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心脏,一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学改革,都必须纳入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总渠道,并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上体现出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对基于课程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始终坚持高素质人才培养要以“宽、交、专”兼备为特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本科教育,它既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由途径。本科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大学本科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塑造与培养人才,正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反映。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质量不但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有关,还与教学条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关。抓住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这个环节,就能带动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向阳 《教师》2011,(19):67-68
品德课程是学校乃至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品德课程的实施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加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顺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取消了《思想品德》课,设置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全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艺术教育。就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而言,必须进行艺术教学内容和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其中关键在于艺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需要艺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建设必须突出在专业的基础上拓宽渠道,确立多元一体的课程间性;在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典型性;在案例教学上加强应用性和创新性。因此,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方向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并突出其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为实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开辟多种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正在开始像研究经济那样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同经济建设有它的重点工程一样,教育建设也该有它的重点工程。我们认为:课程建设,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应该是教育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基础工程之一。道理很清楚,这是因为:课程(包括教材),集中地、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的要求,是培养目标的载体、育人的施工蓝图;培养目标规定了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课程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总是居于中心地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必须注重课程、教材的改革研究与试验。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学术语,但在我国却具有良好的纠正应试教育偏差的纠偏功能, 它要求高校德育课程按照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设计与开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由于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即把德育课程仅仅理解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较为重视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而忽视其他渠道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着德育课程主渠道与其他渠道之间的矛盾、德育课程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矛盾、德育课程结构和层次不清等问题。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树立一种大的德育课程观念,从直接学科德育课程、间接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学校教育物质条件层面的隐性课程、组织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德育课程综合性建设,更好地促进高校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进行统整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念的渗透、知识的运用、活动的整合这三个方面来阐释科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影响,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建设上,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仅将之理解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偏重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忽视其他渠道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着德育课程主渠道与辅渠道、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矛盾和德育课程结构及层次不清等问题。只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德育课程综合性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1)建构现代科学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化解传统教育评价给改革带来的阻力。教育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三个部分,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任何一部分评价的滞后都会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但在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层面,依然遵循旧有的评价方式,这也是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2)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化解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失误给改革带来的阻力。应该设立课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课程决策;要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核心是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小学教育需要一支具有当代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对高师课程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师课程应针对现存问题加强改革,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突出课程师范性的本质特点,课程结构应强调学科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教师教育的职业性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梁华 《梧州学院学报》2010,20(2):78-82,91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影视课程作为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在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期"中,影视课程的教学依然相对滞缓.如何改进高校影视课程的建设,加快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步伐,深化普通高校影视课程素质教育的职能,关键在于改变偏狭的影视教育观念形态,建立大影视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材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进一步深化高职教材改革的突破口。上海市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于1998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首批课程改革的基础学科:土建、信息与电子、经济与管理等四大专业门类、32门课程教材已于近日完成编写工作。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一)基本思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一流城市,必须率先建成一流教育”、“各级各类职…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与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这就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拓宽办学渠道;更新办学思想,调整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思路,深化课程改革;树立服务理念,完善职教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长春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总结了教学内容改革的四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系列化理念与方法,课程建设的七个一,三个课堂的结合与多项实施渠道,学习改革的理念与措施,激发教育的背景与实施。在专业教学团队方面,总结了五个互动,提出了七种师生关系和教师职责的四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过程渐进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课程改革,不仅有课程内容本身的变化,还包含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学习活动与组织、实训条件建设、师资建设等系统性的变革。这也要求我们对高职教育课程观要有清晰的认知,对高职教育课程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课程实施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实训条件等正确的把握。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于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别从多媒体课件设计,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这三方面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整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学校教学一直所强调知识本位既是理论上的冲击,也是行动上的否定,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拓宽思政育人渠道的重要途径。“三教”改革为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有益启示,对提升开放教育师资的课程思政素养、构建符合开放教育需求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和完善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开放教育在教学团队、教材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其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理论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推动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围绕推动教学团队优势互补、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和探索远程教育的新形式等内容寻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特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特性浅析罗建平高校思想教育课程应当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以适应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为此,就必须深刻总结高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认识这门课程的特性,并依照其特性对它进行科学的改革和建设。一、突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程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回顾加拿大科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 ,对该国科学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与重点、科技教育评价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做了全面的综述 ,并就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新整合的科学课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