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也是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既要分析典型人物与同类人物的共性,更要着眼于典型人物的个性。在兼顾典型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典型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的同时,重在分析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典型的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又有深远、广泛的概括性,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鉴赏小说,必须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分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主题的。②指认并分析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④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认识小说中人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为例,分析了文学名著人物的形象个性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的人物千姿百态,但要塑造一个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却是件不容易的事。基于平时作文教学经验,因而初步探究:找准人物特点、选好典型事例、抓住人物描写三点方法可以使人物个性生动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其人物的关系,来把握人物性格以及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二是通过人物的性格来表现人物的时代特征。人物的性格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因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倾注着司马迁的心血,也闪烁着其人格光华。虽经岁月的流失,而永放异彩。本文就司马迁作品中的人物加以概括分析,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毛氏在小说评点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强烈的理论自觉 ,其评点总结了历史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论。在强调人物性格主导方面的同时 ,也认识到一些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两面性 ,从而作出了一些辩证的分析 ,并且充分肯定和积极提倡写出人物的个性。毛氏的人物形象理论的产生具有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其理论具有创作论方面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蓉 《学子》2013,(8):67-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9.
陈蓉 《学子》2013,(9):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家都会各显神通,抓住细节描写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作家们通过精妙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不同面貌、语言、行为、思想、性格等,来使人物独特个性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两大思潮,即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几十年来相互碰撞,此起彼伏,其实质无非是主张市场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研究这两大思潮,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战时新闻传播的概况出发,主要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爱国主义冲突的实质及其根源,认为两者的冲突实质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超地域性与媒介所处的民族国家的地域性之间的冲突。并分别讨论了爱国主义的两种内涵及其与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不同的冲突,以及两者的冲突有没有融合的可能,最后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趋势方面分析了两者冲突有没有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their interplay with emotions, are embedded into two current trends: the transition toward...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在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善于化解矛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进行党内斗争,一是要辩证地处理斗争与团结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分析党内矛盾的性质及其根源;三是要着重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四是要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五是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六是在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中要勇于进行自我批语。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学评价的制度干预与学术自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教学评价作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监督、调控、管理的重要形式,彰显着一种政府的干预力量,与大学的学术自由形成了矛盾、冲突,实质上体现了学术发展力量和政府管理力量的最终博弈。评价干预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评价的行政管理化走向应引起深思。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和市场经济的特征说明儒家伦理和现代市场经济之间处于异质而又同构的关系 ,两者之间既冲突又契合 ,儒家伦理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Situation in Industry and the Loss of Interest in Science Educ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ase of German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of cyclical vari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in the science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mechanism underpinning these fluctuations is the cobweb model. This model establishes a recursive loop between trends in enrolments in a discipline and trends in the labour market associated with this discipline.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two conditions that are required for the model to apply: the elasticity of higher education capacity and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labour market.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的小生产和国际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使得高等农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市场存在非均衡性,即巨大的需求压力和过低的供给动力,同时高素质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过剩”。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引致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但是自从亚里斯多德探讨公平的正义以来,人们就一直没有解决二者的冲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之间贫富的差距逐渐增大,在某种程度上已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组织冲突包括科层管理与学术自治间的冲突、市场价值与学术期望间的冲突和大学组织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大学的冲突管理应当以一种整合的思路和理念,建立制度和规范机制保障,包括树立正确的冲突管理观念、建立和完善大学组织中的冲突预防和应急机制、凸显法治和制度在冲突管理中的双重效力和选择有效的冲突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