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概念源自对古希腊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Liberaliter educatione”的翻译,但这个术语本身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或变迁.当英国人在16、17世纪通过翻译创造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时,自由人/奴隶之间的两分法被绅士阶层/非绅士阶层之间的两分法所取代,liberal的语义也从“适合于自由人的”转向“适合于绅士的”;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概念又增加了一层新的语义,意指“非专业的教育”,博雅教育概念逐渐与新出现的通识教育概念合流;从19世纪末开始,博雅教育从针对绅士阶层的教育变成了对所有公民的通识性教育,并日益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勾连在一起,liberal的语义也从博雅转向了自由,博雅教育变成了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2.
博雅学艺(liberal arts)与文科(humanities)是西方教育史上两个核心的概念。在中文学界,liberal arts常常被翻译为人文学科或文科,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两者的关系。文艺复兴之后,liberal arts和humanities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自始至终,liberal arts囊括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知识,其一是体现敏感性精神的文法、修辞、诗歌,其二是体现几何学精神的算术、几何、天文学,等等,而自文艺复兴之后,人文学的概念已经将数学彻底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3.
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中的几个核心概念之一,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长期被其模糊性所困扰。本文通过思想史和类型学方法,对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形成的多重涵义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liberal education一词在历史上具有十种主要的语义,这十种语义分别从教育对象(自由人、绅士、自由公民)、功能(非功利教育、通识性教育、心智自由、心智训练)和内容(古典教育、人文学、文理学科)三个维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沉淀的语义一方面是“相互论证”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从课程实践角度来看,深入分析liberal education的多重涵义对于当下的本科教育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在未来的大学课程改革中,应更多强调通识课程的心智训练价值和公民素质培养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将“态度”作为历史课程的一级目标。我国历史教育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新理念。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目标,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上述两个“标准”都未对“态度”加以界定,其所列“人生态度”“科学态度”等也说不上是该概念的周全外延。  相似文献   

5.
"近代史"与"近代化"这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结束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逐渐形成到日趋瓦解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旧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6.
钱春 《成才之路》2014,(33):37-37
正数学中的概念由表象和定义两个维度组成,前者是概念的外在特性,是交流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而后者是概念的内在本质,是思维的重要属性。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缺其一都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本质要义。一、触摸表象和定义,感知概念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设计概念认知的教学中,教师会选择直观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概念的原型,将概念所含有的各种属性融合在实物中,便于学生对概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每位伟大的哲学家的体系中所提出的最基本概念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而由这些基本概念出发的探讨必然涉及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自由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莱布尼茨的基本概念“单子”与海德格尔特别是在《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都关涉到了对自由问题的讨论。本文试图展示由这两个概念出发而对自由之不同解释 ,同时也将尽力找出其共同点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无穷小”是一个重要而学生又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教科书上展现的是其“冰冷美丽”的一面.本文通过让学生了解无穷小曲折的历史,追随历史的脚步、站在哲学的角度去准确地把握无穷小的概念,体会无穷小由有限向无限质的飞跃,看到无穷小的认识价值等四个层面,将“无穷小”那“火热的思考”的本质揭示出来,从而把数学的原始形态、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9.
我们会经常看到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新”字的历史概念与历史结论,或具有特定而深刻的含义,或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这些新概念、新结论,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阶段特征,还有利于培养阅读、分析、比较能力。在历史复习中,笔者试着将历史教材中的一些“新”字作以下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明显地这样表述在中国大概始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1937年版)。把唯心主义划分为这两种表现形式,对于评判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及其理论体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这两个概念能否准确无误地表达人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呢?我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值得商榷的,这里仅就这两个概念是否准确问题,结合唯心主义的基本特征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七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西方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教育内容,与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等理念密不可分.本文将"七艺"的演变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早期、中世纪晚期四个阶段,探讨了这一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并通过课程的视角考察其在西方教育中的制度化过程.文章指出,笼统地说"古希腊罗马的七艺"是不准确的,"七艺"的概念成型于古罗马晚期,并与基督教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它主要是一个属于中世纪与基督教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所广泛使用的"大学"的概念是从西方引入的,而人文教育理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历史中则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与分析了人文教育的理念、传统及其目前在美国大学的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之时,了解这种以培养全面素养为手段,以帮助学生进行作为个体以及公民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哲学,可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想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对日本大学博雅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不仅经济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变革,而且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其他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在以单一世界的"全球化"所表达的这种竞争环境下,发生着全新而多面的变化.那么,被认为对人类核心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博雅教育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的大学中是如何进行呢?本文在追溯日本博雅教育简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相关改革与发展,以期探索博雅教育在日本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服务领域、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并成为有别于其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管理提供了依据,也增强了文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对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到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发源于欧洲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英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以崇尚人文主义传统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通识化的课程设置、师生交互式的个性化教学实践形式为一体的通识教育样式。聚焦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识教育已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选择。英国高校通识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构建符合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升高校教师通识教育能力;实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理学院办学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理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文理学院专注本科教育,秉承自由教育理念,坚持小规模办学,传承寄宿制和导师制,实行高度自治的管理。文理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年轻学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中重理轻文现象历史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理轻文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目前教育界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这种文理的失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为线索,寻找重理轻文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希望以此能给学界探寻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各大学都对其培养计划和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本文通过对七所中美著名综合性大学设置的通识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相互之间的异同,尝试为中国大学的通识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urrent state and new ro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liberal education (PELE) in higher education.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growing discontent with PELE due to program redundancy and lack of educational power in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how to reconstruct PELE in higher education. To investigate this matter,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the origins and rationale of liberal education; (b)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ib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arts; and (c) connections between liber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o conclude, two challenges of PELE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presented. These issues need to be overcome to bring PELE authentically into the worl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