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和运行效率,文章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为例,首先阐述了实验室基本状况,然后分析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举措,包括注重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注重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投入、注重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实验室安全闭环管理、注重实验室安全工作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面临的安全责任压力加大、安全环保意识增强、安全健康要求提高的新形势,从重塑实验室安全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体系、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文化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农林院校实验室安全的根本保障,对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安全开展以及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为了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探讨了农林院校实验室特点,揭示实验室常见安全隐患,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监管等建议,探索了未来实验室安全管理发展趋势,供农林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及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252-255
对当前农科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别从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实验场地安全管理、实验用试剂安全管理、实验人员安全管理4个方面阐述了农科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并从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并严格执行监督检查机制、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培训实践操作力度、增加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了适应农科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为农科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高校的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天津市采取有效措施,构建了天津市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加大了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投入,开展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准入制,进行全覆盖的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等。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从6方面提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关系到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首先归纳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四大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接着根据当今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特点,重点从健全实验室安全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设计、培育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实施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方案几个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对如何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如何评价其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并加以实施,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成因,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共建实验室安全平台、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方法,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全程性、全员性、全时性"四方面特点着眼,阐述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方法。随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在高校学生实验素质和实践能力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梳理了全校的各级各类实验室的安全情况,深入落实和推进学校—学院(系)—研究所—实验室四级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了全面、准确、动态的实验室安全信息数据库。依托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的"安全实验室"达标考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线上的实验室自查模式也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结合本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现状,从实用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该系统面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准入、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实验室安全检查等功能,能够对实验室日程管理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各业务流程,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结与思考,通过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创建实验室安全文化环境等方面综合治理,构建了以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条件和安全运行等为内容的实验室技术安全保障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