要我讲故事,我的思绪就自然而然地把她领回到20几年前,那段曾经被我遗忘了的记忆的角落,那里记录着父母为我们营造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录着父母日渐逝去的光华和青春——那时,我们一家五口人住在一条两米半的土坑上。父母睡在炕的两头,把我们三个“宝贝”夹在中间。每晚夜色渐黑,父亲就打开他的故事库。虽然总是老掉了牙的故事,父亲却从不厌倦,无论下班回来有多累,也总是讲得绘声绘色。直讲到他“囊中羞涩”地问:“太晚了,明天再讲好吧”我们已昏昏沉沉没有了回答的力气。梦寐中,总能隐约听见父母…  相似文献   

16.
昏昏沉沉地睡了——我在班会上侃侃而谈,是在谈自己的理想。我说,我的愿望是让劳累了一辈子的父母幸福!同学和老师都只顾说自己的,不理我……我醒了,决定从此改变自己!No.515:来自邮箱随心追梦  相似文献   

17.
在我走过的十几个春秋里,有过许多假期。然而,这些假期对我而言,只不过是为新的学期做铺垫。它们通常属于各类家教和父母对我的关注,并不是真正地属于我。所以,久而久之,我想……假如假期只属于我,我会抛开整整一学期疲于奔命的烦恼,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静静地,看那早春柔和的阳光洒在我的床上;静静地,聆听一曲轻快婉转的二胡独奏《空山鸟语》;静静地,品一壶“碧螺春”。真惬意啊,再也不必担心父母的唠叨,就让时光在此刻停留吧。吧。假如假期只属于我,我会翻出一大摞好书和“禁书”,迫不及待地掸掉积压已久的灰尘,重温…  相似文献   

18.
外祖母的床     
我仍能回想起她无数次在迷迷糊糊间拿起扇子为我扇风,又抵不住夜的沉寂与瞌睡的疲乏,摇扇的手愈来愈慢,愈来愈慢。1在那张床上,我跟外祖母一起睡了六年多。从我一岁半至八岁,两千多个日子,我一直是跟外祖母睡的。那时,父母带着弟弟去远方养蜂,他们是赶花人,一年四季追赶着季节不断地迁徙,自然无法照  相似文献   

19.
微笑     
每个人微笑的样子都很美,而我见过最美的笑容则来自我的父母和我自己。妈妈的微笑初一期末考试时,我的英语考得极糟。所以,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恶补英语,基本上会熬夜到很晚。我极不愿拖累父母,所以叫他们先睡。一天晚上,我正一遍又一遍地记着单词,偶  相似文献   

20.
瞌睡人     
有时,我躺着睡,这是最频繁的“有时”;有时,我坐着睡,那一般是上课开了小差;有时,我站着睡,无疑是犯了错被派去喝西北风;有时,我连走路都在睡,正像老妈说的:活得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